//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人间“烟火气”最是“老字号”

原创 作者:王敬雅 / 发布时间:2022-05-10/ 浏览次数:0

 
“字号”,指的是商铺和店铺的名号。中国古代没有品牌、商标的概念,在长期重农抑商的社会环境下,商业以中小型作坊为主,因此一个作坊的名称,常被用以代指整个店铺。
 
所谓“老字号”,就是开业时间很长的买卖。上世纪 90 年代初,国家原内贸部对这些企业实体进行了认定,最初标准是百年以上为“老字号”,之后时长屡次下调,最终认定了 1600 多家“中华老字号”。后来商务部又重新对“老字号”进行审定,至今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共计为 1129 家。虽然很多“老字号”是二十多年前才认定的,但信任“老字号”的传统,中国古已有之。


 
古代人的“老字号”情怀


 
在没有广泛的金融市场和固定金融企业背书的前提下,看一家店存在的时间是否长久,是古代人判断店铺是否诚信的重要标准。
 
买东西看“字号”,并不是近代商业社会的产物。在没有广泛的金融市场和固定金融企业背书的前提下,看这家店存在的时间是否长久,是古代人判断店铺是否诚信的重要标准。在描绘北宋都城开封繁华市景的《清明上河图》中,就有“久住王员外家”。此处是一家规模不小的二层旅店,已经住满了宾客。“久住”便有“老店”“老字号”之意,是在以运营时间为店面打广告。
 
这种对老店的追捧经年不衰,如今天一样,各种各样的“老字号”都在古代文学中有所体现。明末清初的文人杜濬,在他的诗中写了一家做乌纱的老店,诗曰:“老店驰名刘鹤家,三钱买得好乌纱。昨来误怪称呼别,乞丐相逢总唤爷。”其中提到了刘鹤家老店驰名乡里,东西物美价实。明代小说集《今古奇观》中也讲了有个老朱家,他家的油铺“是个老店,从来生意好”。而清末所著的小说《儿女英雄传》中,也有一家“老字号”旅馆——悦来老店。
 
除了生活必需品,古代人和现代人一样,十分推崇老店美食。清末学者俞樾曾作诗曰:“三珍老店杜家开,吴下争将美味推。岂我骨人堪领取,烦君肴驷特传来。一脔乍向盘中奉,匹马旋从郭外回。割肉正方兼得酱,何妨市脯佐樽罍。”当中所说的肉铺“三珍老店”至今仍在苏州营业。
 
《清稗类钞》里也记载了一家大概是清中晚期卖蹄筋和酱蹄的百年老店,因其字号为“丁义兴”,故称“丁蹄”。书中写到:“嘉善枫泾圣堂桥堍,有丁义兴者,百年老店也。以善制酱蹄、蹄筋名于时。而酱蹄尤著。人呼之曰丁蹄。上有长方铅模,印‘丁义兴制’四字。其烹制时,不用硝卤,相传为百年相承之原汁者。”当时的老店和今天一样,喜欢选一些能够代表其年代感的传承品,以彰显“老字号”的特性。比如买酱肉、卤煮的店面,常宣传自己用了“百年老汤”,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实际上传承了这些老店的传统。


 
“老字号”,有多老?


 
繁华的明代都市给了“老字号”发展的土壤,在当时的商业街上,出现了数不胜数的商号店铺。不过,“老字号”中的绝大多数还是从清代及民国开始经营的。
 
虽然自唐宋后,就有“老字号”“老店”的称呼,但真正存世的老店很少有明代之前的。以北京为例,保留下来的年头最长的字号,当数万全堂、永安堂和鹤年堂这三家老药铺和便宜坊烤鸭店、六必居酱菜园、大顺斋点心铺、柳泉居饭庄等。
 
万全堂、永安堂和便宜坊相传始创于明永乐年间;鹤年堂相传始创于明嘉靖年间;六必居酱菜园,因为字号的牌匾是严嵩的字,所以有人认为它始创于明代。
 
20 世纪 60 年代,时任《人民日报》总编的邓拓先生专门考证过“六必居”和“万全堂”的历史。他发现,在明代的档案里,压根儿不存在这两家字号,而清代康熙年以后的御膳房和御医档案里,却有这两家字号的文字记录。于是邓先生得出的结论是:这两家老字号始创于清代,而非明代。但就企业发展规律来看,这一点值得探讨。“六必居”和“万全堂”都是门脸不大的酱菜园和药铺,可能在其发家之际,并不能入贡御膳,而后方声名鹊起。
 
另一个明确的明代“老号”是鹤年堂,因为这个堂号原是严嵩花园内一个厅堂的名字,字号的匾是严嵩的儿子严世藩所书,配匾“调元气”“养太合”是戚继光所书,而店内抱柱的竖匾“欲求养性延年物”“须向兼收并蓄家”,出自嘉靖年间名臣杨椒山之手,所以认定这个老字号创办于明代没什么疑义。
 
明朝迁都后,因为较为宽松的经济文化氛围,全国手工业和商业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潮。就北京来说,到了明朝,因南方来的货物,多由京东张家湾和通州的运河码头,转为陆路运到京城,所以北京的繁华地区,从鼓楼转移到崇文门、正阳门一带。内城的东四牌楼、西四牌楼等主要街道十字路口,也随之热闹起来,出现了猪市、米市、羊市、马市、驴市、果子市等市场。
 
这些远道而来的客商,为了维持生计,也得去消费,因此,“前三门”外,出现了花市、兴隆街、前门鲜鱼口、煤市街、粮食店街、珠宝市、骡马市、大栅栏、廊房头条二条三条、打磨厂、琉璃厂等各有特色的商业街。
 
东四在明代的北京是最繁华的商业街,它的形成与朝阳门和东直门附近设的十几座大粮仓有关,因为当时运粮食都用骡马大车,赶大车的和搬运粮食的人得找地儿歇脚吃饭,于是东四牌楼附近出现了许多饭馆,由此形成了“街”。此外,明代的东四牌楼附近有不少妓院,明代也叫“勾栏”。妓院不但有“民营”,还有官家的。
 
这些流传至今的明代“老号”,营业时间已超过了400年。不过,“老字号”中的绝大多数还是从清代及民国开始经营的。


 
“老字号”的消失


 
相比于日本留存的很多建筑、铸造的老企业,中国“老字号”因为基本植根于民生领域,所以技术含量偏低。
 
所谓“老字号”,本质还是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兴衰所要经历的所有阶段,它也同样要经历。中国近百年历史风云雷动、社会跌宕,各种运动此起彼伏。公司制出现之前,旧时代的字号几乎都是个体经营,通常以一个家庭或家族为核心经营者。这些私营企业规模一般都不大,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自身抗击打能力比较弱。那些抵御了战争、政治运动风险、最终存留下来的企业本就是凤毛麟角。在这些企业中,想要融入新的社会文化形态就更是难上加难。
 
现在留存下来的“老字号”企业,经营门类比较集中,基本上都是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以北京为例,餐饮业大约占“老字号”的一半以上,如:全聚德、东来顺、全素斋、都一处等;之后是中药业,所占比例也很多,如:同仁堂、达仁堂、宏仁堂、鹤年堂、永安堂、千芝堂、万全堂、长春堂等;再次是茶叶行,如:张一元、吴裕泰、森泰、庆林春、元长厚、正兴德等。还有比较多的是风味食品,比如义利面包、天福号酱肘子、稻香村南味糕点、六必居酱菜等。得益于琉璃厂文化街在清代和民国的繁荣,当时还保留了一批古玩字画“老号”,如:荣宝斋、戴月轩、一得阁、汲古阁、萃文阁等。种类最少的是一些服务行业,比如四联理发店、中国照相馆等。
 
相比于日本留存的很多建筑、铸造的老企业,中国“老字号”因为基本植根于民生领域,所以技术含量偏低。
 
门槛不高就意味着仿制的便利。“老字号”中技术屏障最高的算是中医药行业。每个中医药字号,都有或者号称有秘而不宣的绝技,几乎每个大一点的中药铺都有自己的“独门药”。
 
此外,随着商业街在城市建设中的逐渐削减和线上购物方式的普及,以商业街为主要载体的“老字号”也逐渐崩解。“中国文房四宝第一街”琉璃厂,东西全长 700 米,有商户 200 多家,“老字号” 54 家。这条街在清代乾隆时期开始繁荣,当时由于编纂《四库全书》,需要大量的古籍版本,负责丛书编撰的纪晓岚等人,住在虎坊桥一带,于是离此不远的海王邨(即琉璃厂)成为全国的古籍版本中心,琉璃厂的十几家古籍书店就是这么形成的。随着文房四宝、古玩店铺的聚集,很多书画家也住在琉璃厂,如张大千的宅子就在东琉璃厂。但随着近年古书、古玩交易方式的转变,文房四宝转入线上,琉璃厂的人气已经逐步散去,昔日名流云集的文化名街,现在早已宾客罕至。
 
相对于北方企业的经营方式转型,南方很多诞生于清末民国的“老号”,则因无法适应时代审美,而淡出公众视线。例如上海的“双妹”化妆品,诞生于1898 年,由上海家化前身广生行的创始人冯福田所建。冯福田在梦中得到灵感: 完美的女人是“DIA”(嗲)和“JIA”气质融合一身,如双生花一样,是当时上海独有的女性精英气质。20 世纪 30年代,“双妹”成为上海最著名的美妆品牌。这种独特的消费者定位,在一个时代内可以引领风尚,但它诞生之初就有的局限性,显然不能适应之后百年中国革命的大风大浪。不过这种群体属性定位,可能会随着时代变迁,再次回潮。2010年,上海家化重新启用这一品牌,使其再次进入市场。
 
上世纪40~60年代,是“老字号”倒闭的一个高峰期。1948 年前后,内战造成经济萧条,物价飞涨,民不聊生,许多“老字号”倒闭关张,像全聚德、都一处这样的“老号”餐馆都处于关张状态。仅仅北京一地,就有上百家企业纷纷歇业,并且从此退出历史舞台。上世纪 50 年代中期,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实行公私合营,当年许多前店后厂的手工作坊和店铺被合并为“生产合作社”,以后转为国有企业,又致使许多“老字号”随之消失。
 
据统计,直到2010年,上世纪 90 年代初认定的 1600 多家“中华老字号”中,20%长期亏损,面临倒闭、破产,70%勉强维持现状,只有 10%生产经营良好。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除了极少数中医药企业,大多数“老字号”的生存环境也面临着考验。
 
“老字号”,不仅是一种商业形式,也承载了各地区多姿多彩的市民文化。在这个商业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形势日趋复杂的时代,我们希望“老字号”能够继承“老”的传统,甩掉“老”的包袱,而焕发新时代的活力。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