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元宇宙里自有“逍遥游”

原创 作者:王敬雅 / 发布时间:2021-12-07/ 浏览次数:0

 
再不了解元宇宙,你就落伍了。这个诞生于1992年科幻小说《雪崩》中的词,现在正吸引着全球无数风险投资者的青睐。
 
看到“元宇宙(Metaverse)”这个中文翻译的时候,着实吓人一跳。《说文解字》中解释:“元,始也”,元的甲骨文,也是下面画了一个人,上面用一横标识出人的头,也就是起首、开始的意思。
 
把“Meta”翻译为“元”非常有趣,指的是数据、算法等领域内起始或是超出的状态。但宇宙本身就是无限的空间与时间,再加上一个“元”字,就有点儿宇宙起点的意思了。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么说来,“metaverse”可以约等于“无名”。
 
元宇宙这个概念虽然尚无准确定义,但我们会发现它整体的联系状态,或者说每个点的交互状态,确实是以个体为中心的起始状态。这种状态现在被我们认为是“赛博朋克”的产物,用以弥合渺小的人类和高度发达的科技之间的裂痕。其实,这种“物与我”裂痕的首次出现和尝试性修复并不是现代化之后才发生的,而是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


 
以有涯随无涯——上古的朋克


 
庄子的《养生主》一文中前两句就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生命是有限度的,而学问知识是无穷尽的,拿有限度的生命去追求无穷尽的知识,多危险呀!战国时期的庄生,还没见识过现代科技力量的强大,仅仅是面对着当时的“文、史、哲”就发出了如此的感慨。
 
这还是在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时候。今天,知识、技术的焦虑几乎席卷了每一个人,这种人类对于高度发达的科技文明的焦虑被抽象成为Cyberpunk,也就是近几年火起来的所谓“赛博朋克”。其中Cyber,来自美国数学家维纳所著的《控制论》(Cybernetics),直接意思是“控制”,后来又衍生出数字、网络之意;而Punk(朋克)我们比较熟悉,作为摇滚乐的分支,“朋克精神”就是反叛。
 
控制与反控制,将人类的思维又牵扯到了那个远古的焦虑上:面对着浩瀚而不可掌控的物质世界,面对着人脑不能覆盖的知识本身,人类有没有可能被奴役?有没有可能在互相厮杀的一片狼藉之后,拎起大木棒躲回洞穴里面去钻木取火? 


 
逍遥游——脱离了束缚的个体


 
面对这个场景,我们的祖先在最先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就焦虑极了。而他们在反物质控制的同时想出了一个新办法,也就是为后人反复称道的“逍遥”。我们幼时学过的课文中,“逍遥理论的鼻祖”庄子告诉我们,想要完全摆脱人对物质的依赖,达到真正的“逍遥”,就得“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也就是人如果能够遵循自然的本性,把握宇宙万物的规律变化,就能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这个感觉跟今天的“元宇宙”有点儿相似。只不过今天我们御的不是“六气之辨”,而是5G之便了。
 
跳出通常关于大小、久暂的思维模式来看待一切事物,这是“逍遥游”的思想,庄子管这种思维模式叫“齐物论”,也叫“去中心化”。基本意思就是一切事物都是齐平而无差别的,正如“元宇宙”中每个端点一样。所以在这个网络中,我们可以脱离托拉斯的控制,不再为事物的彼此差别而苦恼。
 
古代人没有技术,他们想要“逍遥”,想要“齐物”,就只能平地起高楼,像魏晋名士一样,靠药物的副作用和酒精的麻痹,把思想先脱离出躯体,飞升到一个平定交互的界面当中。但是有时候“灵魂”走太远就回不来了,这对于现代人来说风险很大,所以还是要另想办法。


 
无待——世界与我


 
古代人早就发现“人是脱离不了物质的”,而物质就会涉及到占有和分配,人也就有了弱点。毕竟再欢脱的大脑饿了总要吃饭,就像科幻小说《雪崩》中描写的,食品永远是人最基础、最难以脱离的物质需求。既然人是依赖物质而生的,唯心主义盲目舍弃物质的观点就很难达到真正的“逍遥”。
 
无论是大鹏、小鸟,还是宋荣子、列子,他们的“游”都不是“逍遥游”,因为他们的“游”都是“有待”的。就算是 “御风而行”的列子,不必像常人一样行走,但仍然“有所待”于风,不能摆脱对其他事物的依赖,这就是未达彻底的自由,也就是说,寿命、视野、生活的区域、思想的深度都限制了他们行动的范围。虽然这种限制有大有小,就犹如遛狗的绳子一样,有些人绳子长些,有些人绳子短些,但无论如何,人都挣脱不了这根绳子从而得到彻底的自由。
 
东晋时候的支遁想了一个办法,说我们不能“无物”,那就做到“无物于物”,通俗地说,我们既然不能做到不依靠物质生存,那么就去找一种超脱在物质之外的境界吧,也就是后来王羲之所谓的“因寄所托,放浪形骸”。古代人的这种“放浪”更多的还是精神上的追求,而且这种追求往往因为“身体是诚实的”不得不中途作罢。大多数普通人还是无法摆脱物质的羁绊,最后还是“终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于是一生就这样忙忙碌碌地过完了。


 
“元宇宙时代”与“逍遥”的来临


 
人和人、人和物之间的关系,是人类很多问题的思维基础,从古代到今天,我们一直在探索一种能让自我最大限度实现自由的方式。在物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和未来,我们是不是能实现这种超越,让渺小的个体摆脱生理和心理上的束缚,达到“元宇宙的逍遥游”呢? 
 
此刻,处在人类文明中的我们好像真的有机会超越所有物质的羁绊,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去实现知识和经验的超越边界的共享了。不需要风、不需要水、不需要时间和空间的阻隔,现代技术已经最大程度上削减了这些交流的物质成本,我们最终要面临的只剩下一个问题:“人类本身的思维极限到底在哪里?”如果我们是有极限的,那么面对无限的挑战,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