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从粮仓看“碳仓”,“碳中和”政策的历史逻辑

原创 作者:王敬雅 / 发布时间:2021-09-07/ 浏览次数:0

 
当下“3060”“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热词,人类寄希望于通过跨国界的环境议题来推动国际合作,手拉手共建“蓝色星球”。地球不语,不同国家各自唱“戏”。
 
在人们纠结碳交易的碳价如何量化时,我们可以从历史角度来看“碳中和”政策的治理思路。
 
农耕时代的人没有“中和”碳排放的压力和经验,但是,如何以干预行为来对冲风险,古代的政策制定者早有探索。


 
管住嘴、迈开腿


 
在治理二氧化碳排放上,中国其实早已着手,不过之前还是以“节能减排”为主,这就出现了一个非常简单而又尖锐的矛盾——发展工业与节能减排。
 
与前工业时代不同,现代国家的发展模式、庞大人口都必须依靠工业支持——排出碳可能会热死,放下碳则会饿死。对于后发展国家来说,碳排放权等于发展权。
 
曾经有个段子:有烟民看电视节目上说“吸烟有害健康”,于是一咬牙、一跺脚,再也不看电视了。这种回避问题的方式虽然可笑,但现实中有些国家确实就是如此操作的。
 
从2001年美国总统小布什宣布单方面退出《京都议定书》到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退出《巴黎协定》,这种直接“关掉电视”的方法显然只能逃避一时——既然不能避免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就当这个问题没发生?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正常逻辑。
 
其实,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跟减肥的道理差不多——管住嘴、迈开腿,减少大气的二氧化碳摄入量,并且增加其消耗量。但是减少排放就意味着减缓工业生产,就像大家都在一个桌子上吃饭,今天你突然不让我吃肉了,我肯定不高兴。因此,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谁要少吃”的问题上一直互相推诿,尽管“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已成为国际上普遍接受的原则,但在实际执行中并不理想。
 
因此我们就要从“迈开腿”的角度出发,积极地来解决这个问题。
 
带来一方面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本身的危害性,另一方面是预先治理,利用其他措施将其风险规避,或把损失对冲,这就是“碳中和”的概念了。
 
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如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产业调整等,抵消掉这部分碳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


 
从粮仓看“碳仓”


 
在历史上,这种以干预行为对冲风险的政策常有实行,经济上最为常见,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国古代的国家一直执行的仓储政策。
 
作为传统农业国家,抵御天灾带来的粮食减产风险可以说是国家的第一要务。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渴望着“风调雨顺”,但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古代中国不可避免地经常会发生旱涝灾害,于是就需要事先干预,以抵消或部分抵消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
 
中国的仓储制度可以上溯到周代,到了汉代,随着国家的统一,粮仓被广泛建立起来。
 
汉高祖七年(公元前 200 年),中央开始营建新都长安,首批重点建设工程就包括了中央粮仓——太仓。除太仓外,中央直接管理的粮仓还有位于甘泉的甘泉仓、华县的华仓、渭北的细柳仓和嘉仓等。此外,郡、县两级另有常设之仓,各诸侯国、军队特别是边兵系统也建立了粮仓,而汉宣帝时寿昌倡立的常平仓制度,成为沿用了两千多年的仓储制度。
 
大规模、长时间的粮食收贮制度,无疑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但使农业文明有着更强的生命力和更稳定的社会基础。
 
从这个方面看,“碳中和”政策更像是建立了一个“碳仓”,区别就是这个“碳仓”的储存是负值的,以抵消二氧化碳增加而带来的环境风险。
 
历史上有一些事件,虽然跟“碳中和”以及经济秩序本身关系不大,但也是这种原理,就是在必须实行某项制度之前,对其危害提前对冲。
 
西汉建立以来,由于错误地分析了秦二世而亡的历史教训,高祖刘邦大封诸侯国,造就了地方的“双轨”制度。
 
汉景帝即位后,认为地方势力过大,于是采用御史大夫晁错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但削藩的决定引起了诸王的极力反抗,吴王刘濞等刘姓宗室诸侯王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中央军队难以支撑,几经拉锯勉强平叛。但所谓“平定”只是双方的一次妥协,诸国退兵的同时,景帝诛杀晁错,并下令停止削藩。
 
汉武帝继位后,对诸王势力的反噬有了充分地预判,于是用主父偃之策,于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推行推恩令,即要求由以前的各诸侯所管辖的区域只由其长子继承,改为其长子、次子、三子共同继承。于是从元朔二年至元朔四年的三年中,封侯数量比同一时期上升了十倍。故而武帝以后,王国辖地不超过数县,其地位相当于郡。这样,诸侯王强大难制的问题,就进一步解决了。
 
这种以对冲政策抵消危机的方法,在历史决策中虽然常见,但对施政者有着很高的要求,需要他们正确预见事件走向,并将所有可能造成影响的因素考虑在内,随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对冲风险的反例


 
这方面也有反例,一些表面上设计得合理,可以规避风险和对冲损失的政策,真正进入市场后,可能未必有用。
 
比如清代的常平仓,在皇帝和部分高官的想象中,建立大型政府仓储可以春粜秋籴——在谷价高昂时卖出、低贱时买入,以平衡市场价格,并且在荒年开仓赈济。但真正投入市场后,发现作为市场竞价的主体之一,常平仓比起民间粮仓、富户并没有价格上的优势,反而因为人员众多、体量庞大而管理成本高昂。这导致各地的常平仓经常出现亏空,乾隆末年大部分粮仓已经到了勉强支持的境地。
 
常平仓在清代的低效,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制度的设计者——皇帝和鄂尔泰等重臣,想当然地理解了市场运行机制,并不具备相当的经营专业知识和预测能力,导致了制度本身的缺陷;第二是当常平仓运营出现问题、各地督抚纷纷上报的时候,他们没有对相应政策作出调制,仍坚持认为常平仓运行的失调是各地官员办事不利所致。本来用以抵御风险、消除危害的政策,此时反而成了政府的负担。
 
减碳任务如今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碳中和”的发展及碳交易市场的启动,说明我们在节能减排的道路上有了新的进展。
 
希望我们在碳治理过程中,能从历史经验获益几分,期待碳中和的未来。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