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龙芯中科,“国产CPU第一股”的远望

原创 作者:沈思涵 石丹 / 发布时间:2022-08-02/ 浏览次数:0

 
随着国内半导体产业迅猛发展,在核心技术最受关注的CPU芯片领域正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国产CPU设计厂商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芯中科”,688047.SH)经过历时一年多的努力,终于如愿成为“国产CPU第一股”。
 
2022年6月24日,龙芯中科成功登陆科创板挂牌上市,本次发行股票数量4100万股,发行价格每股60.05元,募资总额为24.6亿元。龙芯中科对此表示,募集资金将用于先进制程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高性能通用图形处理器芯片及系统研发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作为成功登陆科创板的第一家CPU设计公司,龙芯中科是国产CPU“自主派”的领军企业。而在2021年,龙芯中科旗下的龙芯中科(合肥)技术有限公司,也被确立为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为国产芯片技术领域的排头兵。
 
如果从2001年课题组成立时算起,龙芯中科走到上市这一步用了21年时间。经过这21年来的不懈努力,龙芯中科的芯片设计研发不断取得新成果,但在抓住登陆资本市场的重要契机后,龙芯中科将如何实现中国版“Wintel”的生态愿景其实更为外界关注。


 
“龙芯”从无到有的21年


 
龙芯中科的发展始终围绕着芯片产业展开。虽然“龙芯”迭代芯片发展至今已经有数十款产品问世,但“龙芯”芯片一路走来,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2001年,当时还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的胡伟武,在看到国内CPU产业的薄弱处境时,他决心带着10来个人和100万元经费,在研究所一间50平方米的实验室里成立了“龙芯课题组”,这也是龙芯中科前身的由来。从成立的第一天起,“龙芯课题组”的目标就很明确,就是要“做出中国第一台不依赖进口CPU的计算机”。经历为期一年多的努力,终于在2002年8月10日,胡伟武宣布第一代产品“龙芯1号”流片(即试生产)成功,这意味着龙芯课题组填补了中国计算机产业“无芯”的空白,国产CPU历史崭新的一页就此徐徐翻开。
 
“龙芯1号”的成功,得到有关部门更多的重视和支持,龙芯课题组也申请到“国家863重点项目”,此后“龙芯”开始进入芯片迭代“小步快走”阶段。
 
从2003年到2009年期间,龙芯2B、2C、2E、2F以及3A等数款芯片先后流片成功。其中,“龙芯2E”在IPC(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进程间通信)方面已经达到了同时期英特尔CPU性能一半的水平,而“龙芯2F”作为龙芯中科的第一款商用芯片,销量也达到数十万片。
 
不过,“龙芯”芯片的迭代看似一帆风顺,但实际上却经历了不少弯路和坎坷,尤其是“龙芯3号”的研制过程更是一波三折。2010年11月,当科研团队进行“龙芯3B型号”芯片的测试时发现连操作系统都启动不了。后经测试发现,这款芯片在可测性设计部分有逻辑错误,虽然一再改版调试总算顺利解决,但接着又出现压力测试下的死机现象,甚至还有测试死锁问题出现。直到反复修改一年多时间,“龙芯3B型号”芯片才最终达到稳定状态。
 
胡伟武曾公开表示,“龙芯”芯片的研制过程如此坎坷,除了研发流程需要完善外,根本原因还在于团队坚持自己开发核心模块,挑战的是难中之难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是‘攒’芯片,一般不会碰到,与他人合作更不会遇到,我们这样做,也是因为用别人的产品时吃过亏。我国信息产业企业成千上万家,如果不掌握核心技术,那就成了卖盒子,打开里面都一样。”
 
随着“龙芯”迭代芯片的不断成熟和进化,目前,基于12nm制程工艺,“龙芯3号”最新一代产品3C5000服务器处理器已经正式发布。该产品采用的是龙芯中科自主研发的LoongArch指令系统,不用海外企业授权,在设计上完全不用担心被ARM、英特尔等国际厂商断供。
 
谈到“龙芯”芯片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时,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表示,“龙芯中科作为国产CPU的代表,在业内一直是坚持自主可控的发展道路。但芯片设计领域一直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支持,仅仅靠企业自身盈利水平不足以支持发展,因此上市融资是一条比较靠谱的路。在此次完成科创板上市后,龙芯中科也有望在芯片设计上实现更大的突破。”


 
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龙芯中科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在多次公开场合当中,胡伟武都曾提到国家的 “十一五”“十二五”等计划给龙芯中科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
 
但在2006年,“汉芯一号”造假、骗取上亿元科研经费的事件在市场和业界引起轩然大波。这让彼时同样得到国家资金扶持的龙芯中科,也被卷入铺天盖地的质疑声中,不少人认为,龙芯中科无非也是依赖国家输血、骗取补贴的企业。
 
谈到对于“汉芯事件”带给龙芯中科的风波和影响时,胡伟武反倒是看得很开。在“2015中国计算机大会”上,他公开表示,这也不是坏事,逼着龙芯中科只能在市场中谋生存、谋发展,去服务客户,走市场化道路,这其实也是件好事。 
 
“十一五”时期,以龙芯中科、申威、飞腾为代表的本土CPU研发团队在产业化方面没有达到预期要求,国内开始出现鼓吹自主研发毫无出路、必须走技术引进道路的声音。与此同时,以IBM、ARM、高通、AMD和英特尔为代表的境外CPU公司一改过去严密技术封锁的策略,到中国开始创办合资公司。
 
面对外部的重重压力,胡伟武意识到早期团队在市场化经验上的不足,在政府的支持下,龙芯中科启动由学术团队向商业公司转型的历程。2010年,为将“龙芯”处理器的研发成果产业化,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政府共同牵头出资,宣布成立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开始走向市场化运作的道路。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龙芯中科注册资本为3.6亿元。截至招股书签署日,中科院计算所100%出资的中科算源持股21.52%,此外,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100%出资的北京工业发展投资管理公司持股7.17%。而胡伟武和晋红夫妻二人,通过天童芯源及芯源投资、天童芯正、天童芯国合计控制33.61%的表决权,为龙芯中科共同实际控制人。
 
用胡伟武的话来说,自公司成立以来,龙芯中科主要是做了两件事:“第一件是把计算所的科研成果转化出来,把实验室样品做成产品;第二件是把做出来的产品拿到市场上试试看,跟市场形成一个闭环。”
 
从2010年到2015年,龙芯中科经历了从样品到产品、从实验室到企业的过渡,初步完成了与市场的结合。在这一阶段,龙芯中科主要面向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单一应用及基于Linux通用操作系统的简单应用。
 
直到2019年,“龙芯”CPU的年出货量达到数十万片,2020年达到上百万片,应用方面达到了“可用”的水平,使用者对自主基础软硬件的抵触情绪也逐步消失。伴随着龙芯中科研发的CPU在市场上逐步得到认可,公司的业绩也有了好转。根据招股书显示,龙芯中科在2019年、2020年、2021年营收分别为4.86亿元、10.82亿元和12亿元;净利分别为1.92亿元、7223.74万元和2.37亿元;扣非后净利分别为1.13亿元、2亿元和1.7亿元。
 
在报告期内,公司计入当期收益的政府补助金额分别为9186万元、2884.6万元、8139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比例分别为44.95%、29.76%、31.88%。
 
可以看出,龙芯中科对于来自政府补助的依赖逐渐减少,其自身也具备了成熟的盈利能力,这也说明龙芯中科在市场化运作方向上的正确性。


 
“自主权”比什么都重要


 
2015年,也就是龙芯中科销售收入首次突破1亿元实现盈亏平衡之际,胡伟武陷入了一个艰难的抉择:要不要采用自主指令集?
 
诚然,龙芯中科过去基于MIPS上拓展指令集,可以省下不少时间和资源成本,但是在CPU研发领域,自主指令集是最底层的技术。而在当时,龙芯中科主攻的党政办公市场正在全面采购招标,在这个关键时刻,一旦更换新的指令集系统,可能就意味着龙芯此前的不少工作成果需要推翻重来,这对于龙芯中科的市场拓展或将带来很大的影响。
 
但一向怀着“走自主路线”设想的胡伟武,还是在继续做大市场和强化自研技术之间选择了后者。
 
在2020年召开的一次学术大会上,龙芯中科宣布不再使用MIPS开发新产品,转而推出了一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指令集LoongArch,这与之前基于MIPS上拓展的looglSA指令集相比是一次跨越性的进步。
 
“若想寻求长远发展,我们不能基于国外指令系统建设自主的信息生态体系。”对于龙芯中科的发展规划,胡伟武非常清醒,他认为,龙芯中科必须掌握完整的自主产权,才能在未来市场化竞争当中避免陷入“卡脖子”的处境。
 
LoongArch自主指令集的推出,意味着从整个架构的顶层规划,到各部分的功能定义,再到细节上每条指令的编码、名称和含义都进行了自主重新设计,具有相当充分的自主性。基于这一基础,龙芯中科顺势推出了新一代3A5000/3C5000L芯片,在性能上接近市场主流产品的水平。
 
目前,龙芯中科已面向工控类应用和信息类应用两大领域,推出了“龙芯1号”“龙芯2号”和“龙芯3号”三大系列“龙芯”产品。其中,“龙芯1号”“龙芯2号”主要面向工控类应用,“龙芯3号”则主要面向信息类应用。
 
由于龙芯中科在自研技术上的加强,其研发投入费用也在逐年增长。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期间,龙芯中科各年研发投入分别为7821.39万元、2.08亿元和3.22亿元,占各年营收比例分别为16.11%、19.26%和26.78%。
 
“MIPS指令集在授权上比较开放,龙芯中科之前可以扩展修改其指令集,并自行设计可控的产品。但如今这个指令集的授权方已经不复存在,龙芯中科完全走上了自主可控的发展道路。基于Linux平台发展软件生态,也是一条探索了多年的道路,这种系统在商用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在消费领域发展,需要给软件厂商一定的时间去做适配性改造。”张孝荣表示。


 
可否打造中国版“Wintel”生态


 
二十年的不懈奋斗,让龙芯中科成为国产CPU的一面旗帜。但必须指出的是,相对于国际领先水平,龙芯中科还有着不小的差距。
 
对此,赛迪顾问集成电路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滕冉指出,“架构和制程工艺对于芯片来说至关重要,目前AMD的桌面处理器正式进入5nm时代,而Intel已经迈向10nm,龙芯中科的量产芯片与国际厂商还存在着2代到3代的技术代差。”
 
想要在性能方面赶上甚至超过主流的X86处理器,“龙芯”CPU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更为关键的是,龙芯中科的产品还需要面临生态建设上的短板问题。
 
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全球当前已经形成了“Wintel”(即Windows+Intel)生态体系和“AA”(即ARM+Android)两大信息化生态体系,并且都由美国作为主导。而龙芯中科的下一步目标,就是希望能够打造出中国版的 “Wintel” 生态或“AA 生态”。
 
事实上,推出一个自主的指令系统不算太难,难的是生态的构建,这也是业界的共识所在。所谓生态,就是在硬件基础上建立起的一套软件体系,一种指令系统对应着一种软件生态。
 
为了尽快完成自身生态建设,目前龙芯中科正尝试通过二进制翻译技术,兼容部分x86和ARM的应用,从而达到生态融合的目的。在兼容现有生态的同时,龙芯中科已经组建起LoongArch联盟,把LoongArch指令集免费开放,联盟不光对指令集本身开放,也将对部分处理器的IP核实现代码全部开放,以最大的开放程度来打造LoongArch生态联盟。
 
“想要在未来实现更大的商用化,龙芯中科需要在生态建设方面持续推进。一是要继续开放,越开放合作伙伴越多,产业生态力量越大;二是要兼容,越兼容越容易形成合力,产业生态不易碎片化;三是要优化,以用户体验为中心,通过软硬件紧密结合进行优化。”滕冉表示。
 
正如胡伟武曾经说过,发展核心技术不能妄想“弯道超车”。国产CPU这种高复杂系统的建设,应以30年为一个研发周期,在试错中发展。如今,龙芯中科正走在这条试错的道路上,只有等到其在生态建设上走向成熟的那一刻,国产CPU才能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当中彻底崛起。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