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超3千亿美元市场“诱惑” 维信诺全攻柔性屏

原创 作者:沈思涵 石丹 / 发布时间:2022-03-04/ 浏览次数:0

 
在折叠屏手机市场一片火热的当下,作为折叠屏手机幕后真正“推手”的半导体面板企业,也纷纷晒出了各自的成绩单。得益于面板行业的景气周期,不少面板企业均实现了营收增长的佳绩。而作为国内半导体显示赛道的代表企业之一,维信诺(002387.sz)也同样在营收上提升显著。
 
根据2021年度业绩预告显示,维信诺2021年度营业收入预计实现44亿元至46亿元,同比增长28%~34%;其中,OLED产品实现营收42.50亿元至44.50亿元,同比增长97.15%。
 
对于刚刚度过20周年生日的维信诺而言,其正迎来面板行业难得的红利周期。据了解,未来五年内,维信诺将聚焦新兴显示核心技术创新,做到产品能力全领域覆盖,OLED面板出货量实现全球前三。
 
但维信诺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轻松。毕竟,半导体显示行业正处于关键的技术变革阶段,没有足够的技术实力和战略定力,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逐局面下突围而出。那么,对于年轻的维信诺来说,是否有足够的竞争力逆势破局,从而实现其定下的战略目标?


 
押宝OLED领域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半导体显示行业经历了数轮技术变革和市场转换周期,在京东方、TCL科技、深天马以及维信诺等面板企业多年来的不懈努力下,国内面板行业基本实现了供应链的自主可控。
 
然而,这些企业的发展路径却不相同。其中,像京东方、TCL科技通过不断并购,在LCD液晶面板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而维信诺自2001年成立之后,就一直在OLED面板领域持续深耕。
 
从2002年建成中国大陆首条OLED中试生产线,到2008年建成中国大陆首条PMOLED生产线,再到2013年产出全国首款柔性AMOLED显示屏,可以说,维信诺是中国OLED面板产业的重要“开拓者”,其发展历程也是中国OLED产业发展的缩影。
 
需要指出的是,维信诺押宝OLED显示领域,也容易出现营收来源过于单一的问题。梳理维信诺的业务收入结构发现,虽然2021年维信诺的营收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OLED产品业务营收达到42.50亿元至44.50亿元,业务收入占公司营收比例超过95%。
 
据中信证券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显示面板规模超过1300亿美元,其中LCD面板占比约70%。也就是说,目前整个显示面板市场,仍然是以LCD面板的市场份额为主,而专注于OLED面板研发的维信诺,则无缘瓜分LCD面板的市场红利。
 
2022年1月,维信诺发布2021年度业绩预告。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维信诺的净利润也从2020年亏损的7.39亿元,同比扩大亏损17.44亿元至20.44亿元。在其借壳上市后的四年时间里,扣非净利润已经累计亏损超过45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维信诺非经常性损益中所获得的政府补助金额分别为20.31亿元、10.56亿元、11.44亿元。这家企业的实际“造血能力”被打上问号。针对相关问题,《商学院》记者致函采访维信诺相关负责人,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有业内人士指出,如果从技术领域看待中国面板行业的发展,会发现很多企业的思维仍停留在LCD液晶时代,不少产业布局存在明显的结构性缺陷,而维信诺则是重点押宝OLED时代,这是基于未来显示技术的提前部署,但要完全取代眼下主流的LCD市场仍需一定的时间。


 
市场“前狼后虎”


 
维信诺在OLED领域的持续研发投入和成绩有目共睹,但如果从市场竞争力来看,维信诺距离行业一线阵营还有进步的空间。
 
据历年财报显示,2018年至2020年,维信诺的研发费用分别为5.21亿元、5.81亿元、6.58亿元,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分别为31.98%、26.88%、21.79%。而在2021年前三季度,维信诺的研发费用达到7.19亿元,同比增长达139.94%,占公司营收比例达到27%。从研发投入在营收方面的占比,也能说明维信诺在研发层面的重视程度。但在市场层面,国内显示面板市场仍然以京东方作为龙头厂商,国际上由三星把持主导地位,维信诺则是在小型OLED面板市场上有一定的优势。
 
据CINNO Research的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市场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为6.68亿片,其中三星的面板出货量约4.8亿片,占市场份额的72.3%;京东方面板出货量约0.6亿片,占市场份额的8.9%;维信诺的面板出货量约0.3亿片,占市场份额的5.1%,位居全球AMOLED智能手机市场面板出货量第四、国内市场第二的位置。
 
由于市场占有率并不算高,维信诺的OLED产线很难满产满销,也无法拥有高议价能力,因此难以实现规模经济,导致产品毛利率很低。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维信诺主要产品OLED的毛利率分别为-6.13%、-8.30%和-9.53%。
 
目前,京东方已经向苹果供应OLED面板,为iPhone系列手机提供显示屏幕。与此同时,TCL科技、天马微电子的柔性AMOLED产能也在加大推进当中,以它们所具有的规模优势和市场潜力,大有赶超维信诺国内市场第二的趋势。很显然,当前维信诺正面临“前狼后虎”的市场局面,一旦技术迭代和战略决策不当,其辛苦建立起来的优势很容易被对手取代。
 
按照维信诺此前的说法,其在智能手机领域已经供货荣耀、中兴、努比亚、摩托罗拉等多款旗舰产品,但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客户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当中的出货量并不具备显著优势。
 
资深产业经济观察梁振鹏指出,在面板行业中,面板业务毛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技术实力。身处于面板行业这条资本密集、技术密集、投资回报周期长的赛道上,维信诺仍然需要通过市场来证明自身的价值。


 
谁能“弯道超车”?


 
如今的OLED市场已经从硬屏OLED过渡到柔性OLED阶段,而当下火热的折叠屏手机即是柔性OLED面板企业争夺客户最为焦灼的“战场”。
 
到目前为止,国内头部手机厂商除了vivo之外,均已推出各自的折叠屏手机,其中小米MIX Fold的柔性屏由华星光电供应,OPPO Find N则采用主屏三星、副屏京东方两种方案,而华为则在P50 Pocket和Mate X2上分别采用维信诺、京东方的柔性屏方案。
 
在目前已经推出的折叠屏手机当中,维信诺仅靠为华为P50 Pocket供应柔性OLED屏幕占据市场一席。
 
相对而言,京东方作为国内面板企业的龙头,其屏幕比之维信诺来说似乎更受终端客户的欢迎,这一点从华为已经上市的三款Mate系列折叠屏、荣耀Magic V以及OPPO Find N外屏中均采用京东方的柔性OLED屏幕方案便可体现。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认为,“柔性屏已经发展好几年,但是一直没有成为市场主流产品。现如今在京东方等面板厂商的技术驱动下,相关市场需求开始扩大,今年将进入爆发期的拐点。预计柔性屏产业距离快速发展完成至少还需要三到五年时间,距离产业生态成熟至少还有八到十年的过程。”
 
根据美国调研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显示,预计到2025年全球柔性电子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049.4亿美元。柔性屏的市场前景备受看好,这也促使相关的面板企业加速柔性屏布局,提高量产能力。
 
2021年10月,京东方宣布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提前量产,而这条柔性屏产线不仅是京东方首条,同时也是国内首条柔性屏生产线。同时,维信诺控股的昆山第5.5代AMOLED生产线、固安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产能也在持续释放,并且合肥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在报告期内实现量产交付,目前随着产能释放的进一步提升,其在终端交付能力上也有所提高。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国内面板厂商的产能正在提速,但距离头部大厂还有差距。据安信证券研究中心数据显示,预计2022年全球柔性OLED产能分布中,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是三星,达到36%,随后是占据产能份额21%的京东方、8%的LG、7%的维信诺和5%的TCL科技。面对国际巨头的技术壁垒,中国本土企业若想完成“弯道超车”,并非没有机会。在柔性OLED屏幕领域,无论是对国际巨头三星,还是对国产面板厂商来说,都是一块新兴的市场,因此各家厂商都有机会从中得益。但关键在于,如何在OLED领域尤其是柔性OLED屏幕领域掌握更多的话语权?对此,维信诺董事长张德强对外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不管是OLED技术,还是像Micro-LED技术这样的新兴显示产业依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而技术的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就是推动新兴显示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所以我们必须继续坚持技术创新战略,才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和贡献。”张德强表示。
 
截至目前,维信诺已经拥有超过1万件OLED技术的关键专利,并参与主导制定或修订了多项OLED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从这方面看,维信诺在国际市场竞争当中为中国OLED面板产业发展赢得了一定的地位。
 
当然,要想加快解决OLED面板领域“卡脖子”的难题,不仅有赖于维信诺的研发创新投入,更需要行业上下游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参与。“我们相信,只要加强与国内供应商的合作,材料国产化率得到显著提升,原材料价格继续下探,国内面板厂商在高性能柔性屏开发方面,未来将达到业界领先水平。”某半导体显示行业人士表示。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