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从2020健康责任论坛看中医药发展创新

作者:知芷 / 发布时间:2021-01-20/ 浏览次数:0
推动健康中国建设,落实健康责任,要加快推进中医药在养生保健、疾病防治方面的重要作用。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让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有了更深认识。实现健康中国,不仅仅是医疗工作者的任务,更需要全民健康素养提升。


 
大医治未病,中医药作为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不但在此次抗疫之战中彰显了独特的优势,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方案,并且在养生保健、疾病防治方面更有其重要作用。


 
正如《健康中国2030年规划纲要》所指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到2030年,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


 
作为中草药健康产品企业代表,无限极一直围绕着产品领先、文化引领、数字化升级、商业模式化改进四大特点,聚焦创新和变革,提高核心技术,加速产品的创新和迭代,紧跟健康中国步伐,布局健康服务新领域。


 
2020年12月16日,由人民健康、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无限极集团协办的“2020健康责任论坛暨2020年全民中医健康指数研究报告发布”活动在京举行。这一研究持续进行六年,发布五次报告,为中医药的传承发展、为国民的健康促进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中医药在我国医疗体系中在扮演怎样的角色?中医药的传承、发展、创新将如何继续推进?要实现健康中国战略,民众、企业和医疗机构,该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承担起健康责任?本次论坛与会嘉宾展开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01 中医药振兴,需要守正创新


 
在新冠肺炎疫情狙击战中,中国用了大约一个半月的时间,迅速控制住疫情,并降低了新冠肺炎致死率,这一成绩与中医药早期介入和全程参与分不开。据统计,中医药参与救治确诊病例达到了92%。


 
在论坛上,“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围绕中医药战“疫”的经验和贡献进行了主题演讲。张伯礼表示,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不但是战胜疫情的法宝,也是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原则。在这次疫情救治中,中药的贡献凸显——花钱少、作用大,并且防治结合、平战结合,对每个老百姓都可以发挥作用。因此,面对新发传染病可能的常态化,要加强中医疫病学研究,提升中药救治能力,充分发挥中药在健康中国中的作用。


 
张伯礼提出,除了治疗疫病,对于很多老年病、慢性病、重大疾病等,中医药也都在发挥作用,只是大家没有聚焦。“要怀着敬畏之心来看传统医药,增强文化自信,中医药将是解决很多现代医学解决不了的问题,中西医并重将是解决健康中国建设的法宝。”


 
当前,我国的卫生健康工作正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这也将带动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转变。


 
张伯礼指出,错误的医学目的,必然导致医学知识的错误使用。只有以预防医学、促进健康为首要的目的,才是供得起的、可持续的医学。这次疫情也暴露出全世界医疗卫生存在共性的问题——检查过度、治疗过度,而预防不足,特别是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筹备能力不足。


 
目前我国中医医疗机构数、拨款数,以及服务量都在增加,但是总体仍不成正比,呈现倒金字塔状。张伯礼指出,要以基层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的国家方针,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可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等健康基本服务。


 
“继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这个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李大宁在论坛中讲到,要坚持中西医并重,打造中医药和西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健康卫生发展的模式,发挥中医药原创的优势,推动我国生命科学实现创新和突破。


 
李大宁进一步指出,在疫情的特殊情况下,治未病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通过中医药进行健康养生的消费需求将得到更大的释放。同时,在当下经济发展内循环的背景下,中医药产业能够很好地在国内整合上下游供应链,拉动相关产业的增长,促进就业、带动消费。可以预见,中医药将在中国健康经济中进一步大放异彩,作出独有的贡献。


 
02 五年持续研究,中医健康指数趋平


 
中医学对于健康的评价体系有其自身特点,要发挥中医在预防疾病、提升居民健康生活水平的作用,需要对健康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2015年,中华中药学会和无限极集团就联合发起全民中医健康指数的研究。通过运用大数据、统计学等现代技术,从中医的角度评估全民健康状态及影响因素,旨在传播“养生固本,健康人生”的健康理念来普及养生的知识,为社会大众提供简单实用的养生方法,帮助人们提升自身的健康素养,在本次论坛发布了《2020年全民中医健康指数研究报告》。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福建中医药大学校长李灿东解释到,中医认为健康的核心是阴阳自和、形与神俱、天人合一。中医健康指数是围绕健康状态和对健康的认知测量的一个综合指数,更能够体现中医的特色和优势。


 
他解读到,今年发布的中医健康指数是62,与往年相比基本趋平。其中,健康状态占比52%,疾病占比19.7%,其余是中间状态。关于影响健康的因素,第一是情志因素,根据报告,经常焦虑的人有45.3%处于疾病状态。其次是饮食,再而是起居、运动、家庭、健康意识。通过对比,可以看到焦虑情绪比例有所增加。从中医角度来看,健康问题比例最高的,从性质来说是阴虚、热和血虚;从脏腑的功能状态来说,是脾、肾以及胃这三个方面。重点关注人群有:年龄20-39岁,女性群体,以及家庭结构比较不合理的人,肥胖者、长期做家务工作人等。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良好的身体状态是预防疾病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些潜在的健康问题,报告提出要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饮食方法、适当的运动锻炼以及积极的心理状态,来提升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


 
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何丽云指出,在自我养生保健领域,中医药是一大保障。


 
李灿东指出,这次疫情更让我们认识到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对于全民中医健康指数的研究,建议要让老百姓信得过、看得懂、学得会、做得来,引领民众提升中医药健康意识;要提升民众对指数报告的认知度,更要从用户体验角度,来丰富民众参与方式,突出中医药特色;要注重健康指数报告的创造性转化,突出健康指数报告的学术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李大宁指出,这一研究报告是政府政策引导、学会搭建平台、社会资本助推的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创造性的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次很好的尝试。要紧跟健康中国的步伐,把握健康服务的新机遇,用升级的优质产品和服务,为人民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03 健康中国,企业责任


 
大健康作为国家战略,需要所有人参与,并非仅仅是医疗机构。作为一直致力于通过中草药类保健产品提升人们免疫和健康水平的企业,成立28年的无限极也在积极承担企业责任,助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在论坛上,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行政总裁、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黄健龙表示:“经历了这次疫情之后,我们更加意识到企业承担着推动中医药发展、弘扬中华优秀养生文化的健康责任。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发挥中草药免疫和预防的作用,提升人们的健康水平。二是加强科技创新,加强供给侧的改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去武装古老的中华养生文化。三是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文化自信。”


 
具体来看,中华养生理论认为,“救治于后,不若摄养于先”。强调预防和养生,与“健康中国2030年”提到的从治病为中心转到以人民健康为主,不谋而合。


 
无限极最近参与了一项健康经济白皮书的编撰和调研,通过研究发现,前期预防投入一元钱,后期治疗可以节约8.5元。可见,中华养生文化如果积极参与到预防工作,可以为建设健康中国,推动经济发展贡献更大价值。


 
黄健龙提出,“守正”守的是理念和智慧,创新要用现代的科学方法进行中医药的研究,比如功效评价与验证,有效成分的控制与提取,以及生产标准化等现代管理。无限极提出1+W到W,用“东方智慧”+“西方”方法,传播到全世界。无限极拥有200多人的研发团队,并且与国内外多个科研院所、高校进行合作。


 
一直以来,无限极倡导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运动有度、情志有衡的“四合理”生活方式。这是依托于中华数千年养生文化,同时根据现代人生活习惯进行的一种转换,更为简单、易懂、可行。


 
黄健龙指出,未来,无限极将深耕健康养生主赛道,弘扬中华养生文化,践行健康责任,助力健康中国。


 
要更好承担起健康企业的社会责任,需要转变经营思路,不断提升战略高度。


 
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温长路指出,大健康作为一项国民事业,企业理念应从研发、制造健康产品发展到传播健康理念的新阶段。这是企业责任的一种升华。


 
温长路提出,无限极集团和其他很多的健康企业在全国有独立的销售队伍,如果理念转变,销售的人员不再仅仅是一个销售员,而且是一个健康知识的二传手,是一个健康知识的传播者。


 
他看到,这些年,无限极集团在培养销售人员方面投入很大,特别是围绕健康指数发布进行培训和诠释,把健康理念普及到更大的人群中。“希望无限极集团在健康理念的推进上和提高健康产品质量,为老百姓提供放心的服务手段之外,也要把提高健康知识的普及、健康人才的培养作为企业的一个重大途径、决策。”


 
《“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提出将中医药与健康结合,探索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中医药的保障模式。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规范的中医养生保健,加快养生保健服务发展。


 
期待在健康养生的范畴下,无限极能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与科学方法,为顾客提供新的有价值的服务型类的产品,打造更有温度、更令人惊喜的健康服务新体验,从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GG)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