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长城宝马“联姻” 新合资潮下的以“资本”换“技术”

作者:朱耘 / 发布时间:2018-08-15/ 浏览次数:0
  “长城不是不想合资,实际上是轮不到我们合资,长城是中国汽车合资当中唯一真正意义上的民营性合资,是最有质量的一次合资。”2018年7月10日,长城与宝马签订了合资经营合同,7月11日,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就从德国飞回北京接受媒体采访,难掩激动之情。

  2018年7月10日,中国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与宝马(荷兰)控股公司(以下简称宝马)在两国政府官员的见证下,正式签署了合资经营合同,双方各持股50%建立新合资公司——光束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束汽车)。

  光束汽车注册资金17亿元,注册地为江苏省张家港市,投资总额达51亿元。公司董事会由6名成员组成,其中董事长由长城委派,副董事长由宝马委派,任期4年。合资公司规划了标准年产能16万辆的国际先进整车工厂。

  此次成立合资公司是国家放宽合资股比后第一个整车合资项目,突破了传统的合资模式,在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上全球领先。一度坚持“不合资”的长城,与宝马合资之后,让中国主流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告别单身”。

  从1983年5月北京汽车制造厂和美国汽车公司签订合资经营总合同,到1984年上海大众成立(现为上汽大众),成为中国第一家轿车合资企业,此后的30年间,中外双方企业合资不断,一汽-大众、长安福特、北京现代、东风日产……这些合资品牌产品占据了中国汽车销售的半壁江山。起初,中外双方合资的初衷,中方是“以市场换技术”。清华大学领导力秘书长顾常超教授认为,30多年的合资,中国汽车工业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掌握了一定的汽车制造技术,但是在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技术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些亦是新一轮合资潮中方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合资历程:信心+认同

  任何的合资合作,并非一帆风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赵国庆全程参与和负责这一项目,他向《商学院》记者透露了双方合作的一些细节。

  汽车界疯传长城与宝马合作的事情很久了。的确,2016年4月18日,长城与宝马就签署了合作的保密协议,开始洽谈。2018年2月,双方签署了合作意向书,直到7月10日,双方正式签署了合资经营合同。

  据悉,宝马在寻找新的合作伙伴过程中,有意向合资的企业不止长城一家,赵国庆用“信心”“认同”两个词说这是双方达成合作的关键所在。

  双方合资经营合同上显示,目前双方各持股50%,注册资金17亿元,董事会6名成员中,董事长由长城委派、副董事长由宝马委派,任期4年。赵国庆告诉记者,之前谈判过程中,长城希望是大股东,宝马是小股东,最终双方基于各自的资源、市场,经过多轮讨论确定为50:50。

  此外,长城汽车在对外公布的新闻稿中称:“这是宝马集团在全球范围内首个纯电动车合资项目,也是长城新能源汽车迈向国际化的桥头堡。”“聚焦新能源汽车领域,面向全球市场开发新一代纯电动汽车。”但是长城汽车(601633.SH)针对与宝马合资的上市公司公告中显示:经营范围包括研发和生产内燃机汽车。这似乎与单独做新能源汽车有很大的矛盾。

  赵国庆解释说:“目前我们合资合同当中确实是包括了研发和生产燃料汽车,主要是基于合资公司未来的市场范围,尤其是MINI的产品,除了电动车也有燃油车,以满足全球市场的需求,而在中国市场聚焦的是新能源车。这一合作是宝马内部对MINI全球战略的一部分。”

  正因为双方研发的产品不仅是面向中国市场,也面向全球市场,成为双方合资合作过程中的另一大挑战,产品需要适应不同的品牌和价格的差异化,又要满足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不同客户的要求,这是技术组的难题。

  长城愁积分,MINI愁销量?

  今年7月2日,工信部宣布乘用车“双积分”交易正式启动,并公布2017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核算情况。“双积分”政策是指《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该政策于2017年9月正式发布,并于今年4月1日起实施。而长城此前在“双积分”面前可以说是“压力山大”。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长城汽车油耗积分为-234522分,2017年为-159859分,成为累计油耗积分缺口最大的企业。按照政策规定,在2017年56家油耗积分不达标的企业,可以通过其自身产生的新能源汽车正积分抵消、关联企业间转让、购买新能源汽车正积分等方式抵偿归零。

  宝马在华另一家合资公司华晨宝马拥有之诺品牌以及i系列电动车,积分压力要明显比长城小。在双方合资消息发布之初,汽车圈就猜测,长城谋局的是新能源积分。

  的确,合资公司未来积分分配问题,正是长城和宝马合作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目前双方达成的共识是:今后新能源车企业积分是新能源企业收入的一部分,不管生产哪一个品牌的产品,对合资公司而言,积分是一种收入资源,产生的资源按双方股比进行分配。

  魏建军坦言:“现在世界上经典的车不多了,根本就没多少太经典的,MINI还算是比较经典的。”运动感、炫酷的外型是MINI的DNA,但《商学院》记者查阅了2018年1~5月,MINI的销量,表现并不算好。

  MINI目前在华销量每月徘徊在2000辆上下。2017年全年,MINI全球销售了37.2万辆,同比增长3.23%,但中国市场累计仅33105辆,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不足1/10。

  再看宝马品牌,2017年全球销量209.16万辆,中国市场销售56.14万辆,占全球销量的26.84%。两组数据对比发现,MINI在华市场占有率明显不足,但具备更好的成长空间。显然宝马期待MINI在中国有更好的市场表现。

  未来宝马和长城的合资公司生产电动版MINI,可以理解为MINI国产,这意味着销量需要提振。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与魏建军的观点一致,认为MINI是小车中的精品,但在中国一直没有打开市场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没有国产,在品牌推广,资源倾斜方面有一定的限制;另一方面该车在中国市场存在一定的水土不服问题,比如中国消费者更倾向于中大型车、豪华车等,毕竟买车考虑的不是一个人使用,也有全家人出行的需要。“国产之后,MINI销量表现会上个新台阶。”崔东树表示。

  长城和宝马合资的消息一出,因为合资公司名为光束汽车,外界理解为汽车的品牌叫光束,并臆想这辆车可能会“跑得很快”。事实上,双方只是定下来了公司名称,但最终的品牌是什么,现在双方都没有想好。

  双方合资公司名为光束汽车,这一名字也酝酿了很长时间,既不希望名称中体现宝马,也不希望体现长城,而是更加独立,且不会过时,积级、正能量,“光”可以理解为光明,也能够联想到新能源、清洁能源等。

  业界一直诟病,长城汽车尽管这几年取得了不错的业绩,但问题也非常明显,依靠SUV车型“单腿蹦”,产品以中大型车为销售主力,油耗较高,因此在“双积分”政策出台之后,较为被动。

  合资公司双方定位在了新能源汽车领域。汽车行业知名评论员张翔认为,这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政策的助推之下,发展得如火如荼。前几年是以A0级车、A级车为主,补贴退坡、技术成熟的今天,消费者对电动车的需求也从小型代步工具向B级车、C级车或中大型SUV方面转变。

  传统汽车企业做新能源汽车,很多都是在传统燃油车平台上将新能源车技术“装”上,变成纯电动版或插电混动版的,而长城汽车本身就有做中大型SUV的经验,魏建军否定了这一思路,认为特大的纯电车不会优先发展,而是聚焦于城市出行代步充电车。

  在技术路线上,则选择了国际通行的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其中小型车以电动车为主,更大一些的车用PHEV代替,使之没有续航焦虑。

  缺少国际化经验

  清华大学领导力秘书长顾常超教授认为,汽车企业中外双方合资合作几十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问题也很明显,现阶段有几个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国际化是非常重要的一题。

  最近两年,顾常超走访了很多一带一路国家,这些地方很多都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目标,也是中国企业向国际化迈进的重要一步,但是他指出,中国的自主品牌,特别是汽车品牌,在卖向一带一路国家时,仍然不被外人所接受,当地人仍然较为认可已有的全球化品牌,因此像长城与宝马的合资,顾常超认为,有助于长城汽车借助宝马的全球化经验,带动长城品牌走出去。

  魏建军说,自主品牌战海外,交了不少学费,长城汽车走向海外挑战在于当地市场的本土化运营和驾驭能力。比如如何打造品牌、建立有效的生产组织和网络、融入当地文化、面对各国各地区的法律法规等。以美国的产品责任险为例,如果在产品开发和营销过程中有不当,可能会遭到起诉,有时候是你进入到这一市场,就有“坑”,攒到一定量对企业打击很大。

  “作为一个汽车公司,这次合作对我们走出去带来的价值是巨大的,产品上首先是受益的,海外营销网络方面的管理上也是受益的,我希望自主品牌能够接受锻炼,把交学费的时间和成本缩短,我们也会更加努力向更高端的市场进军。”魏建军说。

  在商学院教授们看来,福特、丰田等汽车企业向世界输出的不仅是产品,更大的价值在于有管理经验值得全球其他行业企业学习,成为标杆,顾常超认为,中国企业无论是在本土还是走向国际,在管理能力、管理体系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同时具有全球化视野的营销、管理人才也是目前中国企业的短板。“这种差距,光靠间接学习,没那么快,要在实战中学习,通过双方的合资,借鉴吸引,再到管理模式、体系的输出更有效果。”

  宝马公司有着成熟、规范、系统的业务流程,融入了多年大量的知识沉淀和积累。合资过程中双方的流程如何对接,是合作之初的一个难点。最终的解决方案是——不照搬现有双方股东的流程,哪一方流程好就以哪一方为主,并进行适应性调整,以高效为原则。

  尽管双方合资合作谈判历时两年时间,这个过程并不短,但是整个洽谈过程中,研发工作同步进行。“每一周的工作至少要有几十个视频会议,每两周都会有面对面的会议,或者是在保定,或者是在慕尼黑,双方沟通讨论目前的技术方案。”赵国庆说。

  反思30年合资历程

  长城与宝马的合资,可以说结束了中国主流汽车企业最后一个“单身汉”的生活,全部跟外资汽车企业合资合作。近年来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迈向高端,但有人质疑认为:单凭中国自己的能力,还是不行,必须借力外资,这与汽车工业起步时期“以市场换技术”区别不大?

  “也不全是,这几年中国自主品牌向中高端走,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没有完全走上去,当然这不可能一蹴而就,现在路径是对的,只是再往上走会越来越难。“崔东树说,起步阶段,中国的汽车走的是“以市场换技术”的路径,而现在是“强强联合”的新合资时代,中国汽车在某些方面拥有了一定的技术储备和实力,外方也希望能够从中汲取经验。

  宝马方面特别认可中国互联网的普及,认为中国的车企在这方面走得比欧美公司更快,甚至比日本公司更快,因为中国消费者对这方面特别熟悉,作为一种新的体验,中国的产品不会落后于外资。

  但不难看出,中国走在前面的是应用层面、内饰层面,而在汽车底盘、平台技术,关键零部件开发方面,至今没有绝对技术优势。又如在电动车的三电技术开发、管理方面,中国也缺乏自身的技术优势。

  顾常超认为,现在中国在技术储备方面不是“一穷二白”了,现阶段的合资,有助于我们更快地掌握关键技术,反哺自主品牌。

  这种反哺,技术是一方面,顾常超认为,此前我们在向国外企业汲取经验的时候,比较忽略“工业设计”这一领域,自主品牌汽车更加注重功能性,但现在全球都在消费升级,用户更加注重体验、感受。工业设计是制造之外的另一个重要门类,也一直是中国制造的短板。各大合资汽车企业,中方都需要在工业设计方面重点补课,借着外方作为全球化的品牌,提升自身产品如何在功能价值之外更体现设计能力与价值。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提示,对合资双方中方而言,重要的是要“学会”。把市场交出去,技术没学到这条老路不能再重走了。

  中国的很多合资企业,截至目前,外方是整合公司利润奶牛的情况不胜枚举。

  华晨中国是宝马在华的另一家合资公司, 2017年财报显示,华晨中国集团实现收益53.05亿元,同比增长3.5%;净利润38.66亿元。其中合资企业制造及销售宝马汽车利润52.38亿元。如果没有宝马汽车的收益,华晨中国实际是亏损的。华晨宝马成了华晨中国的“生命线”。

  又如奥迪,自2016年11月起,在华谋局另一家合资公司上汽奥迪,却遭遇一汽-大众奥迪经销商们的集体反对,也有类似的问题,即奥迪是一汽系的重要利润奶牛。无论是一汽还是华晨,通过合资,对于自主品牌板块的整体提升表现平平。这里涉及到之前合资公司的很多历史问题,不好解决,汽车行业知名评论员钟师认为,新的合资公司没有这方面的包袱,必须互相借鉴学习。

  当然,新一轮的合资,也因为本土企业有资本优势,国外企业有技术优势,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合资。“这一轮合资潮,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外商在占资源,目前市场属于‘混战’阶段,电动车技术、市场、电池等领域,中外方进行重新的排列组合,现在不占地合资,或许就迟了,但成不成五年之后见端倪。”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如是说。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