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基因测序良莠不齐 行业陷入过度营销

作者:朱耘 / 发布时间:2018-08-15/ 浏览次数:0
  先有“圈地门”,再有无创DNA检测出错,2018年7月,华大基因(300676.SZ)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公开资料显示,苏州市与华大基因、苏南万科、苏高新签署了“生命健康小镇”,打造精准医疗产业工业区。6月底,南京昌健誉嘉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德明实名举报华大基因套取国家高额补贴和土地,用于开发苏州“生命健康小镇”等房地产项目。华大基因在回复《商学院》采访时称:“华大集团及其控股子公司主要参与苏州生命健康小镇整体规划、产业部分项目运营管理及提供相关科研支撑,并未参与小镇的产业载体建设或商业地块开发,也没有计划在小镇进行房地产投资。”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7月13日,有媒体报道,湖南长沙市望城区妇幼保健院诞生一名“13号染色体长臂缺失综合症”男婴,认为该男婴不幸降临与当时负责产检医院和提供无创DNA检测的华大基因有关。华大基因向《商学院》记者澄清事实称,这一案并非漏检,而是不在公司检测范围内,华大基因为本案例提供的检测服务时合格的,并无错误。

  借着华大基因由隐形企业变成资本市场的明星,一众消费级(DTC)基因测序产品也映入了公众的眼帘。

  2017年美国亚马逊“黑色星期五”畅销的TOP5排行榜中,排名第五的产品正是消费级基因检测,在中国,2018年6月,易观分析发布了《2018中国基因检测行业分析》,数据显示,2017年基因检测的市场规模为158亿元,预计到2022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59.5亿元,其中消费级基因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49.5亿元。

  尽管在基因应用领域,分为以华大基因、贝瑞和康、达安基因为代表的医疗临床领域基因测序和以23魔方、微基因、水母基因为代表的消费级基因检测,但因为用户的了解度不深,统统归类于“基因检测”服务,而华大基因的几则消息,让不少用户对基因检测持质疑态度。消费级基因测序业务,在过去一年屡屡获得资本的青睐,行业快速增长,但目前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不够健全,因此步履发展维艰。

  资本青睐

  近年来,消费级基因测序产品站上了“风口”,成了资本眼中的“香饽饽”。

  今年5月,23魔方宣布完成6200万元的B3轮融资,这一轮融资仅距上一轮融资间隔了2个月,B轮融资为2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了6轮融资。

  23魔方CEO周坤对《商学院》杂志说说:“目前美国的消费级基因检测市场增速非常快,中国在2017年做消费级基因检测的人数大概在30万人,按照美国的速度,在2020年,中国将会有5000万人做过消费级基因检测,2027年预计会到5亿人。

  无独有偶。今年年初,微基因(WeGene)宣布完成了B轮融资,具体融资额未公开,水母基因则于今年年初和2017年年初分别获得了一次千万元和一次百万元的融资。

  另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爱基因、久久基因、各色科技、基因猫等关注于消费级基因测序的公司,近一两年来也陆续完成了天使轮、A轮等轮次的融资。

  水母基因联合创始人姜晓峰对《商学院》杂志说,消费级基因近年来受资本青睐,首先是技术驱动,测序成本持续下降,已经从临床走到了消费层面。其次是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均GDP增长,大健康领域的支出增加,人们对健康需求增长。

  易观分析基因行业分析师屈晶认为,资本看好首先是此前市场空白,其次2016年我国启动《中国精准医疗》计划,而基因是精准医疗很重要的部分。此外易观分析的报告中还谈到,政策利好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不过屈晶分析认为,2018年之后,消费级基因领域拿到大笔融资的机会已经不多了,经过前几次浪潮,格局基本形成。

  缺乏成熟商业模式

  精准医疗计划大致分四个方面,即精准预防、精准诊断、精准用药和精准康复。临床级基因检测与消费级基因检测在侧重点上有很大的不同,消费级基因重点是在精准预防领域,而精准诊断和精准用药则是临床级基因检测的主要用途。

  尽管资本看好消费级的基因测序服务,但截至目前,无论是欧美成熟市场还是刚刚起步的国内市场,消费级基因将产生哪些成熟的商业模式,大家都在探索阶段。

  2013年,好莱坞巨星安吉丽娜·茱莉自曝为了防止乳腺癌她接受了双侧乳腺切除手术,这则消息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消费级的基因产品侧重于通过基在检测发现患有某种疾病的可能性,以提早引导用户通过正确、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疾病发病。但是记者随机采访了身边的一些朋友,目前对基因测序的了解甚少,一部分人特别是年纪偏大的人,他们认为:“没有检测的必要,我不知道我有得什么病的风险,高高兴兴活一天是一天挺好,知道了反而有心理负担。”

  还有一部分人则是希望了解自己身体是否有患有某些疾病的可能,但是就算知道了,则担心是否会有心理暗示,且不知道该如何正确面对这些问题。

  消费级基因公司的负责人也向《商学院》记者坦言,这类问题他们的客服人员几乎每天都会遇到。在周坤看来,安吉丽娜·茱莉切除乳腺这一事件被过度解读了,“消费级基因检测的本质是解答用户心中的疑问,解决用户对生命的认知。”

  姜晓峰也认可这一观点,并指出消费级基因测序的结果在于向用户提示风险,给予用户以参考。“基因改变不了,每个人都不是完人,我们希望的是给予用户正确的引导。”

  因此,水母基因正筹谋与体检机构合作,例如通过基因检测发现某用户在心脑血管疾病患病概率较高时,就有体检机构联动,在体检中重点排查类似疾病,真正把用户的健康“管”起来。

  另据记者了解,国外某保险机构在用户购买健康险时,要求做基因测序,以便帮助保险机构精算保费,但被客户指出涉嫌“基因歧视”,毕竟基因在现阶段根本无法改变。“当生命一旦被数据化,我们相信一定可以被运算;一旦被运算,在疾病预测、药物研发、疾病治疗、定制化消费品等领域都会极大提升效率,将会带来更多的变革,这意味着商业机会和社会价值。基因被数据化后,作用不是在保险定价,相反而是在保险控费。”周坤说。

  在国外,基因测序的商业模式目前也是五花八门,“这是一个全新的行业,没有太多国外经验可以借鉴,美国不过比我们领先3~5年,这是一个涉及医学、医传学、生物信息、IT、大数据、产品研发等多个领域的交叉学科,技术与商业模式在同步探索。”姜晓峰指出。

  屈晶则认为,目前消费级基因检测结果只能用于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自我,暂不具备临床诊断效用,而根据美国经验,未来有望开放诊断权限。

  开打价格战

  有资本进入的行业,最初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打价格战”几乎成了惯用的手段。如今天消费级基因测序产品上,价格战也悄然开打。

  2018年7月4日,记者在微基因的官方微信公众账号上注意到,其推送了一条《WeGene检测0元购,老用户3秒回血》的文章,每人能够生成一张二维码图片,发送到朋友圈,好友通过扫码购买立减100元,每推荐成功一名用户购买产品返现133元,每人限量3人。假如某用户确实邀请到了3位用户购买,即可获得399元的返现,而微基因的测序产品正是399元/人,相当于0元购买。

  最先挑起价格战的并非微基因,而是23魔方。时间倒退回2017年,目前国内的消费基因产品价格还在千元左右徘徊,2017年8月,23魔方将原本定价为999元的产品降价到499元,引起了轰动;6月底,23魔方则再次降价,从499元降至299元。周坤表示:“我们降价决定的初心非常简单,希望更多的朋友用更低的成本做基因检测。23魔方规模越来越大,成本已经降下来了没有之前那么高。我一直认为,如果消费级基因检测坚持卖几千块钱、几万块钱,行业是不可能这么快发展的。”在周坤看来,2017年下半年起消费级基因检测“小火”,降价起到了关键推动作用。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费级基因从业人士告诉记者,如果仅仅是测序,300元左右基本就是一个测序的成本价格,但是做企业,还要有研发投入、市场推广、办公成本、运营成本,把这个价格算进去,按目前的体量看,绝对是“赔本”的。当然这也是有“边际”成本的,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价格还有下降的空间。

  易观在其《2018中国基因检测行业分析》中指出,目前消费级基因测序公司中创业企业众多,普遍不具备自行检测能力,在DTC市场价格战开始后,公司生存压力加大。

  良莠不齐

  在多数人眼中,基因测序还是个高精尖的行业,然而几年的时间,消费级基因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屡获资本青睐,难道说这个行业的门槛也如共享单车、网约车、电商这么容易,有点医学背景就能干吗?

  屈晶用“良莠不齐”来形容当下的消费级基因测序公司。头部的消费级基因测序公司,初期引入投资主要是购买仪器设备、自建实验室做研发,这样的投入往往巨大,但回报周期较短。

  而也有一部分公司,则是没有自己的检测设备,购买第三方公司的检测服务,包装之后卖给消费者。这类公司获取融资主要是做大产品和市场,以营销见长。上述业内人士亦指出,目前消费级基因检测存在门槛较低,结果不具诊断和参考价值,市场前景不明的问题。

  尽管行业发展较快,但目前摆在所有消费级基因测序公司,甚至包括华大基因、贝瑞和康等临床级基因测序公司面前一个最大的问题是设备、试剂依靠进口。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基因测序技术与产业联盟理事兼秘书长任鲁风向记者坦言,在基因测序技术方面,国内与国外存在一定的差距。

  《商学院》记者了解到,基因测序产业上游是设备及试剂的供应商,以伊露米娜、赛默飞世尔等为代表,任鲁风透露,目前主流的仪器设备、试剂核心技术全在国外,这一状态至今没有扭转,国内一直也期待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但由于原始积累不足、知识产权垄断等因素,10年之内还不能指望靠知识产权过期实现。另外唾液收集盒中的试剂、检测试剂等也主要以进口为主。有一定实力的公司,也在通过收购等方式获得设备。

  研发需要大笔投入,水母基因目前自建了实验室,芯片方面则偏向于自主开发,水母基因期待通过联合开发等方式与上游供应商尽量突破买设备、买试剂这些的关系。

  周坤则认为,消费级基因检测是未来的应用,23魔方专注在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上。其坦言,23魔方的确是购买第三方设备,包括国产设备和进口设备。“我们购买目的都是为了帮我们完成数据化生命这个事情。我们也并不受上游供应商的制约,今天不论是测序仪还是芯片,都会有多种选择,23魔方研发的重点在不断改善工艺、降低成本,扩大数据规模,优化算法去做数据挖掘,核心是未来运算生命、数据化生命。”

  23魔方给《商学院》记者的数据是目前已拥有近20万的用户,水母基因和微基因的用户都超过了十几万,其他消费级基因公司也有过万的用户数。如果在新媒体运营上,一篇“10W+”的文章,影响力恐怕足够大,但是在基因测序领域,就算把目前所有消费级基因测序公司的用户全部加在一起,比起中国十几亿的庞大人口,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基因测序基础数据越庞大,准确度就越高,但现在明显是样本量不足,以至于有些机构不得不以国外的数据库进行比对研究。姜晓峰将其比喻为把湖北考生的成绩拿到河北来排名,不具可比性。

  针对有用户认为,基因检测结果类似“算命”的问题,任鲁风认为娱乐的因素太多。“在这个行业早期确实有夸大营销甚至传销的情况存在,但是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个行业,我们看到大量的过度营销产品已经在持续减少,在现在已经看到的比较少了,随着行业的发展,这些过度营销没有价值的产品就将逐渐消亡。”周坤说。

  由于基因测序行业非常新,我国目前尚未有官方指导意见、“天赋检测”、健康风险提示等,监管尚处在空白,而屈晶也看到了行业内有“过度营销”的问题,特别是针对儿童的一些天赋检测等,实在有些过份。

  随着测序数据不断增多,数据安全、数据不被滥用、用户隐私等问题也都亟待解决,此外法律、道德等方面的约束目前也存在较多的空白。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