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甦·醒:中国车市“8月抗战”

作者:牛小欧 朱耘 / 发布时间:2020-10-15/ 浏览次数:0
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并未见顶,目前正处于行业调整期,它正在苏醒。

 

2017年,中国汽车销量达到2888万辆,就在业内期盼次年突破3000万辆时,却连续两年遭遇车市负增长。 加之今年疫情“黑天鹅”的影响,中国汽车消费市场陷入较为艰难的时期,用“严寒”形容并不为过。可是正如珀西·比希·雪莱经典诗句描述的那样:“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随着疫情的影响逐渐消弭,宏观经济逐渐回暖,中国汽车消费市场也开始苏醒。

 

中汽协发布的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今年8月中国汽车产销形势总体稳定,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1.9万辆和21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3%和11.6%。产销已连续5个月呈现增长,其中销量连续4个月增速保持在10%以上。1-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43.2万辆和1455.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9.6%和9.7%,降幅较1-7月分别继续收窄2.2个百分点和3个百分点。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工业品处副处长程晓东在接受《商学院》记者采访时坦言:“上半年国内汽车市场主要受疫情防控升级影响,企业停工、门店闭市,造成市场产销阶段性大幅下滑,整体偏弱运行。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明显好转,生产、经营的全面恢复,下半年在一系列鼓励汽车生产、流通的产业政策拉动下,全年汽车需求有望呈恢复性增长态势,汽车产销已由负转正,复苏迹象明显。”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也在接受《商学院》记者采访时,对于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呈现乐观态度:“今年的汽车消费市场超过整体预期,可以说今年下半年车市将平稳发展,全年同比汽车消费降幅将逐渐收窄,我们预计今年中国车市将达到2500万辆左右的规模。即将到来的2020年第十六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以下简称北京国际车展),也将带来新品投放热潮和车市关注度提升,因此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并未见顶,目前正处于行业调整期,并逐渐进入一轮高增长周期。中国车市正在苏醒。”

 

得益于自主品牌高端化步伐的推进,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提升明显。中汽协数据显示,8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完成65.5万辆,环比增长12%,同比增长6.3%,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7.3%,而面对新一轮汽车行业的运营周期,自主品牌想要力争更多的市场份额,除了在新车造型设计上下功夫,更重要的是还要努力提升产品质量和性价比,在打造高端化的同时提升品牌影响力。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认为:“因为2~3月份被抑制的消费力,在4~6月份逐步得到了释放,这对合资品牌市场占有率的提高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而到7月份,被抑制的购买力基本被释放完,市场开始恢复到正常态势。”对于合资品牌来说,更加敬畏中国市场,并且持续深耕国产化布局才是复苏的关键。

 

豪华车由于消费升级的高端换购需求,和豪华车车型促销折扣价格下探带来的价格优势,迅速引领细分市场回暖。接下来豪华车品牌车企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不能一味地沉迷于“以价换量”,在持续深耕国产化布局的同时还需要在产品亮点上多下功夫,并保证品牌服务口碑的一贯水准。

 

自今年7月开始,新能源汽车市场也逐渐苏醒。中汽协数据显示,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0.9万辆,同比增长25.8%。崔东树向《商学院》记者表示:“现在中国新能源车的自主品牌逐步恢复活力,增长动力可持续性强,明年合资品牌也将加速推出新能源车,因此明年的世界新能源车市场仍会是中国领先。”新能源汽车对于中国汽车产业来说,近几年已成为最重要的阵地。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已经连续五年居世界第一位,甚至被业内视为能实现中国汽车工业“弯道超车”的关键环节。在此时把握好时机进行大刀阔斧地新能源变革对于车企来说也是复苏的关键。

 

另一方面,中国汽车产业在智能网联这一关键领域具有关键性的领导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世界汽车组织(OICA)主席付炳锋认为:“技术革命给中国车企带来了新的战略机遇。和传统汽车相比,电动智能汽车换了心脏、血液、神经系统,不但带来了新的消费体验,更掀起了能源革命,更有新的商业生态。中国不但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更逐渐成为电动化、人工智能的技术策源地。欧美很多汽车巨头都把未来智能化、电动化的研发总部放在了中国,和中国的科技公司合作。我相信,由于市场和基础设施优势,中国汽车工业一定会引领下一个智能时代汽车行业的发展。”

 

今年是特殊且难忘的一年。对于中国车市来说,也处在动荡之中求生存的关键时刻,挺过去才能活过来。程晓东向《商学院》记者表示:“中国汽车消费市场从之前政策推动的快速增长向平稳增长过渡,由注重数量向提升质量转型升级,必然经历阵痛期。因此对国内车市应该更理性的看待。虽然今年的中国汽车消费市场深处严冬面临挑战,从自身看来好象比之前弱了,但从全球看,这是整个市场的共性,而且中国还是相对更出色更具活力,不能唯短期增减而论。对于企业来说,在挑战中积极寻找机遇也可以经营得更加稳健。如今的中国车市机遇与挑战并存,并且未来仍然可期!”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