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天价数字藏品,打开元宇宙的“艺术魔盒”

原创 作者:沈思涵 石丹 / 发布时间:2022-08-02/ 浏览次数:0

 
从2021年Roblox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成为“元宇宙第一股”,到Facebook改名Meta并宣布转型打造“元宇宙公司”,再到2022年6月映客集团正式更名“映宇宙”,毫无疑问,元宇宙已经成为时下最受资本看好的热门概念。
 
虽然元宇宙这一概念在科技圈尤其是资本圈备受推崇,但从美学圈层和角度来探讨元宇宙发展的却并不多见。如何从美学角度切入,发现元宇宙未来发展的全新趋势,是美学创作者和数字艺术行业人士关注的焦点话题。
 
2022年6月27日,中经传媒智库联合中译出版社、LKK洛可可创新设计集团共同举办了“元宇宙力与美学新世界”的话题演讲,探索元宇宙世界的无限想象。


 
元宇宙力是什么?


 
提起“元宇宙”,这其实并非是新生事物。早在1992年,美国作家尼尔·斯蒂芬森在其创作的科幻小说《雪崩》当中,就曾提到“元宇宙”这一概念。
 
按照小说里的描述,元宇宙是指一个与现实生活平行的世界,现实中的人类在各种数字化技术的加持下,在元宇宙里拥有一个网络分身,并且可以自己定义分身的形象。但这本小说毕竟是上个世纪的产物,对于今天元宇宙在美学世界的发展和探索,无法给出具体的诠释。不过,新出版的《元宇宙力:构建美学新世界》(以下简称《元宇宙力》)一书则试图诠释元宇宙在文化、艺术、设计、美学等领域开拓性的探索。
 
“元宇宙是感知力、认知力、创造力、想象力的高度融合。同时,元宇宙力是一种美学。”中译出版社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社长)、总编辑乔卫兵表示,元宇宙力的“四力”就是四种美,自然之美是一种感知力,人文之美是一种认知力,商业和哲学之美是一种创造力,而宗教和元宇宙之美是一种想象力。
 
作为洛可可设计集团董事长,贾伟也谈到了自身对于元宇宙的四个观点。“第一,元宇宙将会让我们的感知力系统升级;第二,让认知力系统重构。进入美学元宇宙,需要我们重构美学的知识标准;第三,元宇宙将会让创造力系统涌现。每个人将赋能创造力,人人将是艺术家、设计师、创造者;第四,元宇宙将使人类的想象力系统爆发。”


 
元宇宙的加密艺术实践


 
当前元宇宙概念方兴未艾,虽然很多场景尚未实现,但是通过近期火热一时的数字艺术品,人们就能够感受到元宇宙的火热景象。
 
2021年初,著名艺术家Beeple以拼贴的方式,将自己此前创作的数千幅画作组成了一幅数字艺术作品《每一天:最初的5000天》,这件作品最终以6934万美元的价格拍出,而这也是佳士得拍卖行首件以NFT形式拍卖的艺术品。
 
另一位闯入加密艺术世界的艺术家Pak,是第一位NFT作品总销售额突破百万美元的加密艺术家,如今他的作品总销售额已达到 3.55 亿美元。
 
可以看到,以上的这些艺术品均价值不菲,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一张可以被截图或者复制的电子图片,当它被放到平台上,生成一条NFT链上的记录,便可以拍卖到上百万元的天价。可以说,NFT技术就是构成加密艺术和元宇宙的底层基础设施,它保证了加密艺术的确权和线上交易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需要指出的是,加密艺术品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品,而是通过NFT方式,将传统的艺术品或数字艺术品铸造在区块链上,实现艺术品的加密、持有和流通。当前,加密艺术这个概念尚没有一个准确、全面且清晰的定义。但有一个基本的共识是,加密艺术是与区块链技术相关的一类艺术。
 
由于加密艺术与区块链技术密不可分,因此加密艺术品与传统艺术品相比,一大优势就在于,加密艺术品能够确认艺术品的独一无二性,并能对其创作者及历任所有者做出明确的辨识。而且,由于其具有所有权唯一、表现形式独特、数字稀缺性的特点,加密艺术品通常被赋予额外价值,也被认为是一种数字资产。
 
但是,加密艺术的出现并非是为了取代传统艺术。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加密艺术会与传统艺术共存共荣。他们相互呼应并影响彼此的思维、方法和输出,在艺术形态上互为补充,但加密艺术将持续对传统艺术产生影响。
 
独立策展人、当代艺术批评家顾振清认为:“数字艺术藏品已经成为一个流行现象,甚至仍然带有所有人类艺术的基因,这些基因就是欧几里得的公理体系(早期数学中最有影响的公理系统),也就是说那些公式、几何图形构成了数字艺术藏品走向人类新的认知层面的一种可能。”
 
如今,艺术品收藏已不再是少数人的兴趣爱好,特别是在NFT以及加密艺术品的风潮开始之后,大家可以不再通过苏富比、佳士得这样的老牌拍卖行去获取艺术品,越来越多的线上平台开始为大众服务,让艺术品爱好者能够更加容易收藏艺术品。


 
元宇宙重构创意产业


 
目前各个国家的艺术馆都在争抢元宇宙场景的搭建,因为每次科技上发生进步和突破,创意产业都会迎来一次繁荣的契机,而创意产业的兴旺又能促进科学技术的商业化落地。
 
很多艺术家现在的作品只能放在艺术馆展示,但想象一下,未来步入“元宇宙时代”,创意产业生产的作品和场景可以卖无数遍,到那时,艺术家作品的商业化价值会被大大拓展,这就是元宇宙重构创意产业的体现,它能够使作品的应用场景无限化。
 
元宇宙与碳中和研究院执行副院长邢杰指出,元宇宙对创意产业的重构离不开“三个世界”和“三条主线”。“第一个是虚拟世界,其中又包含休闲娱乐的和工作层面的虚拟世界,做创意、设计、产品规划;第二个是数字孪生的世界,也就是把真实的世界搬进去;第三个是虚实融合的高能版现实世界。”
 
“第一条主线是交互发展主线,人类六感的数字化,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人类六感的实时互联;第二条主线叫引擎和内容生成平台,从PGC(专业生产内容)到UGC(用户原创内容)再到AIGC(利用AI技术自动生成内容的生产方式),最近四年发展速度非常猛;第三条线是区块链方面,这条线正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国外正如火如荼地进行。”邢杰表示。
 
邢杰认为,元宇宙重构创意产业之后,从创意到产品落地的周期和成本将会大幅压低。过去,产品从原型设计、方案设计、小样到批量化生产需要经历漫长过程,但当元宇宙开启创作者经济时代后,创作者就不需要那么多的时间成本,创意可以高效地变成数字产品,进而变成仿真准产品,仿真准产品又高效地实现云生产、云物流。


 
认识元宇宙需要大视野


 
元宇宙与真实世界的关系,远不止数字孪生,而是两个并驾齐驱又紧密关联的平行世界。但或许是畅想空间过于广大、技术支撑又有所欠缺的缘故,“元宇宙”目前更接近于一种理想化的设想,而非可实际落地的模式。
 
既然如此,目前外界应该如何给元宇宙定位?元宇宙给当下带来了什么?对于这些问题,元宇宙三十人论坛学术与技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秘书长赵国栋认为,认识元宇宙首先需要有大视野。
 
什么是大视野?纵观如今的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无论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还是乌克兰局势的爆发,都深刻地影响着全球经济。可以说,这是一个全球正在经历变革的时代,也是一个各方领域正在融合的时代。
 
“如果说用一个词来形容元宇宙带给了我们什么,那就是融合,融合体现在多个方面。第一,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融合;第二,社会生活和数字生活的融合;第三,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的融合;第四,科学研究和数字技术的融合;第五,文化艺术和数字资产的融合。”赵国栋表示。
 
以上这些领域的融合,带给人们美好的生活愿景,但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个融合的过程当中并非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甚至还会造成很多地域的冲突和矛盾。
 
“这个融合是世界性的融合,是跨区域的、跨民族的、跨文明的。冲撞是难免的,怎么样才能行稳致远走过这个过程,真正进入一个大融合的状态,当到了元宇宙给我们带来美好愿景的时候,的确需要考虑很多的因素。”赵国栋认为。


 
元宇宙力与数字文明时代


 
近几年,人类向数字文明的过渡大幅增进,特别是远程医疗、在线教育、共享平台、协同办公、网络直播,以NFT为代表的数字资产等数字化新事物、新业态、新模式,一波又一波地冲击并推动着各个领域迈向数字文明时代。
 
元宇宙的终极目标,就是要打造成和真实世界一样的世界,虽然它是虚拟的,但里面所有的东西都要求是真实的,更接近于真实世界,元宇宙提供与现实世界一样,甚至是超过现实世界的概念体验。
 
“在过去,想象力只存在于人们的脑子里,并不能够真正进入他们的生活方式。而今天我们有可能把每个人脑中的想象力构建出无数个分布式的宇宙,无数个分布式的数字元宇宙,然后邀请我们的朋友来一起构建这个元宇宙的元生世界。我们可能会发现虚拟比现实更现实,现实比虚拟更虚拟。”贾伟说道。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在元宇宙的大势之下,其变革可能会渗透到各个行业,而人们的日常活动也会随着元宇宙的出现而改变。但是在元宇宙的助推之下,数字文明是否会出现不同的隐患或者危险?数字文明将如何发展?
 
大三生集团董事长、元宇宙三十人论坛发起人徐远重表示,“我最期待的就是‘元宇宙时代’真的能够实现每个人都是有创造力的人,每个人都能各尽其才,各取所需,打造一个美好的人类社会。但有一个担忧是,就像电影《黑客帝国》三部曲里,在那个社会,会不会背后还有一台更强大的电脑在控制这一切,也是要规避的。”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特约研究员李骏翼认为,只有发展教育,人人才能成为我们想象中的有创造性的人才,这个世界才能真正进入元宇宙世界,否则还会是“内卷”阶段。
 
但是,正如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对于现实世界与元宇宙,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思考。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社会美育研究所学术主持高登科认为,“当我们在描述数字文明和物质世界时,这其实是两个对立的世界,或者还没有完全统一、融合的世界。但元宇宙可能不仅仅是数字文明,未来元宇宙和物理世界之间的关联可能会越来越多。”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