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李纪珍:数字化时代,企业如何用创新实现价值?

原创 作者:赵建琳 朱耘 / 发布时间:2021-10-06/ 浏览次数:0

 
“如果用几个词来概括您所期待的数字时代下的商业价值观,您会用哪几个词?”
 
“价值和成长。”
 
2021年9月15日,“ 2021年第五届《商学院》商业领袖高峰论坛暨第五届寻找中国最具价值企业颁奖典礼”正式开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李纪珍在接受《商学院》记者采访时,用“价值和成长”概括了他所期待的数字时代下的商业价值观。
 
“第一个概念是价值。在数字化时代,我们的企业、组织需要找到自己的客户,为客户创造价值,甚至引领客户需求;第二个概念是成长。未来,我们成长的步伐要比今天更快,无论个人还是企业都要去寻找成长的范式、路径,最后形成共生共赢的生态。”李纪珍说。
 
这种共生共赢有个大背景便是今天我们所处的数字时代。在数字时代,每个人、每个组织、每个企业都不是孤立的个体,大家相互连通合作,推动了今天平台经济和组织生态化的发展。而这个过程会产生大量数据,如何确保数据安全将成为数字时代的重要议题。
 
在本届论坛上,李纪珍做了题为《数字化时代的企业创新》的主题演讲。他指出,通过数字化和创新行为给企业、用户、社区、生态创造价值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而数字化过程中要把握好数据要素应用原则,并且围绕数据安全保护等话题,还会产生更多创新。


 
数据要素走向市场化发展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今天的中国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平台经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实体产业也从工业思维走向互联网思维,过去所谓隔行如隔山的产业屏障被逐渐打破,不同产业正走向连结,大量数据从中产生。
 
这些来自个人衣食住行、医疗、社交等行为活动和来自平台公司、政府、商业机构提供服务后统计、收集的大数据,最终形成一个经济学概念——数据要素。李纪珍由此提出,2020年是数据要素的元年,2021年则是通过市场化方式促进数据要素发展的元年。
 
李纪珍认为,数据要素的发展需要重点考虑“三条红线”理论——隐私红线、安全底线、产业基线。隐私红线指的是数据开发利用与流通交易都要保护数据主体的隐私;安全底线是站在国家层面,守住事关国家利益的数据主权和数据安全;产业基线是站在产业发展角度,企业共同制定产业链数据流,从而产生价值的行业规范与标准。
 
目前,个人数据的隐私保护和国家数据的安全问题已经引起注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已于2021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为规范数据处理活动、保障数据安全、保护个人、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而制定的法律。
 
同时于9月1日起施行的还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其中提出国家对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务、能源、交通、水利、金融、公共服务、电子政务、国防科技工业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领域实行重点保护,保护其不受攻击侵入和破坏,不造成数据泄露。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也将于今年11月1日起施行。值得注意的是,数据要素的安全发展要依托行业,比如汽车数据的安全问题在今年就被广为关注和讨论,特别是智能汽车的数据安全保护问题。
 
“企业既要遵守个人和主体数据隐私保护的相关规定,也希望发展数据要素,将数据要素和其他要素进行紧密结合。”李纪珍指出。在此基础上,他分析了由国家、企业、个人构成的数据要素“三角论”,即在实践过程中,数据要素的发展要综合考量满足国家对保护数据主权和安全的需求、企业对数据自由流动的需求和个人对保护数据隐私的需求。 
 
在技术、商业模式、生态和政策发展现状下,暂时还很难找到满足三个层面需求的最优解。李纪珍认为,目前,数据确权、数据交易等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难以解决的问题,要达成国家—企业—个人的数据要素三角平衡,还任重而道远。


 
数据要素发展催生创新


 
如何促进数据要素的发展?如何进一步推动数字化时代下的企业创新?在探寻如何促进数据要素三角平衡发展的道路上,已经有一些具备发展可能性的解决方案涌现了出来。
 
其一是技术创新,比如数据信托。这一概念是五年前由耶鲁大学教授杰克·巴金(Jack M. Balkin)首次提出的。这是一种提供独立数据管理的法律结构,它有五个内涵,是可复用的条款和机制框架,是共同的组织,是一种法律结构,是数据的存储,是对数据访问的一种公众监督。
 
李纪珍发现,像数据信托这样的新概念在2021年备受业界重视。数字化时代有非常多的技术创新,特别是具有颠覆性和突破性的技术创新,而像数据信托、隐私计算这样的创新就是典型的突破性技术。 
 
其二是商业模式创新,比如国资云的提出。国资云指的是由各地国资委牵头投资、设立、运营,搭建以汇聚国有企业数据为核心的数据治理体系和云平台,推动国资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不久前,网传天津市国资委发出的一份文件中,要求各国资企业已经部署在第三方公有云平台的信息系统逐步迁移至国资云,这一消息引发行业关注。
 
李纪珍也关注到国资云这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从发展现状看,国资云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暂时还无法像一些成熟的第三方云平台那样能满足客户或消费者的实时需求,所以对国企来说,将信息系统从第三方云平台迁移至国资云还需要一个过程。但从长远发展看,如果有国资背景的企业去提供云服务,更有助于云服务市场去充分竞争,以实现更好的发展。”
 
其三是生态创新,比如教育领域的生态创新。从2019年开始,清华x-lab就在国内首创SDG(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开放创新马拉松活动。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是,该活动以赛课结合的方式进行,除了听课,参与学生在教学期间都要提出问题,从问题出发形成一个又一个团队,每个团队再提出问题,最终在24小时或48小时内经过导师指导和资源赋能找到解决方案。
 
李纪珍希望通过类似的生态创新改变过去的教育理念,构建一个数字化时代下培养学生创意、创新、创业教育精神的新方法。他发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内海外高校也都在用类似模式来做教育创新。这种生态创新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主动精神,帮助其成长,特别是发挥他们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认为,新时代的大学,应追求价值创造和影响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培养企业家所需要的人才。”李纪珍说。这种教育领域的生态创新可以举一反三到任何一个专业领域,放在经济领域,便是通过创新实现共生共赢,最终成就价值企业。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