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王文:“碳中和”下的中国创新与机遇

原创 作者:闫佳佳 石丹 / 发布时间:2021-10-06/ 浏览次数:0

 
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2021年5月26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已于2021年7月16日开市。
 
“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一方面彰显了中国的大国担当,也为中国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新赛道、新空间。

在这场探寻创新和发展的机遇过程当中,企业究竟应该如何抓住机会?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在“2021年第五届《商学院》商业领袖高峰论坛暨第五届寻找中国最具价值企业颁奖典礼”上,对“碳中和”逻辑下的中国创新与机遇进行分享。


 
“碳中和”下的国际竞争


 
王文提到,2021年北京的雨水量是1951年以来最多的一年,究其原因,全球变暖、海水蒸发,带来了一场悄然而至的危机。1880年到2020年气温一直在提升,过去十年左右全球的气温比工业化革命前提高了将近一度。正是因为气候变化、气温提升,自然科学界过去二十年形成了一个重大共识,温室气体的排放是气候变化的最大原因,所以以二氧化碳为中心的温室气体的减排已成为全世界的行动。
 
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巴黎协定》。该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巴黎协定》的主要目标是将21世纪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前工业化时期水平之上1.5摄氏度以内。
 
中国是承诺“碳中和”最早的大国之一,“碳中和”中国已经行动起来。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达成的2021年八大工作目标之一,也是央行十大目标之一。
 
2020年,欧盟、日本、韩国等主要经济体均相继宣布在2050年前后实现“碳中和”,目前已有130多个国家宣布了“碳中和”目标。王文表示:“21世纪第三个十年,‘全球绿色低碳经济之战’已正式打响。中国需分析研判全球气候治理新局面以及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其中的意图与动向,开展‘碳中和’气候治理布局,掌握全球低碳竞争主动权。”
 
他讲到,低碳经济、“碳中和”的大国博弈背后是各种标准和资金流量的竞争,如同战争般的绿色低碳经济之战不仅对世界、对中国,甚至对每个企业个体和社会组织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未富先老中要未富先减碳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的世界“碳中和”的基本局势图表明,全球各国家碳排放量最多的是中国,除了欧盟、美国等西方国家外,比世界上160个国家碳排放的总和还要多,中国目前的发展遇到不得不转型的压力和危机。更重要的是人均碳排放相对较低,人均收入也比欧盟和美国低很多,这是中国遇到的非常重要的挑战,就是“碳中和”时代中国的新挑战在未富先老中要“未富先减碳”。
 
环境经济学“库兹涅茨曲线”阐述了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性,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才会出现“碳达峰”。

截至2020年年末,中国人均GDP刚刚突破1万美元,到2030年实现“碳达峰”目标时中国的人均GDP可能刚达2万美元。距离发达家“碳达峰”时的人均GDP还有较大的差距。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解决这一问题呢?
 
对此王文表示,按照整体环境经济学的原理来说,目前中国减碳压力非常大,至少面临了三方面的压力。
 
第一个是来自国际上对中国排放的呼吁。
 
第二个是中国要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做到绿色低碳发展。
 
第三个是来自人民对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追求。
 
在此过程中,中国应主动作为。过去的大半年时间,中国也带来了可喜的“消息”,就是从顶层设计到部委的政策指导,到社会的组织形态,到企业的主动自发,都出现了绿色低碳的“行动潮”。
 
中国“碳中和”路线图逐渐展现。2015年,中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的文件描述了中国2030年的行动目标;2020年9月,中国提出将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承诺。2021年已正式将“碳中和”理念纳入生态文明建设顶层布局。
 
除顶层布局外各个产业也在行动。排碳占比45%左右的电力行业、占比25%左右的工业和制造业、占比15%左右的建筑业、占比10%的交通运输业、以及占比4%的农业都制定了市场减排路径与预期。
 
王文也提出了实现“碳中和”的四大举措和途径——“减、增、保、封”。“减”为低碳转型: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高效节能;“增”为生态碳汇:植树造林、退耕还草;“保”为生态保护:提高森林覆盖率、湿地修复;“封”为工程封存:碳捕集、碳利用、碳封存。


 
“碳中和”:一次绿色革命


 
“‘碳中和’是一次全面经济转型,更是中华复兴的一次观念、思想与生活方式的革命。若中国把握住第四次‘碳中和’绿色革命,将使中国这个后发、新兴的发展中国家获得与发达国家同台竞争的优势。”王文提出其对“碳中和”意义的理解。
 
他将“碳中和”下中国创新分为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创新意义有三点:一是社会创新,“碳中和”将使中国以绿色为核心和导向,重构社会经济复合系统;二是发展创新,国家与地方都将借助“碳中和”机遇提升综合发展实力;三是金融创新,推动绿色金融成熟稳定发展将完善金融体系。
 
从微观层面分析,一是市场创新,碳市场发展模式为企业低碳转型带来金融机遇;二是民生创新,低碳经济将为人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三是风控创新,气候环境因素将成为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对象。


 
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走好“碳中和”之路,第一,要把“碳中和”视野拓宽到国际角度,中国在提高本国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更应从全人类利益的国际角度考虑“碳中和”的历史意义。
 
第二,探索每一个市场主体可持续地符合“碳中和”目标的绿色金融服务模式。
 
第三,在推动能源与工业低碳进程的基础上,重视其他领域减排;在推动能源工业低碳进程中需要各方面的企业减排共振。随着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比不断提升,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行业在碳排放领域的影响将会逐渐突出,有超越传统工业的趋势并成为重点排放行业。
 
第四,在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中引入绿色低碳相关指标。考虑将绿色产业发展增加值、绿色金融业务占比、碳排放强度等作为综合评价的参考指标。
 
“目前很多高排放、粗放式发展的能源企业面临着很大压力,可能瞬间断贷了,面临着危急存亡的底线境遇。”王文谈到“碳中和”的挑战时表示。
 
在“碳中和”促进风、电新能源发展的同时,还要注意到其他产业的“生死存亡”,而且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势必会伴随着旧技术、旧产业的没落,那么又该如何推进旧产业的转型呢?
 
王文谈到,许多旧产业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进程中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甚至瞬间就消失、被边缘化了。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国家提出要防止运动式减碳的政策警惕,要有循序渐进的进程,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为实现减碳目标而不顾社会的效益;另一方面,需要企业主动拥抱,企业必须要有危机感和风险意识,要对“双碳”目标有敬畏之心。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