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中欧胡绪雷:出行大生态依旧大有可为

原创 作者:刘青青 / 发布时间:2024-07-02/ 浏览次数:0
 
汽车界的“阿波罗登月计划”正在袭来。近期,杭州、上海、深圳等城市竞相开放无人驾驶测试道路,无人驾驶网约车成为焦点。在这背后,是无数个网约车从业者、“汽车人”的身影,让中国网约车行业迅速崛起,易到用车初创团队前市场高级总监、首汽约车前副总裁胡绪雷就是其中的一个。
 
胡绪雷为网约车行业的“鼻祖”和“先驱”创造了许多的“行业首个”项目,完整经历了网约车行业的起步发展、激烈角逐和成熟稳定等阶段。
 
胡绪雷认为,网约车行业走向成熟和稳定,并向合规化、智能化、场景化的大趋势发展。
 
网约车业务的机遇,在于网约车的服务链是个巨大的生态体系,而不是简单的位移服务,它所涉及到的加油充电、保养维修、汽车金融、二手车买卖等细分领域/场景深耕是一样有机会做起来的,并且现在已经是“百家争鸣”的状态。
 
对需求侧用户来说,智能化和场景化的市场机会是可预见的,目前,汽车行业的智能化发展也在助力网约车行业的快速迭代,甚至有无人车已经上路运营。总之,网约车行业依然在奔跑的路上。
 
致敬“开拓者”
 
2010年,易到用车上线,此后胡绪雷正式踏入中国网约车行业。
 
易到用车是中国网约车的“鼻祖”,也是全球最早的网约车平台之一。胡绪雷回忆称,当时国内的网约车市场非常初级,大家可以说是抱着理想和幻想在创业。
 
彼时,无论是移动支付还是智能手机,都是新生甚至是未知的事物,大家把这些未知的事物当作能够撬动未来网约车行业的工具,是十分理想化的状态。但是理想和幻想有时候确实能够打动人心。
 
易到用车创始人周航对网约车的未来极有信心,胡绪雷等一干人被“航叔”的行业市场规划和展望所吸引,从无到有地搭建起了中国第一个网约车平台,成为行业的“开拓者”。
 
2010年5月,易到用车在北京成立;同年10月,易到用车司机专属手机智能终端及APP测试上线。2011年,易到用车网获得的专利及著作权总数高达几十项;同年5月,易到用车微博约车功能正式上线。2012年底,易到用车荣膺“APP Store 2012最佳创新应用”殊荣……
 
这家创业公司飞速成长起来,初创团队每个人都身兼多职。胡绪雷也亲身经历了从0到1、从1到10、从10到100,从品牌到营销,从“花钱”到“挣钱”的发展过程。
 
最开始,易到用车的市场部是“花钱的”,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所以“一分钱要掰成两半花”,公司也没有任何营销和推广费用,完全是“抠钱”出来做营销宣传。
 
到B轮融资之后,胡绪雷意识到,市场部的职能不能“只花钱,不挣钱”,要思考如何通过市场品牌助力公司真正地做营销。他开始摸索各种商业化的业务渠道,制定营销战略及实施策略,到2014年,易到用车通过一系列营销活动所带来的收入占比有了明显提升。
 
“那时候你会发现,伴随着创业公司的发展,经过职业发展方向的主动调整,个人的成长路径也会越来越宽。”胡绪雷表示。
 
时至今日,对于网约车行业的“开拓者”,胡绪雷还是有着深厚感情,他时常提及易到用车是网约车里“最棒的一个产品”。
 
易到用车首创了“双选机制”,赋予司机和乘客在订单上的“双向选择”权利,乘客和车主均可按需选择用车或接单。“这是一个极具前瞻性的网约车双向选择产品,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公司可以达到这个状态。”胡绪雷表示,“或许它不是最有效率的,但却是最符合人性的。”
 
网约车风云
 
曾经轰轰烈烈的“网约车大战”是互联网行业难忘的“血战”。
 
2010年易到用车上线,成为网约车行业的“开拓者”。2012年,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先后推出,随后各种打车软件相继出现。2014年2月,Uber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同年4月,嘀嗒拼车成立……中国“网约车大战”揭开序幕。
 
随着各大网约车平台的纷纷上线,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在2013年,摇摇招车、打车助手、打车小秘、微打车、易达打车、大黄蜂等大大小小的中国打车软件多达数十种。
 
各大打车软件开始进行多种“烧钱”优惠活动积累客户、抢占市场。这场疯狂的“烧钱”大战最终淘汰了大量的“玩家”,同时一轮又一轮的融资在网约车行业热烈又紧迫地进行着。
 
残酷的“网约车大战”终于在2016年落下帷幕。与此同时,交通运输部联合公安部等七部门发布了《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对网约车行业进行了规范。
 
也是在2016年,胡绪雷离开易到用车,加入了首汽约车,寻找新的赛道。对此,胡绪雷表示:“是易到用车的培养和成就,让我能够迈向另一个台阶。”
 
据了解,国有企业首汽集团有着60多年的历史背景,长期延续传统巡游式出租车的经营模式。直到“网约车大战”爆发,首汽集团不得不开启“互联网冒险”之旅,推出互联网约车平台首汽约车。2017年2月,首汽约车获得北京首个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证,不久后(4月),它又成为首个三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齐全的网约车平台。
 
胡绪雷指出,在网约车业务发展前期,团队借助丰富的实战经验和首汽集团自身的优势,让首汽约车快速打入网约车市场,成为当时市场上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初期收获了上千万的注册用户。
 
“在中期,为了打开市场份额和扩充流量,我们进行了很多大胆的尝试,提出了‘全场景渠道合作’战略。只要是和打车有关的场景,我们都去尝试,包括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地图场景,出行场景,会员场景甚至是银行场景,我们也进行了链接。”胡绪雷表示,“我们是很多知名聚合平台的首选合作伙伴,双方彼此成就。”
 
在最巅峰的时候,首汽约车全渠道有80多个合作伙伴,它们在各服务场景中同时为首汽约车提供服务。诚然,今时不同往日,如今无论是网约车还是地图软件,服务能力都比过去做得更好。
 
胡绪雷认为,易到用车给自己带来的成长是关于理想和热爱,是一切梦想的起始。而首汽约车则更多地促进了他在企业运营层面的成长,锻炼了他在经营层面的能力。而在日新月异的网约车市场,还有更多的挑战在前方。
 
仍然在路上
 
剧烈的行业变动给从业者带来了超乎想象的压力与动力,胡绪雷开始用跑步来减轻压力。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首汽约车很多业务处于半停滞状态,当时整个行业也大致如此。在商学院同学的带动下,胡绪雷开始用跑步的时间来思考人生或者公司的经营,以此来驱除烦恼,理清思路。那一年,他累计跑了近2000公里。
 
胡绪雷第一次跑“半马”的时候,前10公里还算顺利轻松,但也基本到了他的能力极限,逐步开始大腿变得僵硬、小腿开始抽筋,他不得不跑走结合,不停地被旁边的选手超越,这种体验就像企业发展在过了初级阶段之后想要实现突飞猛进时,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会有竞品、政策的影响,也会有公司内部管理的问题,还会有外部的竞争压力,甚至会有投资人的一些压力。
 
当“半马”跑到13—15公里时,胡绪雷感觉像是自己跟自己博弈,思考的是跑步能不能坚持下去?企业遇上的突发情况到底能不能扛过去?当然,经营企业肯定比跑步复杂得多。
 
“我觉得跑步给我带来了一些认知上的变化。早期我们做营销、做市场时,更注重的是一些短期效益,希望通过某一个营销爆点或某一场营销活动突然让公司有大的变化。但是,长期来看,公司的长远发展其实更需要一个长期主义的底层观念和底层价值观。”胡绪雷表示,“毕竟对于一场跑步比赛来说,不到终点那一刻,前面跑得再快也没有意义。”
 
如今,胡绪雷每天保持1小时以上的运动时间,最多一年能跑3500公里左右。他觉得,正是通过长期的跑步运动,自己才能更好地在瞬息万变的职场工作中保持好自己的节奏。
 
“企业发展、个人成长和跑步很相似,它们都需要践行长期主义,不可能一蹴而就,并且在长期目标计划执行过程当中不断地实践并复盘,实现阶段性地成长。”胡绪雷表示,企业成长也像是一场长跑,需要不停地在路途上奔跑,而且为了保证奔跑的质量更需要很多“日常训练”。
 
如今,胡绪雷开始自主创业,在出行大生态中继续关注新的赛道。他表示,智能科技发展太快了,有些趋势可能转瞬即逝,准确判断并抓住它们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非提前布局者难以分一杯羹。
 
许多未曾预见的“新势力”一股脑地涌进网约车,例如百度的萝卜快跑,已经在尝试无人驾驶网约车运营;“空中网约车”成功试飞,20分钟即可完成深圳至珠海的跨城之旅等。甚至短视频等流量分发平台,同样可能对网约车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无数与企业发展、个人成长相关的心路历程似乎都汇成一场漫长的远程徒步越野,大家共同在网约车行业里奋力奔跑,经历了重重挑战之后依然在路上,坚定地拥抱长期主义。
 
大势所趋
 
在网约车行业的前半段,野蛮、激烈、充满生命力的“搏杀”给无数从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网约车行业的下半场,依然有各种趋势在交织变化。
 
在胡绪雷看来,网约车行业未来发展呈现几个比较明显的趋势。
 
一是合规化。政府机构加强对网约车平台公司的审查和监督,推动网约车平台公司完善自身管理制度和服务质量,促进网约车行业走向规范化、健康化和可持续化。
 
早在2016年,《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政策开启了对网约车行业的严监管。此后,一系列相关文件和措施不断得到实施。
 
例如,2018年9月,交通部在全国范围内对所有网约车平台公司开展了进驻式全面检查;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了打击非法从事出租汽车经营的专项整治行动。2021年9月,交通运输部等多部门对11家网约车平台公司进行了联合约谈。
 
与此同时,网约车“一键报警”、司机日常安全知识考核、夜间乘车安全提醒、上车前添加紧急联系人、自动分享行程等功能陆续上线,进一步推动了网约车行业的安全合规。
 
二是数字智能化。在网约车发展初期,智能手机和移动支付两大技术撬起该行业的起步。随着网约车规模的急速扩大,各种新技术也不断涌现并运用到网约车行业中。虽然数字化、智能化已经不是新鲜词汇,但其迭代的速度已今非昔比。
 
其中,云计算为网约车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存储能力、网络能力和安全能力;大数据为网约车提供了海量的数据来源、多样的数据类型、复杂的数据分析和丰富的数据应用;人工智能为网约车提供了先进的算法、模型、框架和平台,使网约车能够实现自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功能……
 
此外,大模型、自动驾驶、GIS地理信息系统、传感、新能源电动汽车、AI虚拟人、人脸识别等技术在网约车行业中也发挥着巨大作用。
 
三是服务场景化和体验化。“除了滴滴之外,很少有人能叫出‘纯粹’的网约车品牌。因为无论是汽车公司、出租车公司还是地图平台,都能加入到网约车赛道中。因此,人们对于网约车品牌的感知会越来越弱化,更多的关注点落在消费场景的体验和服务场景上。”胡绪雷表示。
 
胡绪雷认为,未来网约车行业可能会有更多的聚合平台或新型平台出现,但是去品牌化现象将越来越明显。在安全合规以及技术支持的前景下,不同的网约车平台要“比拼”的不仅是谁更快、谁更有价格优势,还有谁能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体验。
技术的更迭、理念的进化、需求的升级都推动着网约车行业不断发展变化,在合规化、智能化、场景化的大趋势下,胡绪雷等众多从业者仍将继续深耕,期待在漫长的路途中坚持到最后。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