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韧性”王珮瑜:寻找另一个舞台

原创 作者:刘青青 石丹 / 发布时间:2022-11-07/ 浏览次数:0

这个京剧人看上去有点“不一样”。台上是戴冠挂髯、唱腔隽永的京剧老生,台下是衣着时尚、谈吐入时的“斜杠青年”。她就是著名青年京剧女老生——王珮瑜,人称“瑜老板”。
 
在京剧圈,王珮瑜是“科里红”,少年成名,得到业内大师的肯定和赞扬,是根正苗红的戏曲从业者。京剧之外,这是一个精通摄影、瑜伽、高尔夫、茶道、香道,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和尝试欲的生活家。
 
与这看似割裂的两面形成映照,她正在身体力行地将传统国粹与年轻潮流结合起来,寻找和培养“我们这一代人的京剧观众”,竭力传播京剧传统文化。这并不容易。在一切飞速运转的今天,京剧也面临着它自己的时代问题:流行文化带来的冲击、演出观念的滞后、京剧人才的大量流失、京剧观众老龄化……
 
近期,在长江商学院高层管理教育文创+课程的“年度大戏”——“传承中的韧性”年度论坛上(以下称“论坛”),王珮瑜以“长江文创+”6期学员的身份与长江商学院组织行为学副教授、领导力与行为心理研究中心主任、高层管理教育副院长、《韧性》一书作者张晓萌,共话“传承”与“韧性”。
 
“我们已经来到了一个传承跟传播同样重要的时代。”王珮瑜强调,我们不用假装自己对名利没有要求,而应该做好自己的分内事。
 
“科里红”
 
年少成名,前辈看重,在传统戏曲行业顺风顺水“科里红”的王珮瑜,似乎可以一直这样理所当然地走下去。
 
王珮瑜从小学习苏州评弹,那是采用吴语说唱、琵琶伴奏的传统曲艺,吴侬软语娓娓动听。12岁那年,王珮瑜开始接触京剧并开蒙学戏。有一次王珮瑜去电台录音,遇到了著名京剧余派艺术研究家、教育家范石人先生,范石人听着王珮瑜唱老旦,便建议她改学“余派”——京剧老生流派的一种,典雅醇厚。
 
范石人还送了王珮瑜一套余叔岩、一套孟小冬的唱片,回家后王珮瑜就像被“勾了魂”似的听得如痴如醉。在论坛上,王珮瑜回忆起自己那时的痴迷,尤其是孟小冬先生1947年《搜孤救孤》的录音,每天早上起来听,晚上睡觉也听。后来考戏校时,小小的王珮瑜已经学会唱余叔岩的十八张半唱片了。
 
王珮瑜考戏校并不顺利。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男旦”“坤生”是非常有挑战的行当,新中国成立以后,也没有一家戏曲院校招收过女孩子唱老生。王珮瑜没有放弃,给上海市文化局局长写信:“喜爱京剧,我心已决,不论成败。”
 
当时的上海文化局局长马博敏,也是当时的上海京剧院院长,也在上海市戏曲学校工作,他感觉王珮瑜有天赋,破格录取了她。那年上海市戏曲学校京剧班一共54名学生,王珮瑜是招收进去的第54名。由此,王珮瑜成了一名京剧女老生,那时她才14岁。
 
考进戏校之后,王珮瑜如鱼得水,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她几乎获得了所有能拿的京剧大奖。未出科班已经年少成名,用行话来说,叫“科里红”。
 
1993年,王珮瑜15岁,临时顶替梅葆玥参加“京剧票友程君谋纪念演出”,与梅兰芳之子、梅派传人梅葆玖同台演出《文昭关》。梅葆玖对这个小京剧演员很是赞赏,回北京以后逢人便说上海有个学“余派”的王珮瑜,以至于后来王珮瑜到北京演出时,一报名字,对方就恍然一声:哦!你就是梅葆玖提过的王珮瑜。
 
2008年,王珮瑜为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梅兰芳》配唱《游龙戏凤》,这也是梅葆玖举荐的。陈凯歌告诉王珮瑜,梅葆玖当时说:“如果你要找一个人给孟小冬配唱,非王珮瑜莫属”。
 
除了梅葆玖,王珮瑜还得到了其他前辈的肯定。在上海戏剧学院赴香港演出时,18岁的王珮瑜登台演唱了《搜孤救孤》,而底下坐着的正是孟小冬的亲传弟子蔡国蘅。演出结束后,蔡国蘅说:“看到王珮瑜出场,好像看到自己的老师又回来了。”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派第五代嫡传人谭元寿先生也曾称赞王珮瑜为“小孟小冬”。
 
1999年9月,王珮瑜考入上海师范大学表演艺术学院,此后又陆续斩获“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一等奖”、《CCTV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老生组最佳表演奖”、“第13届白玉兰戏剧奖主角奖”,提名第6届中国金唱片奖“戏曲类演员奖”……23岁时,她就获得了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
 
年少成名,前辈看重,在传统戏曲行业顺风顺水“科里红”的王珮瑜,似乎可以一直这样理所当然地走下去。
 
“斜杠青年”
 
从“斜杠青年”到“斜杠中年”,王珮瑜身上的标签越贴越多,而在诸多“斜杠”当中,王珮瑜说,京剧演员和京剧传播者的身份始终是她的“人生底色”。
 
 “入行之后老师们对我特别好,后来我一路学了好多戏,拜了好多先生,又得了好多奖。所以我在18岁以前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我会没饭吃,因为我不可能没饭吃。”在论坛上,王珮瑜谈及自己的戏校时期,依旧透着几分少年意气。
 
显然王珮瑜“不可能没饭吃”的故事有新的发展。
 
那是她18岁的某一天,戏校有一个实习演出,王珮瑜去登台演出。那天大幕拉开,王珮瑜整冠捋髯,然后放眼望去发现台下坐的全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她突然心生惶恐:之前每一场演出也几乎都是白发苍苍的老观众,如果这些老观众将来老得进不了剧场了,我们自己的观众在哪里?我唱戏唱给谁听呢?
 
“那一天我受到很强大的刺激。”王珮瑜说。下舞台之后,她就尝试去寻找“我们这一代人的京剧观众”,给上海市的很多高中、初中、小学甚至是高校打电话,问能不能来学校给学生们讲京剧。
 
看着台下同辈人陌生又好奇的目光,王珮瑜越发觉得,除了京剧演员,自己应该有第二个身份——一个京剧传播者。
 
现在人们把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人群叫做“斜杠青年”,因为他们在自我介绍中常常用斜杠区分了不同的职业身份。由于长期在传承和传播两条道路上奔走,王珮瑜戏称自己已经从“斜杠青年”变成了“斜杠中年”。
 
成为“斜杠青年”的道路似乎比成为优秀的京剧演员还要困难。
 
在过去,京剧艺术辉煌璀璨,大幕拉开台底下都是戏迷票友,是会跟着台上演员一块唱,会边听边品鉴的人。“但当我20多岁最初做京剧传播的时候,我发现我说什么大家都是无感的。”王珮瑜回忆道。
 
王珮瑜指出,专业的京剧演员、艺术家们常常会默认,他们的受众应该都懂得西皮二黄(戏曲腔调),懂得唱念做打,但实际上现在的大部分人对戏曲的认识是彻底空白的。王珮瑜不得不进一步改变自己的传播方式,她开始新排京剧传统骨子老戏。
 
传统老戏的改编要“修旧如旧”,或者说“整旧如初”。比如《赵氏孤儿》一剧,王珮瑜保留了传统的内核,把视觉、服装、文本、观念重新做了梳理,使其变成一出具有传统意味的新戏,并借助实时直播、弹幕互动等现代化传播技术使观演更具备互动性。
 
她还以“清音会”的形式来做轻量化的戏曲音乐会;组织专人编写面向儿童的趣味科普京剧教材;把传统戏台和经典剧目做成时兴的“立体书”;在不同的媒体平台做音频、视频节目……
 
从“斜杠青年”到“斜杠中年”,王珮瑜身上的标签越贴越多。25岁的时候,她成为了上海京剧院一团副团长,大家开始叫她“瑜老板”;30岁时,王珮瑜又当选为“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上海市青年联合会第十二届副主席”……
而在诸多“斜杠”当中,王珮瑜说,京剧演员和京剧传播者的身份始终是她的“人生底色”。
 
何处是新生?
 
“像是摸着石头过河。”王珮瑜笑说。但好在,戏曲早已经教会她要面对挑战,“韧性”前行。
 
本次论坛的主持人、香蕉影业CEO韦翔东与王珮瑜以“长江文创+”6期学员的身份相聚。其实,王珮瑜和张晓萌也算是熟人。七年前(2017年)张晓萌刚刚加入长江商学院,教授的第一个EMBA课程里王珮瑜就在台下,“坐在走道边上特别中间的一个位置,两天的课程中一直在认真听讲,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张晓萌回忆道。
 
接下来的七年里,两人总是会互相见面,后来在2022年2月“长江文创+”6期的课堂上又相见了。张晓萌觉得,在这七年过程当中,她们俩不经意间彼此见证了各自的成长和蜕变。
 
现在,这三个人聚在一座具有三百年历史的古戏楼——瑜音阁里。这是典型的徽派建筑,雕梁画栋,精美古朴,有榫卯结构的藻井作为天然声场。受上海市宝山区政府特别邀请,王珮瑜创办的“瑜音社”已经独立运营这座古戏楼,这也是上海少有的投入运营使用的古戏楼。
 
论坛当天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三人就在舞台上聊着往事和梦想。
 
对于王珮瑜来说,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播至关重要,但是京剧何处是新生?王珮瑜少年成名,又有多位京剧大师提携,在传承的路上走得坦荡翩然,但是她的京剧传播之路却几乎可以用“如履薄冰”四个字来形容。
 
她想用更年轻的表达方式去培养“我们这一代人的京剧观众”,去传播京剧文化,但这不仅仅是艰难的问题,还为她招致许多非议。
 
近年来,在京剧艺术创作之外,王珮瑜在媒体面前频频露面,各种综艺节目中时常出现她的身影。
 
据了解,王珮瑜曾作为选手参加《奇葩大会》《流淌的歌声第三季》;曾作为跨界评论员参加《跨界歌王》;在《梦想的声音》中又变成导师;曾担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风少年创演节目《上线吧!华彩少年》的“上线官”;也曾担任策划人之一制作了首档京剧脱口秀《瑜你台上见》。
 
2021年4月,王珮瑜的歌曲《少年行》获得硬地围炉夜·网易云音乐原创盛典“最佳跨界金曲奖”。同年9月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上表演歌舞《倾国倾城》,同时,她主演的8K全景声京剧电影《捉放曹》也在上海首映。
 
王珮瑜感慨:“当我作为一个纯粹的京剧演员时,我可以享受艺术家‘尊贵’的身份;但当我作为一个传播者时,非常操心。”
 
“韧性”而为
 
韧性和时间是深度相关的。韧性在时间中不断地被铸造着,同时也在接受着时间的考验。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去创造热爱,去铸造意义。这是一个向内重拾信念、向外不断拓宽边界的过程。
 
韦翔东很喜欢王珮瑜说的一句话——这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喜欢京剧的人,一种是不知道自己还喜欢京剧的人。
 
这是来自于对传统京剧文化的底气,只不过王珮瑜觉得现在要花更多精力和时间去宣传京剧文化,引导更多年轻人感知京剧的美好。
 
为此,王珮瑜在不断“跨界”,除了有传统的京剧演出,还要上电视节目表演京剧唱段,进行京剧讲座分享,建立有线上京剧节目品牌,推出京剧数字唱片、创作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歌曲、创作京剧电影、参加各个综艺节目去传播京剧……
 
这些都是她迫切地想要让京剧走进大众的举措,她在每个节目里都见缝插针、不遗余力地传播京剧文化。王珮瑜说:“我上过的所有综艺节目里我都会在C位,会在海报的中间。这并不是我唱得多好、多有名气,或者多牛,而是我沾了京剧的光,这是别人对我作为一个当代京剧传承者、传播者的尊敬。”
 
但身为京剧演员却频繁跨界参加综艺,有批评的声音说这是“不务正业”。不过,王珮瑜坚持自己的步伐。这已经不再是一个“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酒香也怕巷子深,好肉不能埋在饭里,要把它夹出来,装进好看的容器,摆在显眼的位置,告诉大家这是一道美味。
 
“如果说最早的时候我只是想单纯地为自己的演出多卖几张票而去做讲座,到后来,我发现更重要的是有没有人因为我的导赏而变得愿意去亲近京剧,感知京剧艺术的美好。这给我打开了一大扇窗,可以任意地遨游、思考、探索、实践。”王珮瑜表示。
 
在张晓萌看来,王珮瑜从原来单纯地唱戏,到拓宽到讲戏,现在又开始教戏,这个传播行为本身就是另外一个舞台。从12岁开始一直到现在,这么多年来的坚持都是来自于对行业的热爱,她就是一个妥妥的“高韧性”代表。
 
“韧性和时间是深度相关的。韧性在时间中不断地被铸造着,同时也在接受着时间的考验。”张晓萌提到,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去创造热爱,去铸造意义。这是一个向内重拾信念、向外不断拓宽边界的过程。
 
韦翔东也认为,传统艺术需要韧性在新时代生存,但是面对大家都认为文创产业如今很艰难,但是大家要相信,坎坷前面一定是美景,有了韧性,我们再难的坎都能过去。
 
从18岁“惶惑”的那一天开始,直至今日,王珮瑜都在尝试京剧传播的新方法,无论是进行全国演讲也好,参加综艺也好,拍京剧电影也好,还是推出与京剧结合的歌曲也好,她都一样样摸索着来。
 
“像是摸着石头过河。”王珮瑜笑说。但好在,戏曲早已经教会她要面对挑战,“韧性”前行。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