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剧透”进口博览会 经济全球化下的大国担当

作者:文/陈茜 / 发布时间:2018-11-03/ 浏览次数:0
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当下,中国举办全球首个国家级进博会展现了中国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大国责任和担当。


2018年11月5日~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和一般博览会境外产品占比30%左右不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严格执行“双境外”原则,即参展的必须是境外企业,商品必须100%来自境外,中国企业则主要参与采购和交易,是个“实打实”的进口博览会。

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首次宣布中国将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大型博览会,也是2018年我国四大主场外交的收官之作。

据商务部介绍,截至7月,已有来自五大洲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多家企业确认参展,签约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到200多家。

根据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在2017年的公开消息,预计未来15年,中国将进口24万亿美元商品。面对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进口博览会为各国企业探索进入中国市场、展现优势产业优质产品提供了平台。

中国底气

由于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进出口贸易额下降,2017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增长14.2%,增幅创6年新高,中国也超越美国再次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上一次超越是在2013年。

日前,日本《外交学者》网站撰文称,中国进博会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外界认为,美国在特朗普政府领导下正越来越从自由经济秩序中退缩,该博览会肯定了中国决心传递其对包容性全球化明确承诺的信息。

中国国际贸易研究会(CTRG)副会长、北京大学国发院副院长余淼杰在接受《商学院》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举办首届进口博览会是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自主要求。

早在2017年,习近平主席就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首次宣布举办这次博览会。而商务部也表示,在未来五年,中国将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口2万亿美元商品,约占同期进口总额的1/4。

在余淼杰看来,中国之所以可以“敢为天下先”,举办以进口为主题的博览会,底气在于中国有巨额的外汇储备。同时,国家也一再强调,中国不以追求贸易顺差作为目标,真诚希望扩大进口,促进经常项目收支平衡。同时,通过举办进口博览会,可以降低国内消费品的物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真实增加消费者的福祉。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8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097亿美元。

举办首届进博会,余淼杰认为,在经济和外交方面都有收获。扩大进口对中国经济向高质量阶段发展非常重要,可以起到积极正面作用。从国际性角度看,中国主动扩大进口,降低贸易顺差,也展现了中国对外开放的信心以及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大国责任和担当。

产业升级

与进口博览会相配套,降低关税也是我国深化开放的重要举措。

今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宣布,今年将相当幅度降低汽车进口关税,同时降低部分其他产品进口关税以来,我国进行了四次自主降税,比如药品、汽车及零部件、日用消费品、工业品等领域。至此,我国关税总水平由上年的9.8%降至7.5%。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有责任推动全球贸易,特别是促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的增长。但是,对于我国本土企业来说,扩大进口,降低关税也会增加本土企业与国外企业的正面交锋,竞争压力加大。

不过,余淼杰认为,降低关税,扩大进口是否会削弱本土企业的竞争力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增加进口对企业有两方面的作用,具体来讲必须看进口的产品是最终品还是中间品。”余淼杰对《商学院》记者表示。

他分析到,以最终品为例,比如对本土的汽车生产商来讲,整车进口加大会加大与本土汽车产业的竞争关系,产生竞争作用。全要素生产率比较低的本土企业会面临被淘汰出局或者产生很大的生存压力,但是,对全要素生产率比较高的企业,面对外在的压力,可以有效化为内在的动力,从而做大做强,攫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如果进口产品是中间品,影响作用则会不同。随着中间品关税的下降,进口中心和进口中间品数量增多,会对进口企业起到成本节约作用。

其次,要区分进口产品是资本品(企业用于生产的机器设备)还是消费品。如果进口的是消费品,降低关税可以提升中国消费者的幸福感;如果进口产品是资本品,关税下降,中国企业会面临更大的竞争。

也有观点认为,进一步降低消费品的关税,虽然将加剧国内产品市场竞争,对本土企业形成一定压力,但也会对国内相关消费品产业的转型升级产生倒逼作用,有助于推动我国企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所以,扩大不同产品的进口,对不同性质的企业,影响也会不同。整体来看,降低关税,扩大进口有助于促进我国的产业升级,让更优质的企业发展空间更大,从而淘汰竞争力较弱的企业。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筹备工作现场指挥部副总指挥吴星宝对外表示,举办进口博览会,通过合理扩大高品质的消费品和服务进口,有利于促进综合国力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也有利于满足中国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本次进博会上,除了日用消费品领域,在智能及高端装备、工业制品等方面也有重要体量。余淼杰指出,进口智能高端制造品就是资本品或者中间品。加大这些高端技术含量的中间品进口,可以跟国内产品配合,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熊彼特效应,有利于提升本土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推动“一带一路”沿线经贸合作

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宣布的。进博会的召开,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余淼杰分析,“一带一路”国家涉及到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上中国主要的贸易伙伴是东盟国家。早在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到2015年,中国-东盟自贸区零关税已经覆盖了双方90%-95%税目的产品,货物贸易自由化水平很高。而进博会的召开有助于扩大从东盟国家的进口,是进一步推进东盟10+1自贸区的举措。

而陆上丝绸之路上,非洲是“一带一路”沿线上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同时,中国也是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截至9月6日,我国已与非洲37国以及非洲联盟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政府间谅解备忘录。可见,非洲国家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参与者。

谈及进博会对非洲国家的影响,余淼杰指出,目前,中国在中非贸易中仍处于贸易顺差。

据海关统计,2017年,我国与非洲进出口总额1700亿美元,同比增长14.1%,其中,我国对非出口947.4亿美元,增长2.7%,对非进口752.6亿美元,增长32.8%;顺差194.8亿美元,同比下滑45.2%。其中,水果、海产品、咖啡、棉花进口增长更快,水果增长近80%。

在今年召开的中非论坛上,习近平主席指出,要扩大进口非洲商品特别是非资源类产品,并且免除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参展费用。“其实是在帮助非洲国家的工业品打开国际市场,从我们的角度看,这里的国际市场主要是指中国市场。”余淼杰表示,这将有助于促进非洲经济的发展,同时,降低非洲国家参加博览会的成本也是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支持。

缓解中美贸易摩擦的不利影响

据外汇管理局消息,虽然外汇市场供求保持总体稳定,跨境资金流动基本平衡,但是受到全球贸易摩擦、地缘政治经济局势等不确定因素继续发酵,美元指数波动上升。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外汇储备规模略有下降。8月外汇储备较7月末下降82亿美元,降幅为0.26%。

中美贸易摩擦,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

近日,美国宣布自2019年1月起对原产于中国的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10%的进口关税,中国也制定了相应的加征关税进行反制。据海关总署统计,9月份中国向美国进口同比下滑1.2%,为2月份以来首次下滑。其中,大豆的价值总额出现大幅下滑。

面对中国巨大的市场机会和进入消费规模持续扩大的新机遇,美国企业也将不会放弃“淘金”中国的机会,一些美国企业也在积极做参与本次博览会的准备。

关于进博会将对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影响,余淼杰分析,一方面,进口博览会的举办,有力地回击了美国特朗普当局认为中国有意谋求贸易顺差的无理指责,而中国扩大进口是深化开放的举措。同时,进博会的召开一定程度可以抵消中美贸易摩擦中,中方可能面临的不利因素。

因为,中国对美国产品征收高关税,影响了美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会对中国消费者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但是,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产品与美国产品具有高度替代性。扩大从这些国家的进口,可以降低贸易摩擦的消极影响。这是举办进口博览会一个特别正面的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企业和美国政府对待进博会召开的态度有可能是不一样的。余淼杰指出,就美国企业而言会非常欢迎进博会的召开。因为中国扩大进口中间品,很大一部分是从美国企业增加进口。

而进博会的召开对美国政府的影响,则取决于美国特朗普政府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态度。如果特朗普希望促进中美贸易谈判,响应中美贸易合作,中国扩大进口是主动降低贸易顺差最有力的说明,美国政府应该非常赞赏和认同。但是,如果特朗普当局的目标并不是想扩大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那影响作用就不大。

对于中美贸易未来的走向,余淼杰判断,中美贸易摩擦在短期内有恶化风险,特别是在美国中期选举之后,恶化概率将会增大。中国也将面临来自美国外部更大的压力。

从长远看,余淼杰认为,中美之间大规模的贸易摩擦或贸易战,在一定时间会结束。他判断,这个时间应该是一年左右。一年之后,中美贸易摩擦会缩小到可控的范围,贸易战会暂停。而中美贸易的未来发展大方向仍是健康的,只是,贸易摩擦仍将继续存在。

扩大进口,电商平台跟实体展会互补

在消费品领域,早在国家组织第一届进口博览会前,诸如天猫全球购、京东全球购这类跨境电商平台也在直接与美国、欧盟、东南亚等国家的商家直接进行合作,中国居民不再通过代购,就可以直接“买全球”。

国家发起线下的进口博览会,与互联网企业在线上开展多国家的跨境电商服务,两种方式对于国外出口企业和国内采购方是互为补充的贸易平台。

余淼杰指出,这两种扩大进口的方式不是替代作用,而是互补关系。具体来看,对许多成熟的同质性产品,买卖双方通过网上采购会更为方便,并且省去了参展或观展成本。但是,对于新的异质性产品(又称差异产品,产品间不能完全替代,要素投入具有相似性)而言,实体的进口博览会会更为重要。因为买卖双方并不清楚产品的特性,直接在网上购买无法快速达成信任和交易。但是,通过选拔更为严格的线下博览会,采购方可以现场直接进行咨询,对产品属性、特征也将有更深入了解。

所以,在他看来,跨境电商平台和线下进口博览会在促进对外贸易中,应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不过,余淼杰表示,目前来看,实体进口博览会的促进作用更大,电子商务代表着未来发展的方向。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