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华尔街英语“崩盘”,危险的预付款模式

原创 作者:李婷 闫佳佳 刘青青 石丹 / 发布时间:2021-09-06/ 浏览次数:0

“昨天早上都还在推课,晚上就出事了,我今天(8月13日)过来看看门店情况,现在我的老师和课程顾问已经不回复我消息了,连之前关系不错的主管也删掉了我的微信。”2021年7月初刚在华尔街英语续费20余万元的学员Sandra(化名)告诉《商学院》记者,自己一共在华尔街英语交了约50万元的学费,如今很可能会打了水漂。
  
8月12日,知名成人英语培训机构华尔街英语被曝即将破产,这一消息让上千学员走上“漫漫”维权路。

更有内部员工表示,自己也是才知道消息,也是“受害者”。她向自己的学员解释,“我自己四个月的工资被华尔街拖欠,由于劳动纠纷,从明天(2021年8月13日)停止上课与订课服务。”同时对方还提醒,如果还可以继续上课的,有任何问题可以拨打华尔街英语官网的热线电话,以及要留好合同。
  
针对华尔街英语被曝破产、拖欠员工工资及学费退费等相关问题,《商学院》记者向华尔街英语相关负责人求证,对方表示“一切以公司官宣为准”。


 
漫漫维权路


 
8月13日早上,华尔街英语的外教员工Ben(化名)连同其他几位老师来到北京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记者则通过学员和其外教老师进行沟通,外教老师表示,仍旧不清楚目前华尔街英语具体发生了什么事,但是自己的工资从2021年5月开始被拖欠,而其在华尔街已工作了4年,理应得到约15万元的赔偿。据外教老师说:“早上我和其他几位老师一起到北京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但目前还没有得到回复,只是被告知请等待。”
  
8月13日上午,《商学院》记者通过走访北京华尔街英语万寿路中心店、酒仙桥中心店、远大中心店、三丰北里店、望京中心店等店面还发现,这些线下门店均已关闭。现场有学员告知记者,此前有华尔街英语的老师说近期将去度假,而在8月12日早上,华尔街英语仍旧在向学员推销课程。到8月13日,已有2000多人加入“华尔街英语WQ群 ”。《商学院》记者从学员维权的现场了解到,由于无法联系到华尔街英语工作人员,学员间自发组织一起去法院。期间,法院建议学员们通过“北京移动微法院”微信小程序进行网上立案,以便于统计人数,并要求每个人所准备的资料必须要齐全。而在当天下午2时41分,已有一名学员与华尔街英语培训中心合同纠纷一案的立案申请通过材料初审。
  
记者在现场发现,学员们组建的微信维权群及QQ维权群加起来超过2500人,在群里,大家分享维权信息,从大家接龙的学费来看,涉及未退学费至少上亿元。几千人走上了“艰难”的维权之路。
  
对于学员及职工们如何在此情况下进行维权事宜,京师事务所律师许浩在接受《商学院》记者采访时说:“目前还不知道华尔街英语是否已经进入申请破产的司法程序。不过,如果华尔街英语资不抵债,进入到破产程序,那么要求退费的学员们可以按照法定程序申报债权,根据公司资产处理情况按债权比例退费。”
  
但值得注意的是,许浩指出,根据破产法规定:(1)破产企业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2)破产企业所欠税款;(3)破产债权。破产财产依清偿顺序逐一分配,前一顺序债权全部清偿之前,后面顺序的债权不予分配。破产财产不足清偿同一顺序债权的,按照比例分配。这也意味着,学员们的学费退款问题并非是处理的优先级,而是排在后面被清偿的。
   

 
警惕预付款模式


 
华尔街英语学员李瑞(化名)告诉记者,华尔街英语的老师会推荐学员先通过贷款方式进行学费预付款,并且有一套流程,而推荐的机构是度小满,可分12期、18期或24期进行还款。他的学费前前后后一共约12万元。学员Vicky(化名)告诉《商学院》记者,她报的课一共50万元左右,付了全款,都是还没上课就先交完学费的预付款模式。
  
《商学院》记者向百度旗下度小满金融询问度小满与华尔街英语之间的合作、度小满对学生还款能力审核及学员学费贷款的后续处理问题,截至发稿前,对方未予回复。
  
记者通过采访发现,现场多位学员都是通过贷款方式提前预交付学费,金额从几千元到几十万元不等。华尔街英语远大中心店一位学员告诉记者,华尔街英语让他通过度小满贷款,每个月还款近2000元,但目前合同还没结束,课无法上了依然要换贷款。还有其他学员告知记者,即使华尔街英语破产,没还完的贷款还是得连同利息一起还,因为拖欠贷款就会影响个人征信。 
  
对于教育培训机构的预付款模式,教育专家江月(化名)认为,“预付款模式属于市场营销行为,这种提前消费和预付款具有一定的市场风险。即便不是预付款,不是贷款消费,是正常的交学费,现实中也存在极个别教育机构携款跑路的情况。就比如这次的华尔街英语破产,如果公司不能如期退款的话,那这些预付款包括贷款,就得由培训的学生们承担。”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早在2018年国家已经发文要规范预付费,当时包括华尔街英语在内的很多培训机构都没有严格执行“预付款不超过3个月”的要求。
  
对学费以贷款方式支付问题,许浩表示,学费贷款是学员与第三方贷款机构签订的合同,与华尔街英语公司本身并没有法律关系,如果培训机构只是推荐了贷款机构之后,即便不能提供服务,不能免除学员的还款责任,学员就可以起诉培训机构,要求其承担因为违约造成的这部分损失。


 
知名机构何以至此?


 
华尔街英语“崩盘”一夜忽至,但事实上,却早就有迹可循。
  
据公开资料显示,华尔街英语于1972年创立于意大利,是成人英语培训的全球领先者。从2000年开始,华尔街英语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青岛、杭州、南京、佛山、无锡、苏州等11个城市开设了76家学习培训中心,成绩不菲。2018年,公司曾披露五年战略规划,要扩开新中心;同年,培生集团宣布以3亿美元的价格出售华尔街英语,霸菱亚洲投资基金和中信资本旗下股权基金借此成为华尔街英语新股东。
  
然而,随着疫情暴发,资本撤离,2021年8月13日,据贝壳财经报道,霸菱亚洲投资(BPEA)和中信资本已于2020年7月完成向Asia Education Consulting Ltd.公司出售华尔街英语中国的整体业务,不再是其股东。同样是2020年,伴随疫情华尔街英语进行了“优化”裁员,线下门店陆续关闭,如今店面不到30家。
  
曾经的知名英语培训机构何以至此?
  
在江月看来,“从整体上来说,这些年的培训市场,包括语言的培训机构实际上没有前些年好。一方面,我们国家总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在提升,相对来说,出国留学或者只靠英语谋生的需求在减少。同时国内的高校也能够提供比较好的英语教育,语言类培训相对来说需求减少了;另一方面,新冠疫情对线下门店造成了直接的冲击,同时疫情所导致的经济环境,也让成人在做投资特别是教育投资的空间和需求压缩了,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教育机构市场需求的萎缩。华尔街英语作为有品牌及知名度的一家公司,其走向破产,应该跟自己的内部管理有很大关系。”
  
储朝晖指出, “华尔街英语虽然定位是成人英语,但事实上它与‘双减’政策中所约束的范围有一定的相关性。在‘双减’政策实施的背景下,华尔街英语再一次受到波及,其业务量和业务开展范围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华尔街英语的破产倒闭其实是必然的。”
  
除了政策原因,华尔街英语也有着自身的“顽疾”。“事实上,前一段时间华尔街英语的运营状况就不是太好,他们也开展了一些减缩业务的行动。”储朝晖指出,一方面,原本华尔街英语等非中国本土的培训机构,在提高学生考试分数上相比于本土的培训机构,就有其劣势存在。
  
储朝晖表示,“总体来说,非本土英语培训机构可能更注重文化因素,更注重英语本身,而针对应试的倾向方面是无法与懂考试、能提高考试分数的本土培训机构相竞争的。非本土英语培训机构的这一基本特征,也令它们的业务总量整体下滑。”另一方面,正是因为国人学英语的实用倾向比较明显,学习目的包括提高考试分数等等,只有比较少的人会想学一口纯正的、地道的英语。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要追求有文化价值、有品位的非本土英语培训,在整个格局当中,它是一个相对边缘的状态。


 
出路在何方?


 
无独有偶。
  
与华尔街英语相类似的是,2019年,同为知名英语教育机构的韦博英语因经营不善而关闭在中国的多家线下门店。据当时报道,韦博英语为学员办理贷款之后关门大吉,学员无法退课、学员同样使用贷款协议而到最后自行承担风险。
  
在江月看来,成人教育市场的萎缩,早年间已有迹象。“第一,是国家加大了对成人尤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包括一些社区学习的投入,甚至像老年大学这一块,现在国家也在加强。第二,是现在在线上学习更便捷了,对成人培训特别是线下培训影响很大。第三,是成人教育总体上的需求在萎缩,现在的‘双减’政策之后,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了规范,尤其是学科的教学进行了规范,学科培训受到了限制,而有人觉得这个是对成人教育的一个利好,但并不尽然。”
  
江月解释,这是和整体的经济形势有关,大经济环境使得成年人的消费包括教育的投入和支出更为谨慎。例如,刚毕业的95后大学生们在学习领域的消费,如果对于就业没有直接帮助,他们会对这部分的投入进行缩减。而现在语言培训方面,随着中国教育质量的提高,大学生现在的英语水平一般应用都没有问题。通过成人英语培训,想成为一个专业人士也很困难。这反倒不如通过一些技术技能的培训来得更实在,比如说一个蓝领工人,拿到一个技术资格证书,可能对他工作更受益。”
  
储朝晖认为,成人英语教育市场的萎缩并不是短期内发生的事情,而是早有迹象。“从供需关系来讲,整体上中国培训市场学英语的供给方相对更多,更何况现在通过互联网各种渠道都可以学习。而且,当前英语培训平台能够提供的价值,跟原先的境外培训机构所提供的价值是有差异的,具有文化特征的英语培训相对边缘化。储朝晖表示,“真正要实现‘双减’政策,还是要重视每个个体的成长发展需求,重视教育的文化特征,重视教育的内在品质。”
  
在储朝晖看来,个体是具有多样性的,多样性的个体对于教育的需求也是多样性的。要避免走向单一化、工具化、标准化,这是对人的成长和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更有利的一个方向。
  
从培训机构方面来说,储朝晖表示,应该朝着非功利的、多样化的、满足个性需求的方向去转型,去成为学习的服务者和教育者,这才是培训机构未来发展的路径。
  
江月认为,“现在相当于培训行业的重新洗牌。在相关政策监管之下,虽然学科培训在减少,但是对素质教育相关的比如音、体、美、实践能力、思维开发等教育培训方向的影响并不大。随着国家考试招生制度发生变化,特别是不那么看重分数后,素质教育的市场必然是未来的一个主流和前景。”江月向《商学院》记者举例解释,“对成人来说,培训偏重务实会给成年人带来直接的利益回报,比如资格证书一类,要和学校有一个错位,才会有比较大的成长点,同时也可以和学校进行相应的合作。对老年教育来说,国家也越来越重视老年人的培训,相比需求,很多社区学院和老年大学做得还远远不够,相关的师资力量也不足。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这一块市场是有需求和有市场潜力的。”
  
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发展,江月表示,“对于大的教育集团,仍然可以在民办教育方面做一些尝试,在非义务教育学段做一些相应投入;小的培训机构可以去了解国家的一些朝阳产业,去做一些前端性的或者基础性工作。总体上来说,很多资金撤离的教育培训市场,在义务教育阶段,可以去做一些素质教育以及学生的思维开发的培训,做成品牌后,甚至可以跟学校进行相应的合作。这些都需要培训公司和机构在战略上做出重新思考。”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