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生鲜电商,2021生死时速

原创 作者:李晓光 石丹 / 发布时间:2021-03-04/ 浏览次数:0

生鲜电商,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2020岁末,在社区团购的“巨浪”中,生鲜电商的发展再次走入人们视线。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从2016-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规模及预测数据来看,自2016年起生鲜电商市场规模整体呈阶梯式上升,2016年其市场规模为622.6亿元,2019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规模保持29.2%的稳定增长,达到1620.0亿元。到2020年将升至2638.4亿元,同比增长62.9%。预计2021年将达到3117.4亿元。
 
回顾国内生鲜电商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两次热潮。2005年易果生鲜成立,开启生鲜电商第一波热潮,此后管家等一系列平台相继成立。第二波热潮是从2013年开始,O2O生鲜电商平台的疯狂涌入。
 
但生鲜也被视为电商“最难啃的一块骨头”。2016年时,随着O2O泡沫的散去,生鲜电商行业迎来了第一波死亡潮,那一年,许多企业出现了裁员、资金链断裂的现象,最终只能无奈退场。
 
在财经作家周锡冰看来,生鲜电商的难度有四:一是客单价相对较高;二是生鲜产品易腐蚀;三是对物流体系要求高;四是生鲜产品的库房成本高。
 
但在经历了多年用户习惯培养和厂商运营区域的扩张,生鲜电商活跃用户近年还是实现稳步增长,根据易观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网活跃用户渗透率由2017年的2.0%提升到了4.2%。2019年全年季度同期增速平均增速超过20%。
 
但在2019年,生鲜电商又迎来了一波死亡潮,“呆萝卜”“妙生活”“吉及鲜”“松鼠拼拼”等一批创业公司相继陷入关店、裁员等风波。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拯救了大批杠杆熬过寒冬的生鲜电商玩家们。除了传统的生鲜电商模式外,前置仓模式、到店+到家模式、社区团购模式也备受资本追捧。
 
企查查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生鲜电商领域发生投融资事件达33起。
 
多笔大额融资持续加码老牌生鲜电商企业,如采取到店+到家模式的多点在10月完成28亿元的C轮融资,采用前置仓模式的每日优鲜在7月完成4.95亿美元的战略融资,叮咚买菜在5月完成3亿美元的C轮融资。
 
值得注意的是,社区团购企业表现亮眼,企查查数据显示,十荟团在年内完成3笔投融资,每轮融资金额皆近亿美元,背靠阿里;兴盛优选完成C+轮融资,投资机构有红衫资本、腾讯,融资金额达8亿美元。
 
一些互联网公司巨头也在生鲜电商领域加码。2020年6月,滴滴打造的社区团购品牌“橙心优选”上线,8月,拼多多旗下社区团购项目“多多买菜”在武汉和南昌两座城市正式运营。
 
一时间,生鲜电商成为2021年最热的风口之一。从目前的市场格局来看,生鲜电商行业仍处于群雄割据阶段,还没有出现一家或者数家独大的局面,但最终能留在场上的玩家注定属于少数。
 
周锡冰表示,要想从竞争中脱颖而出,生鲜电商玩家们需要通过精益管理,提升运营管理水平,降低采购和运营成本,其次要通过大数据,把需求前置,精准地及时给用户提供用户所需的生鲜产品及数量,最后要培养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提升流程运营服务的品质。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则表示,无论是哪种模式,如果生鲜电商不能解决时效和体验、与成本之间的矛盾障碍,最终就很难做好。
 
互联网分析师丁道师在接受《商学院》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由于社会化物流以及生鲜电商的冷链体系发展相对成熟,生鲜电商行业才真正开始爆发了。
 
“但这样一个冷链体系,如果没有大规模的客户来平摊成本,就很难继续生存下去,所以这个行业只适合大公司,不适合小公司来做。”他进一步表示。
 
在2021年,随着互联网巨头的大举进入,一些实力弱小的生鲜电商公司终究会被淘汰,即便是行业里的第一梯队公司,也有可能需要抱团取暖才能求得生存。
 
这是一个充满硝烟的战场,但也孕育着成为百亿美元独角兽的机会,而现在战争才刚刚开始。
 
前置仓追求的就是大店的规模化和小店的便利性结合。及时性和冷链生鲜配送速度快、成本低是前置仓模式的优势。但对于平台方来说,运营难度极大。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