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暴走漫画“入坑记”

作者:王倩 / 发布时间:2020-03-31/ 浏览次数:0
既然把内容当成一门生意做,在创作上就必须充分考虑市场风险。

 

“诈尸了”

“虽迟但到”

……

随着《暴走大事件》2020年新春特辑的播出,带着头套的王尼玛再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暴走漫画的粉丝们努力的刷着弹幕。在上一季最终回,被“病魔战胜的王尼玛”奇迹般复活了。

 

长达58分钟的《暴走大事件》新春特辑,继续延续了此前的无厘头风格,也让公众对是否有第七季多了一丝期待。

 

暴走大事件第六季于2019年9月6日在“坟头蹦迪”中结束。暴走漫画“两千名”员工,伴随着《今天是个好日子》的配乐,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中,送走了被“病魔”战胜的王尼玛。

 

也正是这一期的视频,让暴走大事件陷入了“解散”“停更”的流言漩涡中。王尼玛迅速在微博上辟谣,“谁说我们解散了?”

 

由暴走漫画推出的《暴走大事件》,在经历6季,多次“停更”传闻之后,又将何去何从?
 

《商学院》记者看到,在B站暴走漫画的官方帐号上,从2020年2月16日到18日,每天更新一个短视频,虽然标着《暴走大事件》的标签, 但是内容却是三四分钟的短视频,与此前按季按集长度并不相同,此前每集长度在23分钟左右。至此,《暴走大事件》是否有第七季,仍然是个谜。

 

在经历了真假王尼玛、唐马儒合同、侮辱烈士等事件之后,再加上自制大电影受挫,员工辞职、公司散伙的传言一直围绕在暴走漫画身边,曾经爆火的暴走漫画,又将走向何方?
 

《商学院》记者就暴走漫画是否解散、《暴走大事件》是否停更、与演员合同等相关问题采访暴走漫画方面,但是截止到发稿并未收到回应。

 

记者注意到,在苹果及安卓应用商店,暴走漫画APP均被下架,只有其PC端官网仍可正常使用。

 

盛极而衰

 

暴走漫画CEO任剑曾经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暴走大事件》能成长为爆品,得益于两个特质:第一,内容搞笑、观点犀利、有态度;第二,《暴走大事件》在关键时刻总会发声。
 

企查查数据显示,暴走漫画2012年5月得到盛大集团的100万元人民币的投资,2013年、2014年、2015年连续三年得到包括创新工厂、上海永宣创投、优酷土豆、唱哪基金、景林投资的数千万元人民币的投资,最后一次D轮投资显示时间为2017年8月,投资方为晟道投资,投资金额未知。

 

数据显示,暴走漫画高光时,其估值约为40亿元。

 

然而,暴走漫画迅速由盛转衰。拐点出现在2018年5月,《暴走大事件》因为恶搞民族英雄,触犯《英雄烈士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被下架整改。

 

一时间、今日头条、微博、优酷等平台封禁“暴走漫画”相关帐号。随后,CEO任剑出来致歉,称要把《暴走大事件》《暴走看啥片》《暴走玩啥游戏》等全部视频节目下线,同时对“暴走漫画”官方网站、相关APP进行无限期关停整改。暴走漫画也陷入成立以来最大的危机。

 

首功电影传媒创始人、制片人王大勇在接受《商学院》记者采访时表示,对自媒体来说,创作意识和经营意识是密不可分的。自媒体并非内容的“飞地”,不光是遵守法律,对潜移默化的道德观,公认的价值观都应当遵守。
 

“既然把内容当成一门生意做,在创作上就必须充分考虑市场风险。”王大勇表示。

 

管理无序

 

虽然暴走漫画进行了整改,但是其颓势已现,难寻往日辉煌。

 

整改后的暴走漫画虽然更名上线,但其内容和调性已经发生了严重的不自然改变。原本以讽刺幽默形式传递价值观的《暴走大事件》开始变得饱受争议,强行“正能量”的节目让原有受众感觉不适。

 

一个重要改变是,原来全网分发的“暴走系列”,如今只能在B站上放送,且只有《暴走大事件》一个节目。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称,2018年的事件,是暴走漫画长时间内容把控和人员管理无序的结果。

 

早期的暴走漫画,其实是一个开放的漫画创作社区。公开资料显示,暴走漫画起源于北美,英文名称为Rage Comic,2008年由王尼玛引入,并创办了“暴走漫画”网页,同时也开发了暴走漫画制作器,用户可以免费使用其素材创作,分享短篇漫画。

 

源于北美的暴走漫画,风格粗犷,形象简单,表情夸张,线条粗糙。用户通常依靠这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来表达漫画人物的心情,通常是愤怒、开心或者无语。当时仅仅以社区的方式运营的暴走漫画,迅速吸引了一大波用户,但是社区本身的无序状态没有成熟的盈利思路,也无法判断用户的付费意愿,也为暴走漫画留下了隐患。

 

2010年,社区组织者王尼玛与任建共同成立西安摩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自此暴走漫画开始正式公司化运营,并开始进行电视节目制作,艺人培养,动漫游戏开发发行等等。

 

但是公司化运营的暴走漫画,并没有改变这种无序状态。根据其早期离职员工的描述,暴走漫画内部管理混乱,在其刚刚进入公司的那段时间,连直属上级是谁都不明确,管理层对产品不了解,导致产品定位越来越混乱,甚至负责产品的上级不知道产品的内容和布局。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暴走漫画曾经推出的一款叫做《脑残师兄》的节目,由木子、Pino、纸巾主持,节目内容主要以变态实验为主,有挑战嗅觉极限的实验,有变态食品挑战,比如虫子配豆汁的实验等等,内容主要以猎奇为主,挑战常人未必有胆量去做的实验。

 

以猎奇为主要内容的《脑残师兄》点击量并不高。暴走漫画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在《脑残师兄》最后一集,三位主持人以发布会形式宣布节目停播,原因是“他们实在找不到这一节目的定位。”

 

整个公司的发展定位和目标并不明确,是多位离职人员的共同感受。“暴走漫画的管理曾相当一部分是主创人员,并非管理专业出身,对于如何平衡个人欲望和公司利益,如何制定部门发展战略和规划等缺乏足够的了解。”一位离职人员说道。

 

管理的无序,导致节目内容难以找到准确的定位,也容易出现内容把控的不严谨。 

 

“内容公司还是要在主流价值观体系,靠新奇特只能是市场噱头,不长久。这几年内容市场的爆款都是主流价值观体系内的创新。”王大勇说。

 

另一个是人员管理的无序。

 

一个重要事件是唐马儒的扮演者李迪合同纠纷。2018年8月,暴走漫画陷入与李迪的合同纠纷问题。李迪在微博8月1日最后一场官司终于结束后,写下了《我不是唐马儒》的文章。

 

其在文章中称,“暴走漫画在和演员签约中存在合同不严谨、违约、压榨分成、工资等现象。”同月,任剑也在社交平台上做了说明,但未披露具体细节。

 

唐马儒事件,暴露了暴走漫画对旗下艺人管理的无序。根据唐马儒在文章的描述,加入暴走漫画,是受曾经学长的邀请。有前员工表示,“人情”管理,是早期暴走漫画的管理模式,但是随着公司慢慢做大,这种人情管理的弊端逐渐显现。

 

从2015年起,暴走漫画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是其内部管理依然混乱,呈现分工不明、责任落实不到位现象。

 

这种人员管理的无序状态,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人员的大量流失。在知乎上,一个名为《你为什么从暴走漫画离职》的帖子中提到,从2016年到2018年,暴走漫画的人员流动率飙升。

 

“王尼玛”们 

 

唐马儒的离去意味着暴走漫画失去了一个有价值的“公司财产”,唐马儒这一角色,在暴走漫画中将不复存在。这也暴露出暴走漫画的IP经营模式问题:一旦这些IP们对体制不满而出逃,那这些IP将会不复存在。

 

让这些暴走IP悲哀的是,这些存在于暴走漫画中的IP,似乎只能存在这一特定的场景中。

当带着夸张头套出现在观众面前的王尼玛,用着搞笑的语气吐槽当下热点事件时,这个从暴走大事件中走出来的“王尼玛”瞬间爆红。

 

随着王尼玛的爆红,暴走漫画推出动漫《暴走编辑部》,同时制作了一系列原创节目《暴走看啥片》《暴走恐怖故事》《脑残师兄》《暴走撸啊撸》《暴走敖尼马》等等,但是这些节目中,唯有《暴走大事件》广受好评。

 

从2013年《暴走大事件》第一季播出,到2019年9月第六季完结,《暴走大事件》坚持了六年。

 

在《暴走大事件》这个节目中,“富士康质检工人”张全蛋、鉴黄师“唐马儒”等IP相继出演。暴走漫画是个大IP,更像是一个MCN公司,在暴走漫画里,捧红了王尼玛、张全蛋、赵铁柱、唐马儒、Pino、木子、阿香等等网红。

 

不同于常年带头套的“大头死变态”王尼玛,张全蛋、唐马儒、赵铁柱、纸巾等都是演员本人出境,不加任何修饰。当“王尼玛”这个IP大火之后,暴走漫画开启了“以内容带IP,以IP带产品”的运营模式。

 

此时《暴走大事件》的赞助,已经从小品牌单集赞助变成了大品牌整季独家赞助模式。在全力培养张全蛋、唐马儒、纸巾等IP的同时,也在竭尽全力推出阿花、大队长等新的IP。

 

在内容中培养IP,再用IP来孵化自己的产品。随着这些IP的不断发展,《暴走大事件》开始新设新的栏目,比如由纸巾主持的《暴走看啥片》。

 

一个让暴走漫画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暴走漫画孵化出的这些网红,已经不同与带着头套的王尼玛,无论是鉴黄师唐马儒、还是富士康质检员张全蛋等等,这些人都无法让其他演员替代或者配音。

 

这也就意味着,唐马儒、张全蛋、赵铁柱等等,都属于公司财产,暴走漫画虽然孵化了这些IP,但是这些IP如何真正变现,则成为暴走漫画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唐马儒的离职,意味着暴走漫画的鉴黄师的无以为继,饰演唐马儒的李迪则作为演艺人员重新进入演艺圈。

 

不同于这些本色出演的是,有粉丝认为,王尼玛现在就是暴走漫画的一个品牌,真人长什么样并不重要,戴上头套谁都可以是王尼玛,但是暴走漫画的王尼玛只有一个。

 

《暴走大事件》是否还会有第七季,始终是个谜。演员张全蛋在知乎上写道:“还会不会有下一季?公司是有放在计划里面的,需要一点时间,不光是暴漫需要时间,网友也是需要时间,把各种正面负面的评价沉淀得客观一些,大家会以一个更好的方式相聚。”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