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网红品牌AB面

原创 作者:刘青青 石丹 / 发布时间:2024-01-02/ 浏览次数:0
 
在“双11”来临之前,已经有知名企业品牌在风口浪尖上“翻滚”。先是红遍网络的美妆品牌花西子陷入舆论风波,接着是网红雪糕品牌钟薛高陷入欠薪风波。
 
作为“雪糕刺客”,钟薛高风波不断,随着价格质疑、“烧不化”风波、创始人不当发言、欠薪事件接连出现,人们似乎要告别这个一经面世就掀起流行风潮的雪糕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网红品牌正在倒下,也有新晋网红品牌一批又一批地涌现,事实上,不仅仅是网红品牌被遗忘的速度正在加快,而且连曾经同样掀起过“引爆潮流”的不少老牌企业也倒在来时的道路上。盘点网红品牌的AB面,以及倒下的那些知名品牌,在“钟薛高事件”背后,企业需要思考的是品牌究竟要往何处去的命题?
 
告别“雪糕刺客”
 
一度在互联网营销上大显身手,又曾经风靡各大超市的雪糕品牌钟薛高,如今却走到了漩涡重重的境地。
 
2023年10月下旬,多位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讨薪,称被钟薛高裁员后还被拖欠工资,钟薛高由此陷入欠薪风波。
 
据多家媒体报道,钟薛高曾回应欠薪传闻称:“公司正在积极解决相关纠纷,目前运营一切正常。”不过,对于欠薪事件的进展,钟薛高方面并未对《商学院》记者做出回应。
 
据了解,钟薛高的官方微博账号最后一次更新日期为8月22日,官方微信公众号的最后一条内容发布日期为8月11日,官方抖音账号的最后一条视频内容发布日期为10月25日,官方抖音直播则是持续到11月3日,每日直播未曾间断。
 
目前,钟薛高在各大电商平台还在正常运营,并推出了“双11”活动。然而,其官网已经无法打开。
 
钟薛高是2018年5月上市的新晋网红产品,一经面世便打响了其“中国高端雪糕品牌”的名头。2018年“双11”,钟薛高推出了一款售价高达66元的“厄瓜多尔粉钻”雪糕,据称以天然珍稀的粉可可为原料,仅成本就要40元。该款雪糕上架15小时就销售2万支,一度登上热搜。
 
一边是极有活力和吸引力的营销沟通,另一边是脱颖而出的高昂价格,这让钟薛高愈发汇聚话题和流量,但同时也获得了“雪糕刺客”的称号。很快,诸如“31度室温下放1小时不化”“火烧不化”等话题使其陷入争议,再加上此番欠薪事件,“雪糕刺客”似乎跌落谷底。
 
“钟薛高现在之所以危机四伏,是由多种原因所致,也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鹏认为,第一,钟薛高的主营产品是雪糕,从一开始就走上了互联网渠道。曾有媒体评论说,钟薛高改变了消费者冬天不吃雪糕的习惯,用互联网思维突破了雪糕品类的消费局限性。虽然在前几年,钟薛高的产品就算是在冬季也是畅销品,甚至是直播带货中的爆品,但从本质上来说,雪糕消费有很明显的季节性,这很难改变,也改变不了。
 
第二,钟薛高因为价格贵被贴上了“雪糕刺客”的标签,该品牌在2018年成立后,就是靠着价格贵走红,刚开始消费者为了尝鲜,也不会嫌价格贵。但随着人们消费趋于理性,如今很多消费者都在削减非必要的支出,价格贵的钟薛高也因此“劝退了”许多消费者。
 
第三,钟薛高作为一个网红品牌,网红效能快速扩大了其市场影响力的同时,也向市场讲出了互联网雪糕的新品牌故事——抓住了流量红利、电商红利和直播带货红利成就了钟薛高。但同时,网络也会带来负面效应,特别是在2021年,钟薛高创始人林盛在某节目采访中说出了那句“爱要不要”,引发了全网热议,后来又有“钟薛高火烧不化”事件,钟薛高的市场声音变得越来越小,也说明其开始走下坡路了。
 
总之,这一在互联网营销上大显身手、又曾经风靡各大超市的雪糕品牌,走到了漩涡重重的境地。
 
网红AB面
 
很多网红品牌过于注重包装和营销手段,而忽视了产品质量和品牌的长期建设。它们往往只关注于如何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而忽略了产品本身的质量。
 
互联网营销捧出了一批又一批新品牌,短时间内爆红的品牌也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各种眼花缭乱的定位和噱头搅动风云。
 
深陷舆论风波的钟薛高无疑也是从互联网营销走出来的品牌,其采百家之姓汇“钟薛高”之名,采用独特的中式瓦片型设计,辅以顶部“回”字花纹,意为“回归”本味,定位“中式高端雪糕”品牌。
 
除此之外,美妆国货品牌花西子“以东方彩妆,以花养妆”为理念,借助头部主播的流量打开市场,并持续在各大社交渠道上通过头部主播、明星、达人矩阵来提高品牌的热度和影响力;乳业品牌认养一头牛独辟蹊径,凭借“认养”概念建立品牌差异化,将自己打造成一家替用户养牛的公司,带来独特新奇的消费体验;饮料品牌元气森林,号称0糖0脂0卡,做专注于年轻一代健康好喝的饮料,通过各大社交平台持续为品牌积累粉丝……
 
还有完美日记、橘朵、酵色、喜茶、茶颜悦色、霸王茶姬、沪上阿姨、王饱饱、自嗨锅、薄荷健康、ffit8、三顿半、永璞、拉面说、空刻、Ubras……在各大社交平台都能看到消费者对青睐品牌的“种草”发言,甚至形成特有的粉丝氛围。
 
诚然,短时间内一飞冲天的流量是诱人的果实,但也绝非包治百病的灵药。
 
王鹏指出,像钟薛高、花西子等新晋网红品牌,主要依托网红营销进入消费者视野,往往靠着品牌故事、网红带货等模式抓住市场红利。很多网红品牌过于注重包装和营销手段,而忽视了产品质量和品牌的长期建设。它们往往只关注于如何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而忽略了产品本身的质量。
 
“这意味着他们的产品很难在市场上建立起持久的竞争力。虽然一开始靠着包装和营销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关注,但短暂的追捧无法支撑品牌的长期发展。当消费者发现产品质量不符合预期时,往往更容易受到网络舆论的反噬,形成负面舆论。”王鹏表示。
 
在王鹏看来,网红品牌崛起过快,导致当品牌出现问题或疏忽时,很可能引发消费者的集体反感,并导致品牌的迅速下滑。由于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传播速度极快。一旦有消费者发现了某个网红品牌有问题,他们会通过社交媒体迅速传播,并且很快引起大量的关注和讨论。这种群体反应会形成负面舆论,使得品牌形象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导致其市场的表现迅速下滑。
 
第三方独立研究公司透镜公司创始人况玉清认为,网红营销是一种爆发力很强但持续性较差的营销方式,它对IP的考验极高,如果不能持续保持足够的热度,其影响力很快就会下降。所以,这类消费品牌运营还得有长期沉淀。
 
“要么产品做得足够好,要么品牌基因塑造更踏实,二者相结合更好。”况玉清指出,光靠网红概率难以持久。但话也说回来,产品不成功,不代表营销不成功,至少热度起来了,对品牌吸粉还是很有帮助的。总之,网红营销很重要,但如果产品不行,光靠网红营销,肯定长久不了。
 
倒下的品牌
 
无数“时代的眼泪”既源自时代带来的重压,也源自品牌自身的活力丧失,不能突破局限。
 
在广袤的消费市场里,不断有品牌涌现,也不断有品牌倒下。然而,在此起彼伏的品牌市场里,许多看起来红红火火的品牌却转眼被抛弃,其中不乏经营多年成长起来的老品牌,凝聚成“时代的眼泪”。
 
这些品牌大多充斥着至少两代人的回忆,在没有互联网营销的背景下厮杀出来,用产品积累下来的口碑开疆扩土,也曾有着不输当前各大网红品牌的惊人热度和流量。正因如此,当这些品牌倒下时格外令人惋惜。
 
例如,服饰行业的拉夏贝尔、真维斯、班尼路、杉杉、佐丹奴、美特斯邦威、森马、贵人鸟……再回首,众多曾经的时髦风向标,其中拉夏贝尔、真维斯已破产清算;班尼路6年关店3000家;杉杉服饰“转行”新能源;佐丹奴欲“卖身”;美特斯邦威被强制执行、贵人鸟破产重组后步入粮食行业、森马陷入巨额亏损……而优衣库、H&M、Zara等也未能幸免。
 
再例如,保健品行业的脑黄金、脑白金、昂立一号、三株;饮料行业如健力宝、太子奶、高乐高;白酒行业的秦池、酒鬼、孔府家酒;电子业的柯达、爱多DVD、步步高复读机、小霸王游戏机;胶卷品牌乐凯;手机行业的联想手机、夏新手机、波导手机、诺基亚等。此外还有凤凰自行车、洁银牙膏、母婴品牌红孩子、小天鹅洗衣机、大宝SOD蜜、英雄钢笔等品牌也尽数衰落,不复辉煌。
 
在王鹏看来,作为“时代的眼泪”,很多品牌的倒下与新晋网红品牌的衰落又有所区别。整体来看,与网红品牌借助新工具营销脱颖而出不同,许多倒下的品牌反而都与时代变迁相关。
 
首先,对于快消品牌,电子商务的兴起对快消品牌造成了冲击。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快速发展,消费者的购物习惯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更倾向于在线购物,享受便利的选购和快速的配送服务,这给实体零售商和传统快消品牌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许多快消品牌无法及时适应这一变革,错失了与消费者建立线上渠道的机会,从而导致了它们的衰退。
 
其次,对于服饰品牌,除电子商务的兴起对线下销售渠道有较大冲击以外,国货品牌创新性缺失成为国货服饰品牌倒下的主要原因。相比先前消费者更注重衣服的舒适度和质量,如今他们对服饰的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相比国外品牌,国货服装缺乏创新和设计感,往往沿用了过时的版型、面料和色彩;而国外品牌,通过融合中国风、街头风、日系风等不同元素,创造出具有设计感和辨识度的产品,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再次,国货电子品牌消失的主要原因则是缺乏核心竞争力和技术水平。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少国内电子产品在产品更新变革和迭代上远远落后于国外品牌,且国内电子产品在研发投入上较少,技术创新能力弱,造成产品同质化严重和性能落后。
 
品牌何处去?
 
“引爆流行”之后,品牌需要做到三点:提升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提升产能,严格把控质量;拓宽销售渠道。
 
从过去到现在,品牌的崛起和倒下都是常态,更重要的是,如果经营多年的品牌会被市场抛弃,受追捧的网红品牌也会被遗忘,那么品牌究竟要往何处去?
 
王鹏指出,在“引爆流行”之后,已经发展壮大的各类品牌,依旧可能会大批大批地倒下,这主要是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消费者品牌忠诚度不足。短期内“引爆流行”的品牌往往缺乏忠实消费者和消费者黏性,在“引爆流行”的契机过后,其销量往往不太乐观,缺乏长期发展的市场基础。
 
二是产能和质量把控问题。短期内“引爆流行”品牌通常会面临销量跟不上库存和产量的情况,在“引爆”之后的一段时间,要进行大批量的赶制,一些品牌为了保证发货时效而忽视了产品质量的把控,反而引起了负面影响。
 
三是盲目扩张。短期内“引爆”的品牌,有的为了抓住热点契机,在网络营销、网红带货、明星代言等宣传上投入大量资金,但收效甚微;又有品牌在“引爆”之后错误预估后期销量,大规模生产造成了产品的积压,影响了公司资金运转。
 
“正因如此,在做到‘引爆流行’之后,品牌需要做到三点:提升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提升产能、严格把控质量;拓宽销售渠道。”王鹏强调。
 
具体而言,提升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方面,对大多数消费品而言,市面上往往有很多可替代的同类产品,而“名气”能够让品牌与消费者之间形成一种天然的信任感,消费者往往倾向于购买知名度高的产品。能够掌握市场话语权的品牌更容易大面积、长时间侵占消费者的心智。
 
提升产能、严格把控质量方面,很多品牌“引爆流行”之后,往往出现产量跟不上销量、滞后发货的现象,因此这些品牌需要完善生产流程,在注重产能的同时,严格把控产品质量。
 
拓宽销售渠道方面,很多线上“引爆”的品牌往往在线下的布局较少,而一些线上线下相差不大的产品,消费者没必要为了“省钱”特地从网上下单,反而线下的即得性对消费者来说更加重要。同时,加强线下布局也能强化消费者对品牌的印象,有利于品牌在“引爆流行”之后的长期发展。
 
无数倒下的品牌或许并没有犯下什么独特的错误,钟薛高等涌现的新晋网红品牌或许也没有留下什么独特的教训,品牌周而复始的是生产、销售、开括市场之间的平衡与失控,是谨慎地生长、疯狂地扩张与失意衰亡。
 
如今,出神入化的互联网营销还将给品牌的成长带来更多不可捉摸的变化,让前赴后继的企业不断拨开迷雾能看清楚,眼前的诱惑是机遇还是陷阱,再用一路“淌满心血”的脚步指引后来者。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