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大混战”:戴尔科技加入数实融合新格局
原创 作者:刘青青 石丹 /
发布时间:2023-11-28/
浏览次数:0次
戴尔科技进入中国25年,既见证了中国经济的腾飞,也经历着中国数字化浪潮的奔涌,虚拟数字人洛天依、阿里云、火爆全球的ChatGPT、5G……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拉开一个瑰丽的数字化时代。
在这25年里,既能看到戴尔科技的转型路程,按图索骥,也能够看到近年来戴尔科技本身也在时代浪潮中开启数字化转型,并开始赋能千行百业,让“万物新生”,打造数字生态。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戴尔科技,还有微软、联想、惠普等一众PC巨头往同一个方向奔跑,以及苹果、华为等手机厂商,阿里、腾讯、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海尔卡奥斯等工业管理平台纷纷涌现,一场“数字化大混战”已然展开,数实融合的新格局在渐渐形成。
在生机勃勃的数字化时代,各大科技公司都在悄然生长,在同一片天空迎接同样的时代命题,在漫漫前路中摸索前行。
数字化浪潮:一场收购开启的转型
中国数字经济如火如荼,其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
2023年5月初,国家网信办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指出,2022年,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5.6%,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占GDP比重41.5%。
在数字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IT技术飞速发展并与传统行业实现快速融合,一场由数字化转型带来的产业变革浪潮已经蓬勃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数字化浪潮当中,不少国际企业也在实现数字化转型,共同在时代浪潮中探索前路。在戴尔科技(NYSE:DELL)近期举办的“新·生万物 数实新格局——2023戴尔科技峰会”上,其对外展示了进入中国25周年的数字化转型成果。
据了解,作为曾经登顶全球最大PC公司的戴尔科技,在1984年诞生于德克萨斯州大学的一间宿舍。1998年,戴尔科技正式进入中国,在厦门开设了一个新的集销售、制造和支持于一体的中心。5年后(2004年),戴尔科技成为中国第三大计算机系统和服务提供商,出货量增长率将近60%,是行业增长率的4倍。
接下来,在世界数字技术进步、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戴尔科技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也逐渐显露在大众眼前。
艾媒咨询CEO张毅告诉《商学院》记者,戴尔科技的数字化战略真正开始实施的时间可以追溯到2000年左右。很多PC公司都早早地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戴尔企业内部也出现了一系列数字化转型计划。当然,彼时数字化转型的侧重点在于提高制造的效率、改进供应链的管理。
“10年之后(2010年以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飞速发展,对于戴尔科技来说,扩大数字化转型的范围就成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核心。在这一阶段,戴尔科技主要做的就是继续加强制造供应链的管理,其主要成就在于数字化技术应用,例如在产品设计、客户服务、整体产品周期把控等方面进行数字化技术运用。”张毅表示。
“接下来的数字化转型节点大概在2015年、2016年。”张毅表示,在这两年内戴尔科技完成了企业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笔收购——斥资670亿美元收购数据存储公司EMC,成为IT史上最大收购案。对戴尔来说,这也奠定了企业在数字化转型领域的领先地位,EMC则为之提供了一系列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和数字化解决方案。
当风口来临时,能够“飞起来”的企业大都提前有所布局。所以在数字化浪潮汹涌的今天,才会有大量企业以新的面貌站出来。
突破创新:从PC巨头到“新IT”企业
戴尔科技身上有着深刻的“PC巨头”标签,但实际上戴尔科技正在持续地进行转型升级,这从其两次更名当中就能窥之一二。
当戴尔科技刚刚成立时,它还是PC's Limited,此后变成了众所周知的戴尔电脑公司(Dell Computer Corporation)。2003年,戴尔电脑公司正式更名为戴尔公司(Dell Inc.),向计算机领域之外扩展。
2016年5月,在收购EMC之后,其又更名为戴尔科技(Dell Technologies Inc.),成为融合了基础架构、服务器、存储和数据保护软硬件一体化的“新IT”企业,将自己定位为“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之一”。
戴尔科技集团全球资深副总裁吴冬梅指出,在过去3个财年里(2021财年—2023财年),戴尔科技研发总投入超过78亿美元。目前,戴尔科技累计申请并获得2.87万项专利,全球14万名员工在180多个国家地区为全球98%的世界500强企业提供运营服务。
戴尔科技方面表示:“(公司)不断大量投入创新,保持行业的领先地位,从多云到基础架构和边缘,再到混合办公、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助力企业掌握‘突破性’创新,在数字化浪潮下夺得先机。”
戴尔科技在2023年峰会上围绕新型云计算、现代化数据架构及AI、边缘创新数字体验、混合办公革命、端点级零信任体系和可持续发展六大主题,深入剖析了自动化、智能化、云化和边缘加速的创新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戴尔科技还推出了NativeEdge平台,作为目前业界唯一的边缘运营软件平台,可以帮助客户简化从边缘到核心数据中心与多云环境中数千个设备和地点的边缘运营。同时,随着边缘创新联合实验室的成立,戴尔科技集团正在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边缘创新数字体验。
“戴尔还有哪个产品没有人工智能的技术吗?”戴尔科技集团全球副总裁、中国研发集团总经理刘伟指出:“到今天为止,我们全线的产品都能够找到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身影。作为IT基础架构领域中主要的技术贡献者,我们的责任就是通过自身的创新来解决客户在数字时代创新所面临的技术问题。”
无论如何,时至今日,戴尔科技已经不再只是一家PC制造商,而是耕耘“新IT”的全球科技公司。
数实融合:挖掘数字业务新动能
作为持续深耕数实融合、以“务实的创新”为根本的践行者之一,戴尔科技表示:希望与众多数字决策者们一起深度挖掘数字业务的新动能,开辟数实融合的新格局。
以2023年暑期档爆火的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为例,其制作公司追光人动画设计(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称“追光动画”)就是戴尔科技的“深度用户”。在制作《长安三万里》的过程中,追光动画借助了戴尔科技NaPrecision工作站、边缘运营软件平台NativeEdge、基础架构通用平台PowerFlex,以及相关的存储和服务器等,这使追光动画整体水平提升1倍。
追光动画IT运维总监卞晋伟提到,影视动画的后期渲染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长安三万里》整部电影用本地戴尔科技渲染几乎将近1亿核/小时,这是非常庞大的数字,需要科技的创新与支持。
此外,戴尔科技和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以下称“中大医院”)也是合作多年的老朋友,双方在数字创新的道路上相互学习、共同进步。2022年,中大医院上线了全国首个全数字化病理项目,提升了患者满意度、医院病理诊断能力和整体医疗质量,实现了医疗行业创新。在此数字化创新模式当中,中大医院与戴尔科技合作,尝试使用戴尔FOD(Flex on Demand,按需付费金融服务)模式。
中大医院副院长陈明指出,全数字化病理诊断是一个新项目,FOD是按照需求制定的模式,给医院全数字化前瞻性尝试提供了可能性。从结果来看,FOD模式帮助中大医院降低了数字化病理转型前期成本,缓解了项目前期投资和资金预算的压力。让FOD模式为医院今后数字创新提供了快速实现的可能性,减少了成本方面的支出。
而且,在医疗HIS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医院信息系统)和虚拟化数据保护等方面,中大医院和戴尔科技也有很多成功的合作。
除此之外,光伏能源企业天合光能(688599.SH)与戴尔科技合作打造的“数字天合”,将库融优化提高10%,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检验设备,将传统组件单线能力配置控制在15人以内,有效提升检测效率,实现了智能化经营管理。还有诸如物联网共性能力平台公司科舸物联科技(COGIOT),2021年与戴尔成立了联合实验室,基于戴尔的边缘服务器来做边缘算力服务化差别的研发……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加速应用,新技术与经济相融合的模式不断更新发展,数实融合步入全新分水岭。而戴尔科技的数字化转型案例已经遍布影视、医疗、光伏、汽车制造、零售、农业、半导体等领域,赋能千行百业。
刘伟表示:“戴尔科技遵循数字经济的发展规律,凭借安全可靠创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以及全面的服务能力,为数实融合构建坚实的技术底座,助力企业释放发展新动能,开启全面重塑之旅。”
前路漫漫:数字转型新趋势与“大混战”
2023年数实融合继续深化加速,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主题”。IDC预测“数实融合”将是未来五年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企业还致力于助力合作伙伴数字化转型,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方案提供商和服务商。
张毅指出,布局数字化转型,为企业提供数字智能服务整体解决方案,是当前很多科技公司的大方向。尤其是戴尔、微软、联想、惠普等PC巨头,他们都在往同一方向转型,都在布局边缘计算、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IT技术。
“不过,不同的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侧重点上还是有一定的区别。因为他们的业务基础和资源不一样,客户基础也不一样。”张毅表示。
例如,微软在云计算基础能力方面非常强大,在全球云计算市场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联想在算力方面的投入巨大,在算力基础建设、高性能计算机方面颇有建树;惠普和戴尔科技则在边缘计算、混合办公方面重点发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数字化转型服务领域,戴尔科技不仅是与同为PC巨头的微软、惠普、联想等长期竞争对手在争夺市场,还面临着来自不同科技企业:以苹果、华为为代表的手机厂商;阿里、腾讯、亚马逊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海尔等工业管理巨头以及科大讯飞、飞利浦等智慧制造商;用友、软通动力等垂直领域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商的竞争与挑战。
“在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实融合方面,阿里、腾讯由于长期布局中小企业,能与大量中小企业沟通;苹果、华为等依托手机等电子产品产业链,在IT的B端企业更有优势;海尔这类企业在工业管理方面优势突出,例如海尔的卡奥斯COSMOPlat就是引领全球的世界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张毅分析道。
在同一场数字化转型浪潮当中,戴尔科技和其他科技企业开启了数字化转型的“大混战”,迎接着相同的时代命题。而对于戴尔科技来说,其既有自身的优势也有相应的烦恼和挑战。
张毅指出,戴尔科技要面临的挑战并不少。首先,在面临新的时代变革时,大型企业在管理模式上会经常发生变化,业务上也常有创新,戴尔科技必须把控好管理模式和业务上的创新变化,既警惕固步自封的风险又面临稳步发展的压力,还要控制激进转型带来的不稳定性。
其次,科技企业更能够深刻体会技术创新带来的变化,同时技术会推动软硬件产品不断迭代,所以,戴尔科技和竞争对手也将在技术创新方面展开竞争。
在张毅看来,戴尔科技的转型做对了两点:一是坚持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二是紧贴企业的需求实现数字化转型。目前来看,无论是紧跟技术的成熟创新,还是紧跟整体市场趋势发展,包括客户的业务趋势、客户黏性和深度,整体来看戴尔科技依旧有着比较优秀的表现。尤其是过去20多年,为适应数字化转型的趋势,戴尔科技在产品和服务方面不断地进行改进与创新。
“作为一个老牌企业,戴尔科技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要如何继续保持前卫、创新,将是戴尔科技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和未来需要不断突破的难题。”张毅表示。
数字经济滚滚向前,数字化转型浪潮轰轰烈烈,戴尔科技与一众科技公司站在同一片天空下,一步步探索科技的未来,前路漫漫但不孤单。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点赞 30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