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乡村振兴:改革开放新起点的机遇与挑战

原创 作者:黄涛 / 发布时间:2023-08-10/ 浏览次数:0
 
随着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全面胜利,乡村振兴成为了新时代的重要使命,这是党中央的号召,也是我国要实现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如何推动乡村振兴工作,需要实践中的探索、政策上的尝试,也需要经验上的总结与理论上的思考。本期《商学院》乡村振兴专题选择了多个典型案例,展现了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各种可能性,为社会各界参与到这一历史宏大进程中来提供了启示与借鉴,阅读之余值得深深思考,仅以此文,抛砖引玉。
 
乡村振兴是再次改革的新起点
 
乡村振兴不仅是脱贫攻坚的延续,更是改革开放新阶段的起点。改革开放最早是从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激活农村生产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粮食基础,但很快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现在,城市发展起来了,但农村的“空心化”问题却非常严峻,城乡二元结构不但没有解决,差距反而更为严重。当城市已呈现出与发达经济体相去不远的崭新面貌时,乡村该怎么办?这就需要一个再改革的进程。可以说,乡村振兴是改革开放螺旋式上升过程中新阶段的起点,改革开放从农村开始,新起点也要从农村开始,意义非常重大。
 
脱贫攻坚不只是乡村振兴的前奏,也可视为我国四十多年改革开放第一阶段的收尾。这一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满足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问题是这一阶段的主题,也是经济体系中需求方面的主旋律。我国改革开放前二十年需求的代表是衣和食,什么都急需,随后二十年是住和行,汽车、高铁、房地产快速发展。从物质匮乏时代走来,旺盛的全社会刚需配合生产力的解放,让中国经济经历了长时间的高速增长。而后,脱贫攻坚解决了仍然游离于市场经济体系之外最后那一批人的温饱生存问题,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脱贫攻坚是改革开放第一阶段的收尾,“一个不能少”“一个不掉队”正是表现了这一点。 现在,第一阶段目标已经完成,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得到了大面积普遍性的基本满足,绝对贫困得到了历史性解决。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而乡村振兴正是这新阶段的起点。
 
改革开放新阶段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国依然存在着诸多社会经济问题,“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等概念正是针对这些问题而提出的,其中城乡差异就是最重要的社会经济问题之一,于是有了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
 
从经济学角度而言,改革开放盘活了城市资产,通过价格闯关、股份制、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等举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得以确立,理顺了城市生产关系,要素得到汇集,生产力得到解放,让城市经济得到了高速地发展。在这一进程中,乡村的生产力也有了巨大的发展,然而乡村生产关系却没有充分适合生产力的这种变化。事实上,乡村生产关系已经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这才是当前乡村振兴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人力、资本以及城郊土地这些生产要素都被城市吸走,“空心化”严重,因此迫切需要启动再改革,理顺乡村生产关系,让乡村再出发,走向振兴。
 
改革开放的标志性起点是安徽省小岗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也是乡村生产关系的代表,改革进程中虽然有所调整,但整体上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依然是遵循土地历史沿革的集体所有制。联产承包责任制实际上是将“三农”捆绑在一起发展,即农民在农村务农业。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二三产吸纳了大量的农民进城,这种捆绑逐渐松弛,太多农村户口的人不在农村,更不从事农业,这可称为“三农解耦”(即三农强关联性极大弱化)。这种现象正在自发地产生,同时部分地区也在鼓励和加速这种进程,换言之,发展趋势就是住在农村的人和从事农业的人不一定是农民,而农民(农村户口的人)不一定要住在农村从事农业。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调整乡村生产关系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这是新时期新阶段再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目前没有明确的答案,正如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各地都在进行各种试点,例如土地流转、宅基地改革等,尝试突破现有乡村生产关系,但尚未形成小岗村那样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制度改革方向。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彼此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现在乡村振兴的情况是,成功的个案各有不同,却找不到一个统一模式。
 
从这一点来说,乡村振兴仍然处于模式探索阶段,也正是因为这一原因,不能将乡村振兴简单视为脱贫攻坚的接续。乡村振兴是要把整个乡村作为一个整体来寻求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全国的乡村都要振兴,“空心化”的问题广泛存在于每个地方的乡村。因此,首要问题反而不是最贫困的乡村如何发展的问题,而是发展最好的乡村会是什么样,其模式能否推广到所有乡村。
 
正因如此,本期《商学院》杂志的这些案例能够给予我们一些启示,让我们看看企业的力量进入乡村会带来什么。
 
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案例
 
本期收录的这些案例展现了企业在农业产业链各环节上能够发挥的作用,各自摘要如下:
 
1.农牧业生产
新疆慧尔农业研发的液体肥智能施肥机,将施肥模式从传统的人工施肥转变为自动化的智能施肥模式,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对施肥过程进行操作。借助慧尔智慧农业大数据运营管理平台,解决作物精准施肥的难题,可实现自动化施肥、物联网数据采集控制,达到省时省力又省工的效果。
 
成都睿畜电子科技致力于建设畜牧业数据基础设施,基于多维度生猪数据采集与分析,实现生猪资产管理、生猪健康监控、疫病早期预警、排卵期精准预测以及饲料精准投放,提升万亿规模养猪行业的生产效率。
 
2.特色农产品开发
阿勒泰戈宝茶是国内唯一从事拯救、种植、生产、经营罗布麻(红麻)产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让濒临灭绝的阿勒泰罗布麻在原生地实现大规模仿生种植,将严重退化的荒漠变成了“戈宝红麻花海”(3A)生态旅游景区。
 
甘肃时光油橄榄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以橄榄油为核心的大健康产品生态链。
 
分享收获农场坚持十五年用有机方式去组织种植、养殖活动与生产,种植的梨、土豆、西红柿、山药等果蔬获得了有机农产品认证,草莓获得了有机转换认证证书。同时分享收获还建立了食物社区生态农产品的销售平台,形成生态小农和消费者的稳定“共同购买”社区。
 
3.流通
北京一人一亩田网络科技是全国最大的B端农产品流通数字服务平台,一亩田APP帮助新农人以线上商品发布、短视频、精准营销、行情指引等方式对接大市场;豆牛代卖为全国货主建立了直通批发市场的卖货通路;基于海量平台数据,推出天机大数据系统,为乡村产业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撑。
 
子归村播(屏南)新媒体公司推动农产品直播电商,优化品牌意识,对产业带农产品进行标准化、规格化处理以及帮助商家进行产品重组,指导产品的包装升级换代;赋能产业链,用电商管理体系与ERP系统赋能农产品产业链,引入云仓、前置仓等物流手段解决配送时效问题,引入设计公司提升产品美感;孵化与引入人才,针对县域各地人员的特点开展直播培训。
 
4.农业组织化
四川善品公社农业科技以市场化力量推动农业组织方式、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优化。通过组建、优化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效率;通过深耕产品品控管理提高产品品质;通过打造地域公共品牌提升市场信任,形成“上游共耕、链条共建、品牌共享”产村融合发展模式。
 
5.科技服务
深圳市诚信诺科技定位于生产高质量、可负担、持续性创新的多功能太阳能产品,在提供照明功能的基础上增加给手机充电等功能,不仅为终端用户节省生活开支,还能通过给其他人手机有偿充电等功能增加BOP的收入。
 
6.农文旅
田园东方投资集团是田园综合体首创者、城乡融合发展实践者,已开发运营了10余个田园文旅开发项目,以“文旅运营+产业促进+片区发展”引导城乡之间要素的双向流动,推动乡村振兴、城乡融合。
 
7.环保概念
抱朴再生立足于“多元化回收×环保产业链布局×行业标准探索”,用生态美学设计驱动可持续消费。
 
启示:机遇与挑战
 
从这些企业案例来看,乡村振兴给农村带来了丰富的机遇,验证了乡村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同时“三农”改革对政策制定者和参与者也提出了巨大挑战,其中意味,启人思考。
 
首先,乡村振兴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要素投入问题,目前人力、财力和注意力在市场信号指引下主要是从乡村单向流向城市,反向流动最成规模的是非市场的财政转移支付。这些案例展现了市场化的城市到乡村的流动,其驱动力是什么,能否普遍性推广和大规模扩张,这是我们在阅读中需要思考的。
 
其次,“三农解耦”是正在发生也往往是最被期望得到推动的。在农业生产方面,不见得必须是农民才能联产承包投入农业生产,多个案例以及现实很多现象表明,社会化大生产正在渗入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从育种、农牧生产、特色农产品开发到流通与销售,类似案例企业的参与正在改变整个农业产业链,高科技和数字化赋能更让农业如虎添翼,此外类似大范围无人机施药、收割机巡游等现象也让农业生产细致环节融入社会化大生产;在农村方面,农民不见得必须从事农业,农文旅的兴起、环保概念的引入、乡村直播电商的发展,让农村第三产业有了新的面貌;在农民/农村户口居民方面,身份转化成为普遍常态,即便是在农村,也逐步在向产业工人或三产从业人员转化。这些案例说明,企业在推动“三农解耦”,但其进一步发展依然有着障碍。那么,限制它们走向独角兽企业的障碍和行业天花板是什么,这也是我们在阅读时需要思考的。
 
最后,在生产关系的调整中,最重要的是产权制度,我们说城市住房改革和股权改革基本解决了城市产权问题,接下来,农村的宅基地与承包权如何改革就成为乡村振兴中最重要的问题。改革开放盘活了城市资产,农村资产如何盘活,这将是再改革的核心问题。尽管这些问题尚没有清晰答案,但案例企业的作为也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当真正让城市居民进村尚存在着诸多制度、社会心理方面的障碍时,“法人进村”也许是一种解决思路。
 
期待类似本期案例的企业越多越好!
 
(作者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