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关键保障
原创 作者:谢华平 /
发布时间:2023-08-07/
浏览次数:0次
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之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的二十大赋予乡村振兴的新使命。城和乡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城市的功能主要在于集聚和融合来自四面八方的劳动力、资金、技术、数据等要素,来形成一种创造活力;乡村创新的前提是必须守护和传承好一个地域、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根脉,这个“根脉”就是要充分发挥乡村在保障农产品供给和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等方面的特有功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这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所在、希望所在、潜力所在。“城乡融合与要素流动”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核心因素,城乡要素流动的根本原因是通过利益获取与分配,为乡村振兴提供核心发展动能,而产业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用了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中国式现代化没有步西方发达国家的后尘,经过“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即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等顺序发展,而是后来居上,走“并联式”的综合现代化路子,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等多头并进、叠加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为此,必须要充分认识农业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
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石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主要在农村,以突出农民主体地位的农业现代化应当是破解难题的关键所在。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人口规模巨大的社会实现共同富裕,这也是乡村振兴的基本特征,这无疑是一个世界级难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2020年底公布的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人口的布局大体上形成了三个“四六开”。第一个是目前我国城乡人口是“四六开”,全国总人口14.1178亿人,常住在农村的人口占40%左右,常住在城镇的人口占60%左右;第二个“四六开”是常住在城镇的人口中40%居住在县城(包括县级市的城区)和小城镇中,60%居住在大中城市中;第三个“四六开”是我国目前有农业户籍人口7.8亿人,其中40%的人口生活在市域中,60%的人口生活在乡村中。随着中国劳动力短缺和社会老龄化的出现,不管是供给还是需求都将面临紧缩,同时抑制农村经济的增长。如何实现这部分人的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回答的重大命题。
基于大国家小农户、大农业小生产、大产业小组织的国情和农情,内在地决定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必然具有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特征,因为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需要将数量如此庞大的小农户平稳有序地引入现代化进程。为此,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突出农民主体地位的农业现代化,既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坚实基础,也是推进并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多元化探索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模式,不仅凸显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趋势,而且构成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路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又一重要特征。
就农业而言,虽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占GDP的比重不断降低,却是所有产业中距离自然最近并且与人关系最密切的产业,农业产业的生命特征本身便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写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与农业现代化所要求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完全契合的。农业现代化不仅要从以往追求数量增长向追求高质量发展转变,更要求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稳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如果把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比喻成修建一座宏伟大厦,农业现代化就是这幢大楼的重要基石,它不仅要承载数量庞大的城乡人口完成现代化的历史跃迁,更要承载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追求生态和谐的内在需求。
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制约短板
相比较而言,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突出短板,农业大而不强是现阶段中国农业的真实写照。相对于工业与服务业发展而言,农业在科技应用、人口素质、生产方式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第一产业生产效率远远低于二产、三产更是不争的事实,拖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后退。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在原有基础上实现了长足发展,但农业比较效益偏低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仍然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我国农业发展区域失衡的问题仍然突出,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的自然禀赋差异巨大,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在资金供给、技术推广、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是农业建设进展最快和成效最显著的区域。东北和中部地区农业资源丰裕,土地规模经营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全国领先,农业现代化表现出加速推进的良好势头。相比而言,西部地区主要由于资源禀赋和经济基础的双重制约,农业现代化进程滞后,是农业强国建设亟待突破的重点区域。毋庸置疑,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比较的视角看则是需要补齐的短板所在,而且农业内部也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突出软肋,同样必须加以解决。能否高质量推进农业现代化将直接影响中国式现代化的成色。农业现代化之于中国式现代化,无疑是最大的限制性因素,就像木桶的短板,如果不能将农业现代化这一短板补齐,无论其他领域如何努力或突破,都难以有效提升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木桶”的实际水平。
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保障
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相互激荡。民以食为天,农业作为保障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既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更与国家战略安危密不可分。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农业现代化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压舱石”,更是国家战略的重要保障。从国内视角看,我国现有耕地19.18亿亩,占全球耕地总面积的9%,以全球9%的耕地、6%的淡水,要保障14亿人口吃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农业强起来,粮食安全有完全保障,我们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才有充足底气和战略主动。”由此可见,保障粮食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底线所在,是农业现代化必须承担的重大使命。特别是在耕地资源稀缺、劳动力老龄化矛盾尖锐、小农户以分散小规模经营为主的复杂条件下,如何合理强化耕地资源的用途管制、创新适度规模的经营方式、探索更有效率的补贴支持政策、全方位立体式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这将是我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同时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保障。
从国际视角看,只有稳住农业基本盘,才能稳定国家安全的战略全局,才能从容应对各种相互交织的不确定风险。中国式现代化并非在封闭的环境下向前推进,而是不可避免地面临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影响。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强烈冲击下,对我国而言,农业现代化科技水平越高,农业产业竞争力越强,市场话语权才会越大,才能拥有应对国际农业贸易不确定性因素的战略主动能力。因此,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客观上需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来发挥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
总之,农业现代化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解决的制约短板,更是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能够行稳致远的关键保障。为此,要高度重视优先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缩小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差距,擦亮农业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鲜亮底色。乡村振兴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全局,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以农民(主体)、政府(定规)、市场(定价)、企业(载体)、金融(血液)等多方协调联动,加快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农业强国的进程。
加快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农业强国的路径
第一,供给保障强。只有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才能有强大的产出能力和供给保障能力。“农业强国”首先要供给保障强,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也是首要任务。要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配置,坚持城乡融合,走和平发展之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第二,科技装备强。强大的科技和装备是农业强国建设核心动力,要强化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要将做强现代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作为关键引擎,增强农业战略科技力量,完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推动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同时,要充分发挥高校、院所、企业以及农业园区的创新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创新主体有效协作,实现农业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机融合,形成农业技术扩散推广应用的有效模式,大幅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关键支撑。
第三,经营体系强。面对农村千家万户的经营主体和极度分散的资源资产,要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强化乡村吸纳要素载体建设,发展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推进资源资产价值化、资本化,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拓宽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和构建生态链,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使小农户能够在产业经营体系中分享到更多的增值收益。
第四,产业韧性强。产业发展韧性强是一个特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反映的是市场供给安全与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安全。中国农业能够经受住重大自然灾害、极端气候变化,能够经受住国外市场剧烈波动,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和引领力度,大力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和农产品价格保险,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
第五,竞争能力强。目前,我国农业竞争力突出表现在农产品质量标准、产后流通、加工、营销等环节竞争力不足,要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城市支援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补上加工营销的短板,全面提升发展质量效益,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流通体系,推动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数据等各类经济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和配置,改变乡村要素单项流出格局,加快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农业现代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把资本市场的金融活水引入农村地区,提升区域经济发展平衡性,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为共同富裕开辟道路。
(作者系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点赞 30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