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代际研究揭示了怎样的人群秘密?

原创 作者:钱丽娜 / 发布时间:2023-07-03/ 浏览次数:0
 
 
 
 
 

 

当我们探究00后与90后的代际差异时,有必要向前追溯,看看90后与80后在生活选择和价值判断上的差别,看看这些差别对品牌是如何造成影响的。

 

2012年,湖南卫视的真人秀节目《快乐男生》遇到挑战。节目组发现,经过10年的发展,真人秀节目用在80后身上的套路失灵了。在考虑到代际变化因素后,节目组找到了Ylab品牌创新增长实验室创始人兼CEO李玉红当时所在的广告公司,希望通过解读90后对偶像、音乐和流行文化的认知来找出其与80后的差异。

 

调研结论是,90后与80后是截然不同的两代人。80后是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他们的自我独立意识刚刚觉醒,在充满叛逆的青春期,因为当时的环境缺少表达机会,《快乐男声》在节目推出之初,“自我表达”的定位契合了他们的心声。而90后是网络原住民,每个人都不缺乏表达的机会,却因“过度表达”个体的声音被淹没在庞杂的声量中。

 

根据调研结果,咨询团队建议节目转变定位,从此前的“自我表达”转变为“被听见、被尊重”。由此,2013年《快乐男生》的主旨改为“听我的”,节目大获成功,90后男歌手华晨宇正是当年的年度总冠军,并由此出道。
 

在李玉红看来,每个代际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轨迹、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他们对品牌的认知和态度,并进而影响品牌行为的市场表现。

 

寻找正确的方法论

 

在开展代际研究时,通过怎样的研究方法才能识别出80后与90后、90后与00后的差异?需要在哪些维度上加以区分?为此,在代际研究中,Ylab主要采用了三种研究模型。

 

模型一:埃里克森生命周期价值观形成模型

 

根据埃里克森的生命周期价值观形成模型,16~24岁是个人“身份构建”的关键时期,处于这个时期的年轻人,最主要且最深层次的焦虑是“身份焦虑”,所以代际研究一定要从这个时期开始,同时还要看他们童年的成长经历。

 

身份定义不是一蹴而就的,青少年时期是身份定义的关键探索期,很多高中生喜欢“无病呻吟”,喜欢看哲学书或表现出一些叛逆行为,其实是与思考自己的身份定义有关,他们在不断地尝试“我是谁”。

 

80后在自我意识刚刚觉醒时,喜欢“不走寻常路”“我就是我”这类非常强调个性的表达,就好像给自己一个身份,但身份塑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等80后成家立业时,职业地位不同、家庭不同,原来的身份定义也随之发生变化,又要经历一个探索的过程,所以一定要动态、体系化地看待不同的代际。

 

模型二:人性洋葱模型

 

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代际之间的需求和行为产生差异,这就需要用到“人性洋葱模型”,把人性像剥洋葱那样由表及里地剥开,从表层行为出发,探究其内在需求,深挖价值观以及塑造其价值观的身份定义,最终了解一个代际所追求的人生意义。

 

很多品牌主会把视角放在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层面。但心理学研究表明,行为由需求决定,需求由价值观决定,价值观由身份定义决定,最终极的还是人生意义。如果说需求和行为表现是树梢上的枝叶,价值观、身份定义和人生意义则是树根。越深层的东西改变越少,越浅层的东西改变越多。摸清根源、脉落和表象,才能把握各代际需求背后的“深层驱动”。 

 

模型三:成长生态模型

 

这一模型是Ylab结合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和视角,所塑造的成长生态模型,主要研究个人成长中宏观、中观和微观环境的影响。

 

·微观社会,指与个人直接相关、于个人而言最亲密的环境,父母、同学、好友;

 

·中观社会间接影响个人,包括所处的城市或社区、父母的职业、阶层、社交媒体及主流媒体环境影响;

 

·宏观社会,指不可见、但对个人有潜移默化影响的环境,如意识形态、文化、经济、世界观等。

 

2019年,Ylab对95后展开研究,发现这是超“燃”的一代,他们身边选择创业的例子比比皆是。但是到2021年再对同一人群进行研究时,Ylab却发现,他们变得现实了,那些曾经打算创业的人,一个个考公的考公,考博的考博。

 

难道2019年的研究错了吗?没有错!因为2021年和2019年的宏观环境因素发生了变化。在2019年的全民创业热潮中,95后对自我的要求很高。他们听到的故事常常是,某某学长本科一毕业就进入了大厂,担任产品经理,起薪两万多元,还处处被“打鸡血”。但是新冠疫情发生后,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剧变,这也成为了影响人们微观生活的重要因素。据2023版“就业蓝皮书”显示,近六成本科毕业生起薪在6000元以下,这就导致对一代人的研究不能仅局限在短期,环境的变化将塑造人们的所思所想,并需要持续观察。

 

成长模型中对宏观、中观、微观因素的分析,将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同一代际受不同因素影响前后的表现。

 

宏观环境方面,80后早年出国时,觉得国外很发达,他们喜欢买进口产品;90后开始认为国产产品也不错;00后有着深厚的民族自豪感,把别国叫“村”,因为他们出国还要使用现金,不能用电子货币支付。由于文化自信不同,从而导致不同代际的世界观不同。

 

中观环境则要考虑城市社区。上海周边的嘉兴市与西南地区的某个地级市,虽然都属于同一线城市,但两个城市的人在某些事情上的看法可能截然不同,一个嘉兴人的想法可能更趋近上海人,这与西南地区人的想法相去甚远。

 

微观环境来自学校、父母、朋友、老师,这是一代人成长中最亲密的圈层。

 

现实生活中,宏观、中观与微观因素不断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动态看待代际变化

 

上述每个研究模型都会涉及到不同的变量,但究竟是哪些变量在起作用?对处于不同时间段的不同代际,关键变量都会发生变化。

 

Ylab针对95后开展了两次大规模代际研究,第一次始于2019年,第二次是2021年,均涉及定性和定量研究。两次研究期间,经历了新冠疫情的发生,也恰逢95后这一代人经历从校园步入社会的转变期,研究捕捉到95后群体发生了集体转向。

 

高开: 踩在时代加速器上的高预期一代

 

80 后在成长中信奉的是“奋斗改变命运”的狼性精神、丛林法则,将人生视为一部登天梯,咬紧牙关一阶一阶向上爬,终能收获想要的风景。

 

90 后在步入社会之后,看到阶层的逐渐固化,明白了在“拼爹”时代里努力并不一定是成功的不二法门,与其去爬前途未知的登天梯,不如在舒适区内做有限探索,维护好自己的小世界。

 

95后的童年背靠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大背景,见证了香港、澳门的回归,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北京申奥成功等一系列大事件……伴随着中国站在国际大舞台之上,他们稚嫩的心里早早种下了“世界是个地球村” “全球化是必然进程”的认知种子。

 

随着技术革命带来的互联网风口,95后看到阶层跃迁出现了新机会,有些95后在步入成年期时赶上互联网红利,抓住命运的馈赠,在初入职场的短短几年里实现了财富自由;有些人抓住了小尾巴,窥见过繁盛的一角。

 

低走:目睹神话走下神坛的失序一代

 

新冠疫情影响下,经济增长放缓,社会流动空间减少,95后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现状。当互联网的粗放生长结束,神话破灭,95 后认知到“大厂”之所以被称为“大厂”,实际上和父辈们那个时代引以为傲的纺织厂并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是纺织车间变成了格子间,缝纫机变成电脑,“面试造火箭,上班拧螺丝”是大厂的工作常态,其背后的“996工作制”“大小周”引发的社会层面讨论,也让更多95后对于互联网大厂的滤镜逐渐褪色。

 

重构身份定义,追求普通而丰盛的人生。过往,95后曾希望做一个无所不能的超人,但新冠疫情所带来的大环境转变,让“超人们”在刚准备起飞时,便失去了参考坐标,不得不缓缓下落至地面,去看向原本被忽略的“周围”。并不是只有远方才有意义,其实做一个“平凡的普通人”也是一种难得的“成就”,不是只有在一线城市奋斗才能成功,成功也不只有唯一的定义。

 

成为一个“普通而丰盛的人”意味着要对周遭生活充满感知力,善于发现普通生活中的闪光点,找寻自身认为有价值的事情并去践行,而能静下心来做到这些,在当下的环境显得尤为难能可贵。事实上,在经历了更多之后,95后“更加开明、更加崇尚多元价值,对一些人群的态度也很开明”的特性没有改变。

 

00后缘何成为令人心疼的“小老人”

 

·00后是“在下行扶手电梯向上走,观看空中花园的实心人”

 

有95后的经历在前,00后变得没有那么好高骛远,期待值也没有那么高。在Ylab的观察中,00后并没有“整顿”职场,相反,他们展现出与外界印象不相符的“理性”“早熟”,为人生的关键节点做着严谨的前置规划,唯恐踏错半步,行事像个“小老人”。

 

00后的不安全感,除了源于大环境的改变,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社交媒体的影响。互联网塑造出来的繁荣一面为00后打开了眼界,但社交媒体上的KOL,尤其是同龄人展现出的无比精致生活和完美人生,也为00后带来了对比后的落差感和焦虑感。00后知道这个世界不是只有繁荣的一面,互联网上充斥的负面信息和社会上的戾气,给00后的不安全感又加重了一层底色。

 

对于00后来说,看得太多又想得太多,最终很容易变成:“好的事情一眼带过,不好的事情在心里生根发芽。”那些互联网所塑造出的美好、精致表象,在灰暗的不安全感衬托下,显得愈发光彩夺目也愈发遥远。因此,一位00后用这样的言语来表达:他们是“在下行扶手电梯向上走,观看空中花园的实心人”,这是人间清醒。当经济下行时,00后认为站在电梯上原地不动,就是不进则退,只有不断往上走才能停留在原处。

 

“观看”而非“仰望”:00后面对如此浮华耀眼的“空中花园”,只是“观看者”的角色。面对自己的人生,他们不想只做一个“观看者”。00后的人生优先感,是将自我发展和自我感受放在首位。

 

理性的“实心人”:对外界充满的不安全感,00后选择依靠理性积攒实力,再去做自己喜欢的事。目前的每一步理性规划都是为了未来实力的稳妥积攒,等到自身有足够底气时,他们可以潇洒地和“内卷”“优绩主义”挥手告别,离开这套规则。因为有理性,00后并没有像网上所传的那样“整顿”职场,他们能够认清现实,在没有进入核心岗位之前,先进行观察,等掌握更多话语权后再去实现理想。

 

00后对工作是重视的,但也想要把工作和生活分开,这是为了能在工作之外更好地生活。对于加班,00后的态度是只要钱能给到位,“996”也不是不行。他们很现实也很真实,加班是以不影响个人健康为限度,如果加班对个人成长有意义,他们会愿意承担更多,为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想做自己,回归纯真:“内卷”严重的大背景下,00后习惯于去追赶同龄人的步伐,但从内心出发,00后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花期”,希望尽可能不被他人所影响。

 

对00后来说,物质只是人生的起点,他们不认为凭借自身的能力能实现多么巨大的阶层跃升,能保住父母为其创造的基础就很好了。00后考虑的是,基于这样一个起点,怎样才能找到更有意义的事?

 

他们在身份定义的探索过程中,尝试成为一个有思考能力的“实心人”,他们更看重物质作为基础的重要性,但也清楚地明白“物质”不是一切;他们不迷信权威,追求更多的精神愉悦和自我认可的价值感;“自我探究”是00后人生的长期命题,TA们希望通过更多真实经历去找到问题的答案。

 

有趣的是,每一代年轻人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90后采用的是“火星文”,00后中流行的是发疯文学、废话文学、鼠鼠文学、小狗文学,这些文学现象与00后所处的环境有关。互联网带给他们不安全感,进而让他们采取谨慎的态度,收窄了自己的表达空间。当他们不满时,不是以激烈对抗的方式来反对,而是用一个看起来幽默温和,甚至是幼稚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这也是一种变相的沟通。

 

·00后是谨慎消费和偶尔上头的矛盾统一体

 

由于00后在成长过程中,拥有着比以往代际更为优渥的物质基础,这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更加理性地看待消费和金钱的问题,许多00后把物质视作重要基础,却不会将其作为成功的唯一衡量标准。因此,在消费上,00后被访者展现出理性计算和谨慎规划的一面,倾向于有规划地进行消费,注重储蓄,但他们对于理财抱有着较为谨慎的态度。

 

00后更加注重产品的长期价值和实用性,这种理性的消费观念也反映在他们购买产品的决策过程中,他们通常会进行充分地调查和比较,以确保自己做出了最明智的选择。

 

比起单纯用“冲动消费”来解读00后为“兴趣点”付费的行为,更为贴切的形容是00后重新定义了“什么是有用”,“他人眼中的无用,在自己的世界里变为有用”。在00后的价值体系中,传统定义的实用品并不一定符合他们对“实用品”的理解,他们重新定义了什么是真正有用的产品,这些产品可能是一个盲盒、一块手表甚至是一块积木。

 

每一位00后的“氪金触发点”(激发充值或购买的临界)都各不相同,这种极具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消费表现,在某种程度上给了品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00后的兴趣点分散且多变,品牌该如何判断哪些属于一阵风,哪些才是更有长期价值的方向呢?这需要进入到00后小伙伴的视角,才能更好地回答。

 

品牌如何应用代际研究

 

传统营销是基于产品时代的特性,以竞争为策略,找到产品差异化的定位,但是这一策略只适用于技术发展、渠道环境比较稳定的时代。品牌着重于消费者需求洞察、竞争对手分析以及寻找独特的卖点。新进入者采用与原竞争者类似的游戏规则来切分市场蛋糕,但事实是,用昔日的游戏规则来玩是没有办法赢的。

 

今天,环境、技术都在发生剧变,一个全新爆品的生命周期可能也就三年,甚至一个品类也会突然消亡,因而品牌管理者需要调整思路,不能再以产品或品类为核心,否则不合适的产品会连带着把品牌做死。

 

剧变时代,品牌需要看未来,因而首先要考虑不是差异化定位,而是对未来的洞见,对未来的洞见不是下一步应该做露营产品还是做户外市场,而是如果不对人群做深入探究,谁也不知道下一个流行是什么。

 

Ylab为我们分享了一个婴儿奶粉品牌的案例。

 

随着中国出生率的降低,婴儿奶粉的竞争愈发激烈。此前多年,中国各奶粉品牌一直在“接近母乳”问题上进行差异化竞争,每个品牌都在执著于传统的游戏规则,都在以竞争对手为标杆。

 

但是整个大环境已然发生了改变,要想找到通向未来之路,品牌需要洞察不同代际妈妈对奶粉的需求,因为这与她们的育儿哲学有关。

 

回看80后妈妈育儿的时代,最成功的奶粉品牌是美赞臣和惠氏,两者都“主打聪明”。80后是被父母逼着上进的一代,他们在考试、求学、工作路上一路过关斩将,通过努力改变了阶层,因而他们会有一个经验路径依赖,一定要确保孩子能上好学校,成绩要名列前茅。她们焦虑的核心是孩子的成绩,因而会特别关注配方。这两个奶粉品牌抓住了这一代人群的焦虑,推出了含有添加更多DHA的奶粉产品,从而获得了成功。

 

90后妈妈具有怎样的特点呢?早先Ylab研究90后时发现,这一代人追求上进,没有好高骛远的目标,他们不像80后那么努力,因为人生成功的定义不止是财富。当时处于18岁的90后谈到10年后的理想生活是离父母不要太远,有条狗、有只猫,如今的90后过着“一屋两人三餐四季”的生活,他们的父母也希望儿女不要太累,开心就好。

 

90后妈妈会在小红书等平台看一堆“育儿经”,也会研读儿童心理学,她们有一个执念,认为3岁以前是孩子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基础如果没有打好,将会影响孩子日后的发展。为此,她们焦虑的根源不在于让孩子考第一,而是孩子的营养是否全面。由此,90后妈妈变成了“成分党”,会看奶粉中含有多少种成分,从而导致各奶粉品牌在营销中会强调某些成分的与众不同。

 

当95后开始当妈妈时,她们本身就是不同于90后的人群,加上中国孩子的出生率开始下降,奶粉市场也变数增加。

 

2021年,Ylab开始帮助a2®牛奶公司旗下a2®至初®品牌奶粉调整营销策略,帮助品牌精准洞察本土妈妈育儿观念,并塑造品牌区别于竞品的消费者沟通策略。当时Ylab探索的是:奶粉事关营养,营养又反映着母亲对孩子的期望。如何面向未来的妈妈人群构建品牌内涵?

 

为此,Ylab访问了95后妈妈,结合此前宏观、中观和微观环境的变化,分析她们的育儿哲学。95后妈妈的心态是:她们是第一次当妈妈,自己也还是个宝宝,平时会恶搞小孩。一旦当了妈妈,她们会像当年自己的父母那样去陪伴孩子。她们认为育儿的重点在于打基础,而不是给孩子很大的成长压力,她们自身也没有完美妈妈的压力,而是边学边看。

 

宏观环境也在发生变化:以往品牌都在竞争孩子的“第一口奶”,但是一段、二段奶粉的广告都不允许做了;多孩家庭出现后,导致家庭需要更多的支持系统;同时,市场上各种孩子的辅食极其丰富。这些变数出现后,奶粉的角色究竟是什么?

 

当竞争对手都陷入“接近母乳”的营销语境中时,品牌要把未来的策略看清楚其实是最难的。

 

在对新生代妈妈的精准洞察下,Ylab助力a2®至初®优化了品牌战略。 2022 财年,a2®牛奶公司中国及其他亚洲地区营收为 7.265 亿新西兰元,增长 24.5%。

 

这个案例说明,奶粉品类如果不能在新代际的妈妈群体中建立一个清晰角色的话,品类就会遇到问题。奶粉竞争的白热化不仅仅是因为中国的新生儿数量在减少,产品在新一代妈妈心中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而对这种变化的研究方法,也将适用于更多的消费品品牌。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