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追问商业航天,“破冰”8年改变了什么?

原创 作者:刘青青 石丹 / 发布时间:2022-12-08/ 浏览次数:0



近日,中国国家航天局代表团受邀访问阿联酋,双方约定,在 2026 年由中国“嫦娥 7 号”探测器将阿联酋自主研发的“拉希德 2 号”月球探测车送到月球的南极着陆。这一事件背后展现出来的中国航天事业的实力有目共睹。

 

在很多年前,中国用举国体制来发展航天事业,在经济发展并不乐观的情况下,国家巨大的投入铸就了航天事业的一系列辉煌。到 2015 年,商业航天“破冰”启程,成为航天事业的重要补充。到今天,一直“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商业航天愈发壮大,为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贡献了不可忽视的力量。

 

商业航天“破冰”8 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在航天领域,2015年是中国商业航天的发展元年。这一年,中国开放民营资本进入航天业,商业航天在中国正式“破冰”起航。但实际上,即便是在刚刚“破冰”的时候,商业航天也不是一个“从零开始”的行业。

 

据了解,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在国防军工领域推行举国体制,并且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嫦娥工程”“中国天眼”等方面取得了实际成果。在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下,才有了中国航天的一系列辉煌成就。

 

由此,国家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到航天领域,打开商业航天的大门,与其说是放开了对商业航天的要求,不如说是主动让商业航天“站到巨人的肩膀上”。

 

“大部分商业航天的从业者都是原来在体制内或航天‘国家队’服务过的人员。所以从一开始,商业航天的行业基础就比较扎实,大家并不是‘从零开始’研究航天技术。”商业卫星遥感应用企业北京四象爱数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四象科技”)CEO郗晓菲对《商学院》记者表示。

 

在郗晓菲看来,那些投身于商业航天的人都是有情怀的人,他们希望自己的所学所能在为国为民服务方面发挥作用,所以组建了一个又一个的公司和团队在这个行业扎根。

 

“国家航天依然是中国航天事业的主力军,而商业航天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一个有力补充。”郗晓菲表示,商业航天在国家航天几十年的发展基础上快速地构建起产业链条,有着极大的时代机遇,同时在市场层面前景广阔,扩张速度极快。

 

可以说,正是国家航天的肥沃土壤催生了商业航天的快速发展。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政策和资本等多方加持下,2015 ~ 2021 年中国商业航天产业保持着 22.3% 的年均复合增长率。2020 年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已经突破 1 万亿元,预计未来 3 年产业将继续以超 20% 的增长率增长。到?2022年预计将突破1.5万亿元,到2024年有望达到2.3万亿元。

 

追溯产业链

 

航天是一个无比庞大的事业,涉及了多条产业链,甚至代表了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发展程度。

 

据国海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新材料产业深度之一:开启大航天时代》(下称“国海证券报告”),商业航天产业链分为上游卫星研制、中游火箭发射服务与地面设备制造、下游的卫星应用与服务。

 

国海证券报告指出,当前商业航天产业链各个板块均培育了一定数量的民营企业,与国营企业相互补充形成了初步的产业生态,国内商业航天产业生态逐渐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以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卫星遥感为主的卫星应用成为更加贴近民生的一环。卫星应用覆盖了包括国土调查、水利、林业、农业、电力、应急管理、环保、海洋、气象、地震、地矿、交通、城市管理、保险、金融在内的诸多领域,几乎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作为商业卫星遥感应用企业,四象科技一直致力于建立遥感卫星数据与实际民生之间的应用通道,使之适用于更多的应用场景,目前产品应用范围覆盖应急、环保、农业、住建、能源、保险、金融投资等多个领域。

 

仅以一件穿在身上的纯棉衣服为例,它的原材料来自新疆还是埃及?这些棉产地的棉花长势如何?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却是一系列的经济链条,考虑到棉花的长势与农作物灾害情况挂钩,棉花收成与经济生产挂钩,经济作物又与金融挂钩,常见的棉花保险又与保险行业息息相关,棉花本身对于一个地区的土壤状态、水质量以及田间生物的多样性也有影响,由此,卫星遥感的捕捉和判定就有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如果卫星遥感的观测频次到一定水平,还能够发?现城市中每个不合理的红绿灯设置以及不合理的高速公路路口设置。如果哪一天居民发现一个原本不畅通的路口突然畅通了,其背后很可能是政府借助高水平的卫星应用手段进行监测,在大量统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路口设置进行了调整,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卫星应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甚至能从《战狼》《万里归途》等影片中窥之一角,比如影片中出现了利用航天技术手段帮助撤侨的场景。

 

郗晓菲回忆,2011 年利比亚撤侨时,中国有六七家民营航天公司不惜一切代价对卫星进行轨道调整,观测通过哪些陆地和海上路线能够让侨民快速抵达港口或机场。“当我们的侨民人身财产安全在海外受到威胁时,不光是国家航天力量第一时间到位,商业航?天也会责无旁贷地立刻响应。”

 

卫星通信之“战”

 

卫星遥感只是卫星应用的一个方面,卫星导航和卫星通信也深深渗入人们的生活。在人们享受着稳定可靠、覆盖面广的卫星通信服务时,不难想象这背后一定有大量通信卫星被发射进太空,忠诚地环绕着地球运行,不难想象卫星通信运营商们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直到挖掘出卫星通信所蕴藏的巨大商业价值。

 

为了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围绕卫星通信的解决方案上不同的企业给出了不同的答卷,比如地球同步轨道(GEO)高通量卫星(HTS)方案、轨道地球卫星(LEO)星座方案等。

 

美国卫星运营商 Viasat 是支持地球同步轨道(GEO)高通量卫星(HTS)方案的典型企业。早在2011 年,Viasat 发射了第一代卫星“ViaSat-1”;2017 年 Viasa 再次发射第二代卫星“ViaSat-2”,且容量比第一代翻倍,覆盖范围是原来的 7 倍。目前,Viasat 计划在 2022 年底至 2023 年初发射 ViaSat-3号卫星星座第一颗卫星。

 

据介绍,ViaSat-3 号卫星星座是由三颗高通量 Ka波段所组成的卫星星座,三颗 Ka 波段的卫星能覆盖几乎整个地球。同时这三颗超高容量地球静止同步轨道卫星,每颗 ViaSat-3 号卫星可提供 1000GB/ 秒的全网通量。

 

Viasat 方面对《商学院》记者表示,要应对不断增长的网络流量需求,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如何通过高效的地球同轨卫星交付低时延敏感型流量,以及通过 NGSO( 非对地静止轨道 ) 卫星集中交付高时延敏感的流量。

 

银河航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银河航天”)则致力于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的研发。其自主研发、批量制造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银河航天 02 批批产卫星,单星设计通信容量超过 40Gbps,卫星平均重量约为 190kg。

 

2022 年 3 月,随着“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的升?空,银河航天 02 批批产卫星也被成功送入预定轨道。目前六颗卫星已在轨,并与银河航天首发星共同组成中国首个低轨宽带通信试验星座,构建起星地融合的5G 试验网络“小蜘蛛网”。

 

据了解,“小蜘蛛网”已完成多项卫星互联网应用验证,包括国内首次低轨宽带通信卫星与 5G 专网的融合测试、国内首次 V 频段低轨卫星测控、低轨宽带试验星座的车载“动中通”测试和多星连续通信测试等。

 

据银河航天解决方案总监杨波介绍,在光纤和基站密集的中心城市,低轨卫星通信主要作为地面网络的补充,满足应用通信与网络备份的需求。而在边远地区,它能够摆脱对光纤布网的强依赖,通过天基实现网络覆盖,使用户可以享受和城市一样的宽带上网体验。

 

卫星运营商们的探究和实践还在继续,解决方案的分歧或许还需要时间去验证,但卫星通信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以及卫星应用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已经毋庸置疑。

 

商业落地

 

商业航天从本质上说不是航天基础设施的商业化,而是航天技术在大众应用市场与消费级层面的商业化。新华社《中国名牌》品牌沙龙栏目曾提到,近年来,基于载人航天技术衍生出来的技术,催生出超过 3 万多种民营科技产品和民用产品,包括圆珠笔、不粘锅、人工心脏、透析机等,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卫星技术的支持下,不少航天商业模式也摸索出自己的发展道路。卫星遥感已经运用于水利、林业、农业、电力等诸多领域;卫星通信为解决用户不断增长的网络流量需求分出不同派系;卫星导航在智慧城市、自动驾驶、应急救援等方面颇有建树除了这些位于产业链下游的卫星应用,商业航天的其它板块也充满着无限可能。人造卫星、运输火箭、载人航天、太空旅行、太空采矿、深空探索、空间站等领域也正在摸索中前行。

 

2022 年 1 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2021 中国的航天》白皮书。该白皮书中提到,未来 5 年,中国航天将“培育发展太空旅游、太空生物制药、空间碎片清除、空间试验服务等太空经济新业态,提升航天产业规模效益”。

 

航天“国家队”还在为国之重器而奋斗,商业航天也在不断积蓄力量,在建设航天产业的道路上,“国家队”和“民营队”互帮互助且惺惺相惜。

 

郗晓菲的“民营队”朋友开玩笑说,航天“国家队”里的人转个身去另外一个行业可以拿到很高薪资,但是这些从事航空相关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空间数据多元分析的研究人员,还是相对清贫地守在了国家航天产业里。

 

郗晓菲的“国家队”朋友也会开玩笑,鼓励商业航天企业“要好好活着”,因为“你们是产业最下游,只有好好活着好好赚钱,产业下游的钱才会回流到上游的各个环节。”

 

一边是刚刚起步的商业航天企业,一边是动辄耗资上亿元的国家航天机构,两者虽然难以相提并论,但商业航天企业的加入助力产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商业逻辑,而这些商业航天企业就是这个逻辑运行的关键节点。

 

郗晓菲的“国家队”朋友解释,只有这个商业逻辑完成了,商业模式才能被复制,对于很多航天“国家队”成员来说,他们的付出和投入就不再仅存于PPT 上的一个市场,而是真真实实地落到地面上。

 

到那时,航天产业链的上游将不再只从投资人或者社会资本等方面得到滋养,而是可以从市场中获得。就像四象科技,其计划在 2023 年上半年发射三颗卫星,该卫星制造订单会拆分传递到上游,从卫星制造商到各个部件厂商,再到材料厂商,然后到原器件厂商,最后分配到更上游。虽然四象科技只是整个航天产业链上很小的一支细流,但这一支细流已经开始向上流动。“这个商业逻辑一旦处于闭环过程中,那对于上游企业来讲,虽然订单不大,但是非常具有意义,标志着我们航天产业内可以实现自己的闭环了。”郗晓菲总结道。

 

毋庸置疑,商业航天的涓涓细流正在潺潺滋润着庞大的航天产业链,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太空聚起一片星海。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