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新中产:从买全球到体验全球

作者:钱丽娜 / 发布时间:2018-06-05/ 浏览次数:0
  按照世界银行的定义,人日均消费10-100美元即可归入中产阶层,100美元以上者为有产阶层。按此定义,未来中国中产的规模将是美国的2~2.5倍。“地球上将出现如此巨大的单一消费市场,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丁远教授说。

  中产是社会的稳定器,也是社会主流价值主张的来源。当社会结构呈橄榄型时,即中产阶层人数多,有产和无产阶层人数少时,社会将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在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中产人群迅速壮大,由此释放出一系列的需求。网络支付金额呈几何级数增长,大量中国游客涌入国外旅游名胜地。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旅行项目逆差高达7666.2亿元人民币,占同期服务贸易总逆差的85%以上。社会需求结构明显出现新的变化,“显然,物质丰裕的消费者对无形服务的需求正在强劲地增长。”丁远说。

  这正是近年来发生的趋势,中国消费者由买全球转向体验全球。服务业的崛起正是中产人群消费的典型标记,而这点已经在历史中得以证明。

  “过去几十年高速增长的经济掩盖了许多产业发展的短板。”丁远说。

  中国的制造业多偏重于组装,这相当于一个人只有干活的手,却没有思考的脑。如今制造业面临升级,无论是研发还是定制生产,都需要全新的服务意识和手段,需要更为精细地考虑用户的需求。

  在中产阶层有着大量需求的教育、医疗、运动、旅游、交通等领域,服务存在着很大的短板,“服务的紧缺是必然的,因为服务不像工业制造,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来增加供给。服务是人与人产生化学反应的过程。而且,服务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复制性,培养服务业的人才需要很长的周期。”丁远说。

  在服务业向好的同时,丁远认为,还有两大制约因素会影响中产对服务的消费,分别是财务能力和由成长经历导致的生活习惯。

  若是对中国的代际进行分析,60后的童年曾经历过经济短缺,因此与经历中国经济快速成长的70后、80后相比,在消费上相对保守。90后生长在物质相对丰裕的年代,又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真实生活和虚拟生活的边界相对模糊。围绕这些人群的不同特质,产业有了新的机会。

  “以60后和70后人群为例,养老地产、医疗服务、基因检测等都会有机会。”丁远说。由于欧洲比中国更早进入老龄化社会,在银发族的服务领域有着更丰富的经验,因此,这些公司很有可能在中国掘到金。

  欧洲百年名校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每年本科生中有17%的学生来自亚洲,但毕业时有高达35%的学生来亚洲工作,这个数据反映了全球服务市场正在越来越向东方倾斜。 该学院70%以上的毕业生不在酒店业工作,而是在奢侈品、医疗健康、金融等泛高端服务领域工作。

  “我们今天在日本和韩国看到的生活服务方式,就是中国明天的生活服务方式。”当服务业的发展重心向中国偏移时,中欧抓住机遇,与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合作开设了卓越服务管理课程。“服务业人才培养是未来的趋势,谁也不敢忽视。这次录取的52名学员可以说是服务业领军企业的‘黄埔一期’。”丁远说。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