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国产屏“逆袭”,“折叠”下的新机遇

原创 作者:沈思涵 石丹 / 发布时间:2022-05-10/ 浏览次数:0

 
2021年,中经传媒智库、《中国经营报》《商学院》杂志首度重磅推出《2021年国品竞争力白皮书》及榜单,主要聚焦于面向消费端的品牌进行研究。中国品牌做大做强,更需要科技含量更高的“B端”国品的崛起,与国际品牌同台竞争。过去,中国在芯片、新能源电池、液晶显示等领域,被核心技术“卡了脖子”,如今经过不断努力,中国品牌在这些领域已取得了不小的突破。在《2022年国品竞争力白皮书》中,我们增加了对B端企业的研究与调查,希望助力中国高科技品牌更快发展。
 
在全球手机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折叠屏手机作为其中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正成为手机厂商们的“兵家必争之地”。近日,随着vivo旗下首款折叠屏手机X Fold正式发布,国内主流手机厂商均已全部入局折叠屏手机领域。
 
但折叠屏手机得以在近期陆续推出,除了手机厂商自身的持续推进,更有赖于屏幕供应商的不懈努力。正是由于京东方、TCL华星等国产面板厂商解决了折叠屏背后的诸多技术难题,才让折叠屏手机这种全新的手机形态大放异彩。
 
在过去的硬屏显示时代,由于日韩厂商一直引领着行业潮流和技术方向,中国企业只能作为半导体显示赛道上的“跟随者”,产品落后一代甚至更多。但进入柔性显示时代以来,国内企业集体发力,正逐步缩短与国外巨头之间的差距。
 
如今,伴随着折叠屏手机新品迭出,一场关于显示屏幕技术的比拼已经悄然打响。在这些年显示屏幕技术和市场竞争的过程中,谁能够成为国产显示屏幕品牌的代表和骄傲?


 
中国面板崛起


 
如今,中国虽然已经超过韩国成为全球面板产能第一大国,但回顾国产显示面板的崛起之路,不难发现,这一切的成就来得殊为不易。
 
1998年,三星的LCD液晶面板出货量在当年取得了“全球第一”。这个称号的背后,是三星的价格打压和技术进攻,而曾经占据LCD液晶面板出货量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的日本企业,都被来自韩国的这位“野蛮对手”搞得几乎破产倒闭。
 
同样是在1998年,当吉林彩晶公司耗资8400万美元从日本DTI(东芝和IBM的合资企业)引进一条第一代TFT-LCD液晶面板生产线时,彼时的中国面板行业基本处于“一穷二白”的境地。由于吉林彩晶后续没有足够的金额支付专利费,也没有相应的技术支撑产线升级,最终这次收购以失败告终。
 
2003年,京东方以3.8亿美元的价格成功收购了韩国现代的电子液晶业务,成为中国第一家拥有TFT-LCD核心技术与业务的企业,实现了中国在液晶面板领域从0到1的突破。
 
然而,以当时国内薄弱的面板产业基础和颓靡的市场环境,京东方单方面的努力依然无力改变中国面板产业的困局。
 
直到2008年,中国的液晶面板产能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进口市场。
 
为了改变中国面板行业多年来的尴尬局面,2009年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了《2010年至2012年平板产业发展规划》,将自主建设TFT-LCD列为发展重点,决心为中国平板显示产业快速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或许是受到政策的鼓励,当时处于亏损的京东方开始了大举扩张的步伐。2009年10月,京东方在北京亦庄开建了中国大陆首条自主设计与自主建设的8.5代线,该项目总投资280亿元,设计产能为9万片玻璃基板/月,实现年产液晶显示屏1300万片,年产值近200亿元。
 
这一布局很快在市场上掀起一股“液晶风暴”,不到10天的时间,日本夏普,韩国三星、LG,中国台湾奇美、友达等厂商纷纷决定,要在中国大陆建设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试图在规模日益庞大的中国市场中占得一席。
 
就在此时,另一家中国面板企业TCL也有意建设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2009年11月,TCL集团正式启动8.5代TFT-LCD生产线项目,并设立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即如今的“TCL华星”)作为项目的运作主体。
 
随着国内面板市场掀起投资建设热潮,相关部门也决定进一步激励面板产业发展。仅在2011年至2019年间,国家层面就出台了9条相关政策,推动中国液晶面板产业驶入“快车道”。
 
按照市场调研机构DSCC最新报告预测,随着韩国厂商产能退出、中国台湾厂商产能下滑,2022年中国大陆厂商的面板产能在全球面板产能市场的占有率将会突破70%,这也意味着中国面板企业的全球影响力正在进一步扩大。
 
目前,全球LCD市场的竞争格局已经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京东方取代三星成为“全球第一大LCD面板供应商”。无论是在大尺寸LCD面板供应数量,还是在大尺寸LCD供应面积上,2020年京东方全球市占率均已占据全球第一的位置。
 
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认为,“韩国企业三星、LG在LCD液晶面板领域的全面战线收缩,把所有精力、资金转向投入到有机发光二极管,液晶面板全行业缺货,严重供不应求,客观上给京东方等国内面板厂商带来巨大的生存发展空间。而液晶显示面板行业已经连续两年处于经济指数波峰,整体上呈现繁荣、供不应求的状态。”


 
日韩转换赛道


 
由于竞争成本和下游产业链等方面的优势,目前全球范围内主要的LCD液晶面板产能都集中在中国大陆,在以京东方为首的国内面板厂商努力之下,中国在LCD市场上的份额已经在2020年突破了50%,拿下全球LCD市场的半壁江山。
 
与此同时,曾经占据LCD市场主流地位的日韩企业正在快速退出这一市场,打算向OLED技术赛道切换。其中,三星在2020年宣布已经关闭自家的LCD产线,并将精力集中于发展的QD LCD(量子点)和OLED技术上;而另一家韩国巨头LG也同样选择关闭了在韩国本土的LCD产线。除了这两家韩系大厂,日系LCD代表的松下和JDI也将逐步退出该市场,友达和群创等中国台湾企业也不断地降低在LCD产线上的投入。
 
很显然,当前全球显示屏行业已经来到了LCD与OLED技术路线交汇的拐点。尽管从目前的市场需求来看,面板需求量较大的仍然是LCD面板,但由于OLED面板可以做到更薄、保证更鲜艳的色彩表现、更快的响应速度等诸多特性,其取代LCD面板是必然的技术趋势。
 
2019年,京东方绵阳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量产出货。两年后,京东方成功打入“果链”,正式成为iPhone13屏幕供应商,标志着由韩国企业主导的iPhone屏幕供应格局从此被打破。
 
另一面板巨头TCL华星也准备扩大t4柔性OLED产线产量,并在广州建设t8第8.5代柔性可卷绕OLED显示面板生产线,主要生产大尺寸印刷式可卷绕OLED TV、IT等产品。
 
除此之外,维信诺(合肥)在2021年8月宣布G6全柔AMOLED生产线实现量产交付,这是维信诺继昆山第5.5代、固安第6代全柔AMOLED生产线之后,第3条实现量产交付能力的AMOLED规模生产线。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中国厂商对于OLED生产线有相应布局,但由于以三星和LG为首的韩系厂商牢牢控制着整个OLED产业链,因此在这方面中国厂商相比之下有诸多不足。比如在产业上游,三星和LG都拥有着自家的原材料和设备生产能力,并且拥有强大的技术基础;而在下游应用方面,三星和LG也都分别主导着中小尺寸和大尺寸OLED面板。
 
面对来自三星、LG的压力,中国面板厂商要想在OLED市场更进一步仍有不小的困难。但要想在该领域实现“弯道超车”,并非完全没有办法。比如在OLED面板制造过程中,蒸镀是其中极为重要的源头制造环节,在传统OLED面板制造当中必须经过这一流程,但TCL采用的喷墨印刷OLED则跳过了这一步。以TCL华星正等待量产的t8产线为例,其大尺寸OLED侧重于印刷OLED,尝试凭借印刷技术的低成本优势,跳过了韩国厂商采用的传统蒸镀工艺,实现技术攻克。
 
对此,TCL华星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与蒸镀式OLED相比,印刷式OLED具备三个优势。“一是印刷OLED基本不会浪费工艺材料,拥有更高的材料利用率;二是相比蒸镀式OLED需要真空制造环境,印刷式OLED可以在空气中制造,适合大量生产;三是相比蒸镀式工艺叠层机构非常复杂,印刷式OLED主体发光结构和相应的产线结构相对简单,更利于良率提升和大批量的规模生产。”
 
正如TCL华星负责人的说法,跳出传统创造新市场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弯道超车”的方法。而对于蒸镀式OLED和印刷式OLED,资深家电产业观察人士刘步尘表示:“如果把蒸镀式OLED比喻为传统燃油汽车,那么以TCL为代表的企业正在研发的印刷式OLED就是新能源智能汽车。未来两种显示方式谁将成为主流,取决于成本、良品率、下游厂商推广等诸多因素。”
 
就目前来看,由于印刷式OLED暂时还没有非常明确的量产时间,大屏印刷式OLED技术无法和蒸镀式OLED分庭抗礼,其真正的较量仍需一段时间。
 

 
柔宇尝试新路


 
在近年来的不断努力下,京东方、TCL华星、天马和维信诺等国内面板企业纷纷实现OLED面板的国产替代化,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国产屏幕制造厂商,基本上遵循了由三星主导的技术路线,即低温多晶硅技术(LTPS)。
 
这种技术的重点是将退火温度控制在450℃,以便在玻璃上集成电路。在显示屏幕进入OLED时代后,LTPS更是成为了几乎唯一的技术路线。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关于LTPS的技术标准制定、核心技术专利、关键制程设备及先进制造工艺,甚至核心原材料都控制在三星手里。
 
不过,LTPS技术并非没有缺点,由于这一技术主要采用传统LCD液晶屏与OLED屏使用的多晶硅材料做背板集成电路,而硅的物理特性决定了其加工所需要的温度更高、工艺更复杂,导致其在柔性弯折可靠性、制造良率、成本控制方面具有一定的短板。也正是由于这些缘故,造成了采用相关工艺柔性屏幕的手机在售价方面相对较高。
 
对此,TCL华星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折叠屏手机要降价,作为整机上成本最高的硬件,柔性屏幕首当其冲要进行成本管控,而柔性屏本身结构复杂,材料成本居高不下,产品良率仍有上升空间。在产品工艺和设计上,只有用技术突破的路径,才能优化产线并进一步提升良率。”
 
近年来,作为后起之秀的柔宇科技,走出了一条与国内屏幕厂商完全不同的路径。从成立之日起,柔宇科技便以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ULT-NSSP)起步,这是一条在材料体系、工艺路线上和三星完全不同的全新技术路线。从此,全球全柔性显示技术领域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条技术路线:即LTPS和ULT-NSSP技术。
 
事实上,柔宇采用的ULT-NSSP技术路线,总结归纳就是三个特点:超低温、非硅材料和高集成性。首先在温度方面,ULT-NSSP所需制程温度比LTPS低200℃~300℃,带来的好处是降低了工艺难度与制造成本,减小基材和薄膜的热胀冷缩,提升了良率与长期使用的可靠性。
 
同时,非硅材料体系绕开了硅固有的缺陷,并且具有更多材料的选择性与创新潜能。高集成性意味着制程工艺缩减尤其是所需曝光层数的减少,使得柔宇的全柔性屏可以做得更加轻薄,弯折可靠性更强,成本更低。
 
此前,京东方宣布量产的重庆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其投资额高达465亿元,而柔宇一期产线的投资仅为110亿元,这也体现出柔宇科技主打ULT-NSSP技术路线的成本优势。
 
不过,外界对于柔宇科技的自研技术质疑并未打消。对于所谓的ULT-NSSP技术,目前该技术的实力展现几乎全部出自柔宇自身的宣传和介绍,但在市场上,柔宇科技却始终很难找到产业链合作方。
 
到目前为止,由于采用这种完全自主研发的新技术路线起步较晚、产能有限,工艺成熟度并未得到终端客户的广泛认可,因此柔宇科技始终难以打开市场,同时柔宇的业绩状况也并不理想。据招股书数据显示,2017~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柔宇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6472.67万元、1.1亿元、2.3亿元和1.2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亿元、-8亿元、-10.7亿元和-9.6亿元。
 
在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看来,“柔宇科技能够实现全柔性屏技术的自主可控,这一点也许正是柔宇被投资人看好的一大原因。在某种程度上,未来全柔性市场竞争的实质,或将是LTPS与ULT-NSSP两条技术路线之争。在柔性显示市场,中国与国际巨头已开始同台竞技。”


 
折叠屏手机兴起的新机遇


 
折叠屏手机市场是手机厂商之间的竞争,但同时也是国内外面板厂商之间技术实力比拼的战场。
 
到目前为止,国内头部手机厂商均已推出各自的折叠屏手机,其中小米MIX Fold的显示屏幕由TCL华星供应,OPPO Find N采用主屏三星、副屏京东方两种方案,而华为则在P50 Pocket和Mate X2上分别采用维信诺、京东方的屏幕方案,至于vivo X Fold的内外屏幕均采用120Hz的三星钻排E5材质OLED屏幕。
 
然而,折叠屏手机虽是各家手机厂商主推的产品,但从近几年来的发展情况来看,折叠屏手机推出后并未像市场预测那样迅速成为市场的“新潮流”。
 
这其中既有折叠屏手机价格过高因素,也有技术不足的原因。比如长时间的弯折会对其造成不可逆的损坏,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而柔性屏幕存在的技术难点,单纯依靠面板厂商很难独立解决,这需要供应商上下游的通力合作。
 
张孝荣指出,“柔性屏已经发展了好几年,但是一直没有成为市场主流产品。现如今在京东方等国产面板厂商的技术驱动下,相关市场需求开始扩大,今年将进入爆发期的拐点。但预计柔性屏产业距离快速发展完成至少还需要三到五年时间,距离产业生态成熟则至少还有八到十年的过程。”
 
曾几何时,中国高端制造业面临着“缺芯少屏”的被动局面,但随着国内面板厂商的不断努力,“少屏之痛”已经得到极大的解决。经过多年来的发展,中国面板产业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的华丽蜕变,但要想在全球面板市场当中最终实现“领跑”,国产屏幕依然任重而道远。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