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内忧外患,中芯国际如何打“持久战”

原创 作者:沈思涵 石丹 / 发布时间:2022-01-04/ 浏览次数:0

 
市值逾4000亿元的中芯国际(688981.SH),自从2020年登陆科创板后,频频在资本市场引起关注。一方面,中芯国际作为国内芯片代工龙头,俨然已是外界关注的重点。另一方面,在全球“缺芯”危机持续的背景下,又多次传言称中芯国际被美国列入“黑名单”。
 
2021年12月11日,《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中芯国际有可能再次遭到美方制裁。不过,目前美方对此提议意见不一,毕竟如果升级制裁中芯国际,也会损害到美国有关企业的利益,甚至加剧全球芯片短缺问题。尽管这一传言尚未变成现实,但这种外部的不确定性因素,必然会引起市场的警惕。2021年以来,中芯国际内部多次出现人事变动,也引发外界的关注和担忧。从2021年7月五大核心技术人员之一的吴金刚申请辞职,到9月周子学辞任中芯国际董事长,再到11月蒋尚义辞任公司副董事长,关键人物接二连三地离去,给中芯国际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霾。
 
当前外部环境错综复杂,中国芯片产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坚持“长期主义”。作为芯片国产化的希望,中芯国际又能否打好这场芯片“持久战”?


 
内忧:高层“内斗”不断,人才流失严重


 
在众多的国内半导体企业当中,中芯国际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家。但就是这么一家半导体代工龙头企业,却多年出现高层内斗、人才流失的问题,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深究。
 
中芯国际成立于2000年4月,是中国内地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截至2021年6月30日,中芯国际第一大股东为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及相关权益人,其持股比例为11.71%;第二大股东鑫芯香港持股比例为7.18%,也就是说,目前中芯国际的前两大股东均是国企。
 
早在2009年,中芯国际的内部控制权之争就尤为激烈。当时,中芯国际内部形成了以CEO王宁国和COO杨士宁为主的两派博弈。随着2011年中芯国际股东大会召开,王宁国意外地落选了董事席位,使得内部权力天平向杨士宁倾斜。
 
心灰意冷之下,王宁国决定向董事会提交辞呈。就在外界以为杨士宁将由此接任CEO一职时,中芯国际董事会权衡再三并未同意让杨士宁出任,转而挖来华虹NEC的CEO邱慈云出任中芯国际执行董事兼CEO。消息一落地,王宁国与杨士宁两败俱伤,二人也先后离开了中芯国际。当年的这场高层“内斗”也是中芯国际内部矛盾的一个缩影,并且至今也被外界诟病。十年之后中芯国际又再次因高层矛盾引发关注。
 
2020年12月15日,由于中芯国际宣称老将蒋尚义再度回归,出任公司副董事长,由此引发技术大牛、联席CEO梁孟松的不满,后者在董事会上直接提出了辞职。事实上,二人曾在台积电有过一段共事经历,当时蒋尚义多年担任台积电研发副总裁,而梁孟松则在其手下担任资深研发处长。
 
如今的蒋尚义已经辞去副董事长一职并离开了中芯国际,而梁孟松仍继续带队进行先进制程研发,这段高层“内讧”也就此告一段落。《商学院》记者梳理资料发现,自2000年成立以来,中芯国际历史上已经出现过6任董事长、5任CEO,“掌门人”几度出现更替。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指出,“中芯国际自创办以来就存在多个不同的利益阵营,从创始人张汝京开始,就需要将不少精力花费在平衡内部股东力量上面,这也就导致中芯国际时常会暴露出人才结构不稳、内部矛盾重重的状况。”
 
根据2021年半年报,截至2021年6月底,中芯国际共有1785名研发人员,相比2020年同期减少634人,技术研发人员占公司员工总数的11.2%。另外,中芯国际自身也在财报中坦言,公司研发人员的数量近年确实呈现下滑趋势。2019年年底,公司尚有2530名技术研发人员,占公司员工总数的16.0%。
 
记者梳理数据发现,中芯国际近年员工离职率高于业界水平,比如在2018年~2020年期间,中芯国际员工流失率分别为22%、17.5%和17%,而作为竞争对手的台积电,其在2015年至2019年间每年的员工离职率均未超过5%。
 
针对人才流失等方面话题,《商学院》记者向中芯国际官方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对方未回复相关问题。
 
在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看来,“中芯国际历来公司内部管控问题频出,从高层到基层均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缺乏统一的团队文化长期建设,无法有效地稳定团队是中芯国际人才流失严重的关键。”


 
外患:美方技术限制,对手“降维打击”


 
除了公司内部矛盾重重,主要制约中芯国际发展的还有外部环境的变化和限制。目前看来,中芯国际仍然处于被美方“卡脖子”的境遇当中。
 
2020年12月18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正式宣布将中芯国际列入实体清单。根据BIS的公告,中芯国际在先进技术节点(10nm或以下)生产半导体所需的技术和材料将被拒绝提供。
 
纳入实体清单后,中芯国际在先进制程(成熟制程和先进制程往往以28nm为分界线,小于28nm的节点称为先进制程,反之则为成熟制程)上的研发一度陷入停滞状态。对此,中芯国际也在公告中承认,10nm以下先进工艺的研发及产能建设将受到重大不利影响。虽然眼下先进制程还并非中芯国际的收入重头,却是研发重点以及未来想象空间。
 
“由于美国有意的技术封锁,中芯国际与国际头部玩家之间的技术差距越来越大,这种封锁一天得不到解除,其引入先进光刻机的问题就不能解决,差距也就很难缩小。中芯国际要想突破这个瓶颈,只能通过国产替代的方式,但这个过程无疑十分艰难而漫长。”张孝荣对此表示。
 
很显然,当下的中芯国际除了等待美方放宽条件,几乎找不到更好的办法进行先进制程研发和采购最新设备。无奈之下,中芯国际决定暂缓对先进制程的研发和投入力度,转而开启针对于28nm的巨额扩产计划。
 
2021年9月,中芯国际宣称有意规划建设一座月产能为10万颗的12英寸芯片代工生产线,耗资约88.7亿美元,聚焦于提供28nm及以上技术节点。
 
中芯国际执着于扩产28nm制程,是否也会面临产能过剩的风险?目前在28nm这一节点上,众多芯片代工厂也在纷纷扩产扩建。例如,台积电在南京的28nm生产线已经加码扩建到月产10万颗,而台湾联电在厦门的28nm生产线也要马上扩充到月产3万到4万颗。
 
作为全球芯片代工的龙头,台积电光7nm和5nm芯片的生产制造就创造出了49%的营收来源,其选择在南京扩产28nm,便可以利用国内的政策优势,结合自身的技术优势创造更大收益,同时也对中芯国际形成“降维打击”。
 
沈萌认为,“如果只是看经营管理和生产体制,中芯国际并不落后台积电很多,但问题在于制程技术方面,台积电已经利用先进的工艺积累和设备采购形成了对中芯国际的代差优势,所以短时间内中芯国际很难赶上台积电这种头部玩家,其外部市场竞争压力仍然较大。”


 
路线:短期扩充产能,长期突破研发


 
中芯国际历来被视作国产芯片走向自主的希望,虽然先进工艺的研发进程暂时受阻,但由于全球芯片市场供不应求,中芯国际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
 
根据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中芯国际实现营业收入92.81亿元,归母净利润20.77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53.71亿元,同比增长22%,实现归母净利润73.18亿元,同比增长137.6%。
 
这份超出预期的成绩单,也让中芯国际更有底气去扩充芯片产能。目前,中芯国际正在各地紧锣密鼓地推进成熟工艺的扩产计划。
 
从技术节点来看,2021年第三季度中芯国际0.15/0.18微米、55/65nm、FinFET/28nm占晶圆收入比例较高,分别为27.9%、28.5%、18.2%。反观台积电,其2021财年一季度财报显示,5nm制程占当季营收的14%,7nm制程占35%,先进制程(7nm及更先进制程)的营收已经高达49%。
 
两相对比可以发现,中芯国际的代工收入大多属于制程工艺较为“落后”的芯片订单,这也决定了其当下的营收结构仍然是以成熟工艺作为发展重点,而并非刻意追求先进工艺。
 
“目前,国产化芯片的替代化思路仍然主要以发展中低端芯片为主,而在中高端芯片整个产业链上,仍有不少短板,想在短时间内形成突破不切实际。中芯国际自从被美国加入实体清单后,10nm、7nm以及更先进制程节点研发受到了明显阻碍,但其在28nm及以上的制程工艺已经较为成熟,扩产成熟工艺也有利于加速市场产能供给。”沈萌表示。
 
要想摆脱在先进工艺上受制于人的局面,国内芯片产业链仍需要对此进行长期研发突破和攻关。单靠中芯国际一家,显然难以打破海外芯片巨头们保持的领先格局。
 
张孝荣对此说道,“从目前看来,国内芯片代工短板暂时难以改变,虽然国产替代技术近期进展较快,但依然需要5到10年才能达到当下的先进水平。在没有重大的先进工艺突破的情况下,国内芯片产业唯有集中资源办大事,进一步加大扶持龙头企业力度,将资金和政策尽快落地,才能让中芯国际和整个国产芯片产业站得更高,走得更远。”
 
可以预见,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芯国际仍要面对内外多重因素的冲击和阻碍。而先进工艺的技术突破,必须坚持“长期主义”路线。在没有捷径可走的芯片行业,“年轻的”中芯国际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积淀自己。
 
留给中芯国际多一点时间和耐心,同样也是留给芯片国产化多一份希望。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