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天津银行,零售金融能否“上天入地”?

作者:吕笑颜 石丹 / 发布时间:2020-06-10/ 浏览次数:0
天津银行增收不增利的背后,是8.7亿元的贷款减值损失准备增长,以及整体约40亿元的减值损失。

 

借助现金贷业务实现“逆袭”的天津银行现在怎么样了?

 

4月16日,天津银行发布了2019年的年报。在此之前的3月20日晚间,该行披露了2019年业绩报告。据报告显示,2019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70.54亿元,同比增长40.50%;不过,2019年该行净利润仅为46.09亿元人民币,较2018年同比增长8.95%。

 

增收不增利的背后是8.7亿元的贷款减值损失准备增长以及整体约40亿元的减值损失。

 

截至2019年末,天津银行不良贷款率1.98%,同比增加了0.33个百分点,已是连续7年增长。其中,在个人贷款方面,天津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也由截至2018年的0.58%升至截至2019年的1.12%,近乎翻倍。

 

而这或与其频频加码个人消费业务放贷有关。过去两年,天津银行个人消费贷款的大幅增加超800亿元,直接将该行整体净利差拉大,2019年,该行净利差同比上涨52.8%至1.88%。净利差的变化让天津银行在总生息资产少量增加的情况下,实现了营收的大幅增长。截至2019年末,天津银行个人消费贷款达916.6亿元,与2017年末的87.93亿元相比,暴增了近10倍。

 

针对开展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初衷及业务布局、与互联网机构合作的细节、资产质量等情况,《商学院》记者向天津银行方面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尚未获得回复。

 

净利差同比上涨52.8%背后

 

据财报显示,2019年天津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70.54亿元,同比增长40.50%;实现净利润46.09亿元人民币,较2018年同比增长8.95%。

 

分拆来看,在营收中,天津银行2019年实现净利息收入132.22亿元,较2018年大幅增加97.2%,支撑起了绝大部分营收增长。

 

从财报数据可以看出,2019年净利息收入大幅增长的原因是利息收入增长近48亿元,而利息支出小幅下降约17亿元至190.45亿元。 

 

同时,2019年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下的减值损失为74.30亿元,较2018年增长约40亿元,同比增长113.4%,这消耗了大量营收,直接导致税前利润和营收增长的巨大差异。 

 

与净利息收入形成对比的是,天津银行2019年总生息资产平均余额较2018年同期增长不大。截至2019年末,该行总生息资产平均余额为6635.23亿元,较2018年6535.82亿元增加了99.41亿元,同比上升1.52%。

 

其中,除客户贷款及垫款的平均收益率增加了1.21%外,其他生息资产收益率都有所降低。不过,由于客户贷款及垫款部分的生息资产占比较高,导致2019年天津银行总生息资产的平均收益率较2018年增加0.33%至5.08%。

 

而在负债端,天津银行的2019年的总付息负债付息率为3.20%,较2018年同期的3.52%减少了0.32%。

 

总体来看,2019年净利差较2018年增加0.65%至1.88%,而2018年该行净利差仅为1.23%,也就是说2019年净利差同比增加了52.8%。

 

事实上,天津银行净利差已经连续两年大幅增长,2017年净利差仅为0.81%。

 

净利差同比增长52.8%的背后,个人消费贷的贡献并不小。

 

2017年,天津银行的个人贷款还以房贷为主,个人消费贷未成气候。而2018年之后,二者完成了“交棒”,个人消费贷迅速崛起,占个人贷款总额的72.1%,两年增长超80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经历了2018的爆发增长后,2019年天津银行个人消费贷依然保持了17.67%的惊人增速。

 

2016年,天津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102.2亿元,2017年,这一数字略有下滑,降低至87.93亿元。但到了2018年,天津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突飞猛进,一年内飙升至778.96亿元,较2017年末增长786%。

 

2019年末,天津银行个人消费贷为916.60亿元,同比增长了17.67%,虽然增速大大下降,但在前一年较高基数的影响下,其消费贷余额已经逼近1000亿元大关。天津银行的个人消费贷存量规模甚至已经超过了个别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

 

从占比看,2017年末,天津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仅占个人贷款总额的25.6%;到2018年末,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占个人贷款总额的比例升至73.6%;截至2019年末,个人消费贷款占个人贷款总额的72.1%。

 

个人消费贷款的增长也带来了个人贷款的快速增长。2017年天津银行的个人贷款仅占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的13.8%,而2018年一年就增长至36.71%,2019年则进一步增长至43.25%。个人贷款金额从2017年的343.79亿元暴增至2019年的1271.42亿元,增幅超过900亿元,而在此期间,天津银行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金额增长不过450亿元。

 

那么,作为一家地方城商行,天津银行的个人消费贷业务何以“上天”?

 

答案即为现金贷。在2019年的年报中,天津银行用了几个关键词总结其2019年的工作,一个是“超常规”,另一个是“上天入地”。具体到零售贷款,天津银行2018年开始与多家互联网背景的持牌机构合作,大力发展无抵押的线上贷款业务。

 

尽管天津银行也尝试自建场景并推出了“希望e贷”等自营互联网贷款产品,但对其消费贷贡献最大的,仍然是互联网机构的快速引流。

 

据了解,近两年来,天津银行曾依靠助贷、联合贷款模式与互联网金融科技平台及电商平台加强合作等方式大力发展个人消费贷业务。公开信息显示,天津银行2018年先后和新网银行、蚂蚁金服、苏宁金服、百信银行、度小满金融等签署合作协议,开展助贷业务。天津银行在与上述互联网机构联合放贷时,采用串联风控模式,利用大数据和评分模型,由互联网公司和天津银行分别进行审批,平均单笔借款在千元左右。

 

事实上,在2019半年报中关于个人消费贷款的增加,该行表示:“主要是由于本行主动适应市场变化,采用助贷、联合贷款模式与互联网金融科技平台及电商平台加强合作,通过平台引流、切入消费场景等方式实现批量获客,本行独立风控审批,大力发展个人线上消费贷款业务,取得积极成效。”

 

助贷业务的大跃进促成了如前文所述的天津银行利息收入的大幅增长。

 

那么,在个人贷款方面,天津银行为何由房贷转向个人消费贷?答案即为上文所述的净利差。

 

北京某银行业风控人士表示:“一方面房贷做不起来,一方面消费金融市场十分诱人,银行们肯定转型。”他认为,从天津银行个人贷款转向的大背景来看,一方面房地产市场已经没有了爆发式增长,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对消费的依赖越来越强,而且招商银行、蚂蚁金服等零售金融成功案例比比皆是,传统银行的确需要以消费贷作为业绩增长的新马车,但这似乎也不至于让天津银行对个人消费贷的热情高涨至此。

 

实际上,据他介绍:“消费贷与房贷有着本质的区别,房贷基本是个人客户能够申请的各类贷款中利息最低的,毕竟有一套跑不掉的房子作抵押,就算房地产市场不好,但依然是妥妥的优质资产;而消费贷利息则要高得多,自然也有更多的获利空间,当然风险也会随之加大。”

 

零售金融业务能否“上天入地”?

 

虽然天津银行高速增长的现金贷助贷业务短期内推升了业务规模和公司利润,但其背后的信贷风险亦不容忽视。2018年,天津银行个人消费贷不良贷款为1.34亿元,而2019年则飙升至8.85亿元,增长超过560%,不良率由0.17%增长至0.97%,这可以看做是一场风险的一次释放,但是否达到峰值尚未可知。

 

据财报显示,2015-2019年,天津银行的不良率分别为1.34%、1.48%、1.50%、1.65%、1.98%。其中,2019年天津银行不良贷款率1.96%,同比上涨了0.33个百分点。

 

截至2019年末,该行贷款减值损失为127.16亿元,较2018年末的118.46亿元增长了8.7亿元,同比增长7.4%。对此,该行在年报中称主要是由于加大对资产拨备的的整体计提力度。

 

加大计提力度的结果就是,在风险抵御方面,2019年该行拨备覆盖率为220.58%,同比下降了29.79个百分点。2015年-2019年,拨备覆盖率分别为202.84%、193.56%、193.81%、250.37%、220.58%。其中,采矿业、住宿和餐饮业的2019年的不良贷款率分别高达31.91%和10.03%。上述数据也显示出,过去两年里,天津银行的不良率增长较快,拨备覆盖率波动较大。

 

而仅从个人消费贷款来看,其不良率变化可能更加明显。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天津银行个人消费贷款的不良贷款规模分别为0.76亿元、1.34亿元、8.85亿元,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87%、0.17%、0.97%。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天津银行消费贷的绝对规模增长,2018年曾一度拉低了不良贷款率,但2019年贷款规模增长相对放缓之后,不良率立刻暴增。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据财报显示,2018年、2019年,天津银行信用卡透支的不良率分别为5.86%、1.72%。

 

据上述银行业风控人士表示:“一般来说,信用卡用户群的信用普遍高于现金贷人群。然而,天津银行通过互联网渠道发放的现金贷不良率却远远低于信用卡的不良率,除了规模这个因素外,也应当看到,这仅仅是天津银行开展助贷业务的第二年,其现金贷资产质量风险尚未完全暴露。那么,在某种程度上,过去两年的不良率水平是失真的,并不能如实反映其背后的风险。”

 

或许也正因如此,天津银行近两年都加大了资产减值损失的力度。2017年-2019年,天津银行的拨备前利润分别为70.2亿元、86.9亿元、130.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9.4亿元、42.3亿元、46.1亿元,过去三年的资产减值损失分别为21.3亿元、34.8亿元、74.3亿元。

 

然而,巨额计提真的能够避免潜在的信用风险吗?

 

据前述银行业资深风控人士介绍:“目前的现金贷助贷业务中有一条潜规则,助贷方通常会承诺为银行等出资方兜底,银行拿着3%左右的储蓄存款,转手就以8%左右的成本‘出借给’互联网助贷机构,赚取近乎无风险的收益。这一模式即便短期内可以掩盖业务背后真正的信用风险,但中长期看,风险必然会累积至助贷机构所不能承受之重,最终只要一个导火索,便会火烧连营。”

 

此外,前述银行业资深风控人士认为,助贷带来的更大风险在于,银行在发展助贷的过程中,非但没有发展起与业务规模相匹配的风控能力,反而因为短期的利润暴涨沾沾自喜,误以为自身核心能力得到提升,盲目扩张自营消费信贷业务。

 

不少城商行近几年都已经表现出这样“急功近利”的趋势,天津银行现金贷规模的膨胀仅是持牌机构的一个缩影。天津银行在其2019年年报中表示:“2019年年度,本行以‘超常规发展大零售’战略为统领,坚决贯彻落实‘上天入地’战略,打一场‘上天入地、天地对接’攻坚战”。”

 

2018年,天津银行的个人信用卡不良率还高于5%,而采矿业公司贷款不良率则激增至49.92%,截至2019年末,采矿业公司贷款不良率仍高达31.91%,转眼间就能在零售金融业务上“上天入地”了?

 

对于天津银行现金贷业务的后续发展及资产质量变化,《商学院》记者将持续关注。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