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来袭、气候灰犀牛、灭绝危机:2023ESG全球领导者大会,顶级大佬如何洞见未来?

作者: 日期:2023-09-19 浏览次数:0
我们要如何将更多人的反应从导致绝望、瘫痪、否认和末世论的气候焦虑,转变为改善气候的行动?
2023ESG全球领导者大会于9月13至15日在上海举行,主题为“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大会由新浪财经、中信出版集团主办,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特别支持。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国际影响力极强的ESG盛会,本次大会邀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顶级专家学者代表、企业家代表、国际性机构组织代表、特邀嘉宾等,合计超过160位国内外嘉宾重磅参会发声,共同讨论如何通过实施ESG策略来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含金量极高。

在此,我们特别整理 《连线》杂志创始主编、《5000天后的世界》《宝贵的人生建议》作者凯文·凯利(Kevin Kelly) ;全球知名思想家与经济学家、《零碳社会》《韧性时代》等书作者作者杰里米·里夫金;以及《灰犀牛2》作者、灰犀牛公司创始人米歇尔·沃克等几位重磅嘉宾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的趋势与思考,以飨读者。


凯文·凯利:秉持长期主义,经济衰退也会被复合增长抵消

凯文·凯利:感谢新浪财经、感谢中信出版集团的邀请,很开心能够在此分享我关于ESG的观点。

过去40年,我一直在研究技术。我发现技术是世界上“变革”的最重要力量。我今天想从技术方面给大家带来一些观点,从技术角度重新思考一下ESG所带来的意义。

我们应该从技术角度来思考ESG的三个重大支柱:全球主义、包容主义、长期主义。
第一,全球主义。我们要缔造一个全球规模的机器,它属于整个体系的一部分,是一个技术有机体。这个机器包括道路、电报、电话、供水、飞机等等其他交通基础设施,甚至我们还可以想象全世界各种数据中心、设备都互联在了一起,成为一台电脑去运行。

它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到底有多大呢?它会大得超乎想象。很多国家把所有的数据,比如股票市场都同步在一起,实时显现。所有国家成了一个经济体,一个平台,一个全球的操作系统。我们需要照料并且投资这样的平台,这样我们个人成功的概率就增加了。

举一个例子,如果这个机器不安全,就没有所谓的国家安全,没有所谓的个人安全。我们总说绳子在最细处断开,如果没有薄弱环节的安全保证,就没有公司和国家的安全。因为我们都在同一个机器里面,在这个超级机器中,即便全球经济势不可当,我们也需要依赖于这样一个共同的机器,一个共同的地球文化。

对大多数的现代人来说都是这样。多数的青年想要这样一间公寓,有自来水,有wifi,大家的需求就像金字塔一样,一个个往上攀爬。所有这些下面最基础的是,我们不能没有wifi。

在这个全球机器里面还有一件事是实时发生的,比如现在有同声传译,大家可以实时地听到我在讲的话,大家就成了一个全球的经济体。因为全球各地都有非常熟练的讲英语的人,即便有人英语不熟练,但有同声传译,他们也能够方便地交流,语言不再成为他们工作的障碍。

所以,远程工作将会变得越来越普遍。不仅仅是用zoom这样一些远程平台,甚至在同一个地方、同一间办公室里,同一个会场里面我们都可以进行远程工作,可以进行协作,可以在新纪元里面与环境,与平台一起共存。

这个是ESG现在所关注的系统,也就是进一步地投资和探索,让这样一个系统变得更好,帮助赋能我们的成功。

第二,包容主义。它关乎多样性和差别性,我们需要促进公平,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它能让我们的世界和让我们的所在变得更加好。

实际上,在全世界范围内要实现经济和科技的创意、创新,我们需要差异化的思维。如果每个人不停地看手机怎么会有新想法诞生呢?因为每个人都非常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我们的思想变得越来越具有相关性。所以,我们需要更多地思考,需要有不同背景、不同国家、不同的性别、说不同语言的人,来去实现创新。我认为,更重要的是AI人工智能,将会帮助我们去更好地差异化地思考。

我之前认为,人工智能实际上是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类型,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思维模型,他们有完全不同和多样化的信息源输入……它不仅仅是AI而已,实际上是非常多大脑的集合。它能够把这些大脑中的差异性综合起来,这实际上会让我们看到更多的思考的可能性、不同思维方式的可能性,帮助我们变得更好,帮助我们实现创新。

现在,我们要关注的不是中心圆,而是边缘。我们会有各种各样不同种类的人,他们会诞生各种各样的思想,都集中在我们的体系边缘,而不是中心。可以看到,AI有时候并不像外星人一样存在,它可能不像精灵或者怪兽,我们需要和他们一起合作。

AI不会替代人类,我们需要和AI进行深度地耦合,让他们帮助我们解决一些我们自身不能解决的问题。并且,我认为与AI的合作,实际上能够让我们实现一种人机混合,没有人会因为AI而失去工作——目前还没有任何人因为AI而失去工作。

“工作”这个词语的定义会发生变化,有了AI就有了一个“N+1+1”的助理性的存在。它是我们的合作伙伴,是我们的辅助驾驶,是我们的向导,是我们的实习生等等角色,它会帮助我们进一步地思考。如果我们和AI的合作非常完美,还可能因此而获得更高的工资。

第三,长期主义。我之前参加过一个项目,在一座山里面建一座能够持续运营一万年的钟。我们思考的是该如何做到这一点?如果仅仅考虑当下,不考虑死后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可能就无法建造这样的钟。我们知道未来会有非常多的变化——我们的政策、政府运营的规范、经济、商业都会在未来以一个较为缓慢的速度发展,这都是ESG现在要去考虑的部分。

我们希望在未来,这种变化是能够进行定制化的。也就是说,从ESG的角度来看,我们需要以长期的目光,更好地理解未来在各个方面的发展和趋势。这个钟的运行速度在未来一万年中可能都是不一样的,好的事情会慢慢发生,坏的事情会发生得很快,我们非常想知道未来该以怎样的节奏和速率去运行。

如果每年能够创造1%的成就,哪怕是经济落后、经济衰退,实际上也会被长期复合的增长去抵消的。如果我们有这样的长远眼光,就变得更加积极,如果我们是长期主义者,就可以抵抗更多的风险。

如果现在你有1%的负面影响,但随着时间的长期推移,它可能也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所以,长期主义应该是我们用以思考和看待世界的目光和视角。因此,我们要进一步研究ESG,去思考未来发生的事情,不论是在经济、社会还是国家层面,它们都会是一种缓慢积累的过程。

不仅对公司和企业机构来说,需要以一种长远的角度去考虑运作,国家和我们个人,也得有这样的视角。

米歇尔·沃克:风险应对四要素,让投资者从气候恶化“灰犀牛”中持续获利

米歇尔·沃克:2023年将成为人类历史上有纪录以来最热的一年,但气象学家警告说,与未来几年相比,这可能是最冷的一年。

在很多方面,这一气候新形势已向我们证实,人类不要再把气候变化视为一种缓慢发展的未来情景:它已经到来,而且正在恶化。

我今天想和大家讨论一下:极端天气相关的新闻报道如何影响人们对气候变化的风险态度;这些态度对个人、企业和政府如何应对的重要性;以及ESG领导者可以如何积极影响风险态度,进而影响我们的应对措施,尤其是在气候变化方面。

我们的风险应对措施包括四个要素:感知、态度、忍度以及行动。

感知:我们是否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好消息是,否认气候变化的声音——不承认气候正在变化或人类活动促成了气候变化——已经减弱。根据2022年的一项调查,四分之三的人已经将全球气候变化视为对国家的主要威胁。毫无疑问,今年的这些新闻将进一步提高人们的认知程度。

由于虚假、错误信息的传播,比如几周前,美国共和党总统领先候选人还在谎称“气候变化是一场骗局”。由于这种错误信息,气候变化否认主义并没有完全消失。

应对风险的第二大因素是态度。实践和环境会如何影响风险态度?有些人已经认识到气候变化是真实存在的,但却用气候“末世论”取代气候“否认主义”。“末日论”认为我们无法拯救自己,所以一切照旧即可。

风险态度对于我们抵御明显且有影响力的“灰犀牛”的能力至关重要——尤其是关于应对气候变化。

风险态度还取决于一些因素,包括个性、文化水平、价值观和行为标准。重要的是,它们也受到社会信任、期望、责任的感知,以及应对能力的综合延伸等的影响。气候风险态度还涉及成本效益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如何定义特定风险。他们是冒着在投资、财产、生活质量上蒙受损失的风险,还是冒着可能失去亲人甚至自己生命的风险。

而容忍度是指,我们认为哪些风险是可以接受的,以及我们在不采取措施的情况下可以容忍多少风险。社会和政策背景会影响人们对风险的容忍度。在美国和许多其他国家,人们用他们对气候变化的看法来表明他们的群体归属感。

最终,我们在气候风险的容忍度方面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阵营。

一种观点依靠科学共识和风险评估。他们认为,愿意关注减轻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的公司,以及投资这类公司的投资者,会比不关注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的公司和投资者会产生更高的回报。

另一种观点不相信科学而是“感情用事”。他们将ESG投资视为一种表明自己身份的方式,而他们过于依赖自己的身份,以至于他们宁可冒更大的风险,最后伤害自己的财务状况,也不愿意考虑ESG风险。他们愿意容忍我们的气候恶化,无论这对他们来说有多糟糕。

最后一大因素是行动——即我们如何准备,并积极应对眼下的风险?这是一个关键问题:当你看到一头灰犀牛向你冲来时,你会怎么做?好消息是,我们见证了越来越多的气候应对措施。坏消息是,我们的行动还没有达到我们需要的程度。

今天,我真正想说的是,我们要如何将更多人的反应从导致绝望、瘫痪、否认和末世论的气候焦虑,转变为改善气候的行动?

首先,有效的气候应对措施,始于沟通交流。摆在首位的是,宣传可靠的信息。

谈到ESG,这包括关注识别和量化风险的重要性。它还包括认识到“漂绿”的声誉风险。漂绿,指的是假装创造积极影响,而实际只是浮于表面的行为。这也意味着要意识到跟踪风险和报告风险之间的区别——ESG传统上被定义为影响力投资,这意味着其有助于在经济方面产生积极影响,我们也希望在这方面看到更多的影响。

第二,传递信息至关重要。我们需要强调一点,可持续投资会让投资者取得积极的经济回报:创造就业机会,降低未来的能源和医疗成本,为其他经济活动腾出资金,并从整体上提振经济和刺激增长。

在美国,每八美元中就有一美元投资于“可持续基金”,而且对积极的经济回报的认可度在不断提高。

不要低估成功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可避免成本的好处。企业和政府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提高能源效率而进行的投资,给他们自身带来了巨大的声誉回报,无论是地缘政治软实力、市场回报,还是招聘员工和吸引客户的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今年的极端天气和相关自然灾害,使人们更加难以忽视气候变化。然而,认识到这种灰犀牛风险的存在只是行动的开始。研究表明,为了让人们对明显的威胁做出反应,个人和决策者需要知道他们有能力避免被灰犀牛“踩踏”。他们需要可行、有效、明确沟通的解决方案,需要知道其他人也正在尽自己的职责。

杰里米·里夫金:眼下气候变化带来日益严重的破坏性影响,同时我们正竭力调集所需的力量,来阻止人类活动造成的“灰犀牛”事件,这些都是世界需要接受的教训。



里夫金:如何将当下的人类灭绝危机变成一场机遇?

杰里米·里夫金:气候变化正在发生。它已不再是理论,而是已经到来了,正在影响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地球有四个“圈”,让生命得以生存。

水圈,与地球上的水相关,这也是地球上最主要的圈;岩石圈,指的是土壤、植物、树木、动物这些;大气圈,和氧气相关;以及生物圈,这包括所有这些领域。

全球变暖导致了目前气候的变化,我们开始经历地球水圈的重新野化。这意味着我们现在正处于物种灭绝事件中。

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大家正在使用导致这次物种灭绝事件的同一套思想来寻找解决方案。包括我们与自然的关系,如何教育孩子,对待经济生活的方式,采取怎样的治理模式,甚至是如何看待自己等。

现在我们需要新的策略和方式,来理解与这个星球的关系。

当下全球GDP放缓。生产率已经连续下降了20年,失业率也非常高,尤其是年轻一代,都在努力寻找可行的就业方式。经济学家预测,未来20年仍然会生产率低下,增长缓慢。

虽然有一半的人类比我们开始使用化石燃料的工业革命之前的祖先过得要好得多。但仍有45%的人类的生活,有变得更好,或者只是略微改善了。

如何能将这场危机变成机遇?我们可以回头看看历史上的几次经济范式变革。历史上只出现过七八次重大的经济生活方式转变,它们都有共同的特征:

四种决定性的科技会在不同领域巧合式地出现,它们融合在一起,就会创造出新的基础设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人类组织日常生活的方式。

分别是:新通信方式、新能源来源、新的移动和物流方式,以及新的水圈关系。

当以上四个领域的新技术融合时,可以改变人类的沟通、供能、以及日常活动的方式,也会帮助我们改变治理自身的方式,经济生活的组织方式、儿童教育的方式,以及在地球生活的方式。

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通信革命(电话、无线电台、电视等)、能源革命(石油)、移动革命(内燃机、汽车、卡车、铁路等)、水系统革命(大型水电坝、水库以及先进的水资源系统等)。

它让人类从城市生活进入郊区生活,政治、经济活动的范围从全国市场,升级到全球化市场,出现全球治理机构,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国等等。

但第二次工业革命已在2008年7月达到顶峰。当时世界石油价格达到了每桶147美元的高点,而后经济崩溃了。

为什么?这就是以化石燃料为工业基础的革命带来的震动。因为所有的一切都依赖于化石燃料——它不仅仅是为汽车提供动力,也为大众提供暖气和空调。我们的药物、建筑材料、食品防腐剂、添加剂、化妆品以及合成面料等都依赖于化石燃料。

当石油价格超过每桶80美元时,所有其他商品、物资的价格都会上涨。当石油价格达到每桶120-130美元时,通货膨胀就会出现,人类面临经济崩溃。

因此,各国开始看到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工业时代的终结。

我们需要开始探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设施:一个新的通信、能源、移动物流方式以及水系统的融合。

新的通信革命当然是互联网。目前世界有45亿人已经连接到了互联网上,这种通信互联网现在正在与第二个”互联网”融合,即可再生能源互联网。在推动可再生能源互联网方面,中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现在,许多人正在家庭、社区、办公室、科技园区和农村进行风能发电。还有成千上万的人们在公司和工业领域进行太阳能和风能发电。他们会把没用完的能源储存起来,然后放在一个能源互联网上。能源互联网正在横穿大陆,未来20年将跨越海洋。我们正在创建一个全球能源互联网。

并且,这两个“互联网”正在与第三个“互联网”融合,即以纯电和燃料电池交通为主体的移动和物流互联网,它由来自能源互联网的太阳能和风能供电。这些交通工具越来越半自动化,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算法来管理其移动性。

并且,这三个“互联网”正在与最后一个“互联网”融合,即水互联网,由数千个小型微水网组成。

这四个“互联网”能与物联网相结合。现在,各国在全球范围内部署了数十亿个传感器,形成神经系统一样的体系。可以把卫星看作大脑,传感器就是神经系统。

人类已经最大程度上优化了对于这个星球的利用,能够以更短的时间间隔,最快地利用资源。但这也导致资源枯竭。因此我们要从让自然适应人类,转变为人类去适应大自然。

我们正处在一个更加复杂、科学驱动、技术导向的框架中,从进步时代迈向新的韧性时代。

我认为中国在这方面真的可以成为先行者。西方的宗教、哲学总是把人类视为自然的主宰,而东方宗教和哲学,不管是道教、佛教、神道教还是儒家思想,都强调人类不要主宰自然,而是与自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要和谐共存。

在韧性时代,人类必须减少或停止化石燃料的使用。太阳能和风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便宜的能源。它们无处不在,边际成本几乎为零。

我们必须重新思考科学的概念,必须重新设计学校的教学方法和课程,重新思考经济活动,使其与这个有生命和有活力的星球保持一致。

在历史上,危机会创造机会,危机越大,机会就越大。

未来可能出现全新商业方法,为中国和全球创造数百万个新的就业机会,让每一代人都能了解到如何发展生态方法来获得商机。我希望中国——它现在已经是生态文明伟大转型的先锋,能够在未来与世界各地的伙伴合作,将专业知识带给其他国家。



以上内容整理自2023全球ESG领导者大会,相关嘉宾发言,版权归作者及新浪财经、中信出版集团所有。

关于智库

  •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智慧支持和战略指导下,《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发起成立了中经传媒智库。智库汇聚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及顶级机构专家资源,是集专家、机构、平台、媒体资源于一体的媒体融合型智库。中经传媒智库整合旗下《中国经营报》《商学院》《家族企业》、中国经营网及两微一端等平台,具有5000万+的全媒体传播影响力。智库利用自身媒体平台开拓整合资源能力和广泛平台优势,为企业家和经营管理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和智慧支持。

    中经传媒智库公众号
    中经传媒智库微博
  • 创建于1985年的《中国经营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报社始终秉承“终身学习、智慧经营、达善社会”的理念,洞察商业现象,解读商业规律,助推商业文明。经过37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拥有一报两刊、网站、新媒体的大型传媒集团,是国内领先的综合财经媒体服务商。

    《商学院》杂志创刊于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出版的一本高端管理类杂志。秉承终身学习、智慧经营、达善社会的理念,以传播商业新知为己任,以“国际视野+中国功夫”为办刊宗旨。为读者提供一切对管理有益的方法、工具和理念,是管理他人和企业的一本实战、实用的杂志。

    《家族企业》杂志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出版。是中国率先关注家族企业实际控制权传递过程中风险与危机管控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