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如何让冰箱“变绿”

原创 作者:刘青青 石丹 日期:2023-11-28 浏览次数:0
智能化和绿色低碳成为家电行业的大趋势,一台“合格”的冰箱也将变得“聪明”和绿意盎然。对于家电企业来说,工厂也必然以高端智能、数字管理、生态环保的模样出现,由内而外地蝶变蜕化。
 
一台冰箱能有什么样的故事?从一切仰仗进口冰箱的无奈,到钻研出国产冰箱的欣喜,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市场变幻,中国家电在煌煌正道中修炼出自己的名片,问鼎世界前沿。 
 
如今,数智化和绿色低碳成为家电行业的大趋势,一台“合格”的冰箱也将变得“聪明”和绿意盎然,制造工厂也必然以高端智能、数字管理、生态环保的模样出现,由内而外地蝶变蜕化。
 
冰箱“进化”
 
冰箱的迭代发展是时代发展的体现,企业要做的则是以用户为中心,顺应时代发展。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的冰箱市场完全靠进口,尤其是从日本进口的“大索尼”“小三洋”,以及日立、东芝、松下等冰箱品牌,牢牢占据着中国市场。直到1956 年,我国生产了第一台国产冰箱——“雪花牌”。1979年,“万宝人”手工打造出我国第一台双门直冷式电冰箱,并率先从新加坡引入国内第一条电冰箱生产线。 
 
在那个既生机勃勃又贫困的年代,曾经发生过著名的“砸冰箱”事件。那是在1985年,是张瑞敏刚刚来到亏损147万元的青岛电冰箱总厂的第二年,他发现仓库里400多台冰箱中76台冰箱有质量问题。 
 
张瑞敏坚持要砸毁有瑕疵的冰箱,狠狠砸下第一锤,然后让工厂员工也亲手砸冰箱,很多员工一边砸一边心疼地流泪。76台冰箱被砸毁,工人们大量心血付之东流,但是质量意识却深深刻进了海尔员工心中。后来连那把砸冰箱的锤子也被收藏进国家历史博物馆,象征着对质量缺陷问题的“零容忍”。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冰箱在短时间内从无到有地成长起来,靠着一代“冰箱人”的艰苦奋斗,早早就在国际冰箱行业亮出了自己的名片。与此同时,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变迁,冰箱也变得越来越精致高端,越来越“聪明”。 
 
当饮食富足,各类瓜果蔬菜鲜肉成为中国人餐桌上的“常客”,冰箱开始变得越来越大,各种三开门、多开门的大容量冰箱开始出现;当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要求更高,众多以保鲜功能为核心的冰箱被研发出来,甚至还曾掀起轰轰烈烈的“三文鱼保鲜挑战赛”;当冰箱开始与家居结合,“纯平嵌入”“平嵌”“0闪缝”等附加条件开始加诸到冰箱头上,开启一轮“美丽修行”;当数字经济浪潮汹涌而来,冰箱开始拥有智能屏幕,具备远程控制、食材管理、智慧食谱、娱乐影音,甚至是健康数据监测等功能。
 
海尔方面指出,近年来,我国家电行业尤其是冰箱制造行业向着“国际化”“智能化”和“高端化”转型,技术更新和迭代较快,由定频到变频,由直冷到风冷无霜,由单门到多门,向着大容积、多功能、低能耗等方向发展,冰箱产品不断结合智能AI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新技术,并进一步通过提供独立、单独的储存空间,满足美妆、婴幼儿辅食、药品等不同使用场景需求。
 
如今,当绿色风潮翻涌而来,冰箱又朝着新的“进化”方向——绿色低碳方向前行。
 
让冰箱“变绿” 
 
中国冰箱行业意识到:新的风口来临了。在“双碳”目标下,让冰箱“变绿”才是新思路。
 
随着2022年《家用电冰箱耗电量限定值及能效等级》的出台及实施,加速了我国冰箱行业低能效产品快速出清、能效水平快速提升的脚步。2023年7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中提出“提升家居智能化绿色化水平”“鼓励绿色消费”,再次释放出消费“绿色化”等信号。 
 
绿色产品正在成为主流,销量节节攀升。从GfK中怡康数据看,截至2023年前37周,一级能效冰箱已占据80.2%的市场份额,其中,海尔冰箱占比51.5%。根据商务部公布的2023年上半年数据,绿色产品销售快速增长,其中,主要电商平台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额同比增长67%。随着绿色消费观念渐入人心,家电头部品牌纷纷提前布局,采取差异化策略,推出多款节能化、智能化、健康化等特色产品。 
 
于是,家电行业致力于让冰箱“变绿”,一台冰箱的整个生命周期都经过绿色设计,力求在各个环节都得到低碳改进。 
 
以海尔冰箱为例,在研发设计上,海尔冰箱自主研发的FD-PLUS变频技术,可以减少压缩机振动或摇晃,有效减少噪音,运行更平稳,效率更高,比传统冰箱制冷速度快4倍,节能15%;海尔旗下海尔智家研发的新发泡技术,每300万台冰箱每年可减少约112万吨碳排放量;无压缩机固态电卡制冷系统关键技术,实现0碳排放、低噪音,让冷柜、冰箱等省电50%以上…… 
 
在原材料使用上,海尔博观冰箱是行业首个低碳聚氨酯材料冰箱,聚氨酯是绿色可回收材料,与传统原料相比可降低50%的碳排放;海尔无霜冷冻冰箱使用新型可再生材料,可再生利用率超90%。 
 
在产品制造方面,海尔冰箱持续升级绿色制造技术,同时完善环境管理体系,通过明确污染物控制及处理程序、推进降废技改项目等方式,减少废水、废气、危险废弃物和无害废弃物的排放量。 
 
在产品运输方面,海尔冰箱执行本地化采购、生产、销售的策略,从而减少产品包装材料,同时减少产品运输过程中的废弃物产生量及碳排放量。 
 
在用户使用上,海尔冰箱做到“降耗提效”,是获得 SGS 全球首张碳减排认证的冰箱品牌。其24小时综合耗电量低至 0.75 度,海尔冰箱每年可省电近200度。甚至在回收处置方面,海尔冰箱也超前布局循环经济产业,实现回收循环再生产。
 
据介绍,2022年7月,海尔冰箱获行业首个“中国绿色产品认证”;8月,经SGS权威检测机构测算,海尔冰箱成为全球首个获得SGS碳足迹、碳减排双认证的冰箱品牌。2023年4月,海尔冰箱获得了行业首个国际可持续发展和碳认证,即ISCC认证。
 
海尔相关负责人对《商学院》记者表示,在绿色设计方面,海尔智家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会着重考虑产品的环境属性(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可重复利用性等),并将其作为设计目标。在满足环境目标要求的同时,保证产品应有的功能、使用寿命、质量等要求。 
 
总之,要让一台冰箱“变绿”,不仅仅是技术的创新,而是从材料、设计、生产、销售、使用、回收等各个环节进行整体绿色设计,最终共同绽放出一款优质、低碳,步步印证着先进发展理念的冰箱。
 
“6-Green”战略 
 
绿色低碳趋势如同数字智能趋势一样,是渗透到各行各业的大方向。这意味着,就像是智能化的不仅是企业产品,还有企业自身也进行数智转型一样,投入绿色低碳的不仅是冰箱,还有冰箱厂商自身。
 
如今,绿色低碳已经成为一种发展理念,深深地渗入到家电企业的各个方面。
 
据了解,海尔形成了“绿色采购、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经营、绿色回收、绿色处置”的“6-Green”战略,围绕研发、原材料、生产、产品回收等方面,将低碳节能融入产品全生命周期,在国内外驱动全产业链绿色发展。 
 
绿色低碳转型并不比数智化转型轻松,曾经艰苦奋斗的“冰箱人”“家电人”仍然在可持续的道路上辛勤地耕耘着,处处留下了绿色足迹。 
 
据了解,海尔以“绿色采购”政策作为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保障的基石。例如,依托海达源绿色采购平台搭建了完善的供应商管理,从供应商引入、认证、采购、审核、评估等维度进行强化升级,平台可以实时披露供应商产品材质、工艺流程、节能减排信息等情况,实现风险预警和整改管理。
 
各种“绿色设计”更是在整个家电行业乃至各行各业当中兴盛起来,数不胜数。目前,海尔已建立虚拟现实研究实验室、人因(又称“人类工程学”)&用户研究实验室、色彩材料研究实验室三大实验室,将虚拟现实、人因工程学、认知科学、新材料与新工艺等关键技术研究应用至绿色设计中,助力设计过程降本增效、节能低碳、绿色再循环。
 
“绿色回收”方面,海尔建设中国首个家电循环产业互联工厂,以再循环互联工厂为主体,向上游的废旧家电回收延伸,向下游的拆解物再利用布局,形成“一体两翼”模式,创新“回收—拆解—再生—再制造”的再循环生态体系。该工厂于2022年9月投产,工厂年拆解300万台废旧家电,塑料造粒3万吨。 
 
当一台冰箱进入这座家电循环产业互联工厂,该工厂将通过标识解析技术,让每一台产品都对应唯一一个旧机码,在收、储、运、拆、用各个环节可溯可查,实现废旧产品精准回收、循环再生产。数据显示,仅1台海尔废旧冰箱大约可以拆解出48%的钢铁、25%的泡棉、17%的塑料、2%的铝、1%的铜,1万台冰箱拆解再生可以减少碳排放65吨。 
 
值的一提的是,面对目前行业内存在再生资源标准不规范、应用不普及等问题,针对再生端标准及应用问题,海尔正与生态方共建再循环材料创新实验室等,致力于打造一套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体系。同时,海尔还在研究基于LCA产品碳足迹评价标准,促进家电产品碳标签认证,从而引导消费者正规回收废旧家电、购买经碳标签认证的产品等,提升消费者绿色低碳意识,促进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同时吸引全球各行龙头企业等资源方加入,围绕再生料的研究及应用展开深入合作。
 
除此之外,海尔打造的智慧能源平台,不仅在自有工厂和园区实现节能减碳,更将场景解决方案对外赋能给各类企业、园区,促进生态伙伴绿色发展,助力全社会共同构建绿色世界。 
 
据了解,海尔以卡奥斯数字化能碳管理平台为载体,为天津八里台工业园、青岛中德产业园、宁德时代、科兴制药等500多家用户提供定制化智慧能源解决方案,累计为用户节能降费达2亿元。基于数字化碳资产管理,提供双碳规划、碳排放监测、产品碳足迹管理、绿色供应链搭建、减碳降碳方案实施的全场景服务,海尔卡奥斯智慧能源平台帮助企业构建数字化碳资产管理体系。 
 
目前,海尔智慧住居、产业互联网两大赛道,“含绿量”持续提升。在智慧住居赛道,从绿色家电到绿色场景,再到绿色物流、绿色回收,将低碳融入产品全生命周期;在产业互联网赛道,运用数字技术,推动更多企业、行业和园区低碳转型,实现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海尔生物率先突破碳氢制冷关键技术、斯特林制冷技术,太阳能疫苗冰箱等绿色低碳方案走向世界…… 
 
从绿色家电创新到建设生态工厂,再到引领全产业链绿色发展,海尔的“6-Green”战略将绿色低碳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点亮“灯塔工厂”
 
在数字智能的支撑下,海尔的“灯塔工厂”在绿色低碳可持续的道路上持续推进。
 
经济发展几十年来,制造工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像寻找灯塔一样寻找新时代的“工厂范本”。
 
2018年,世界经济论坛启动“灯塔工厂”评选,旨在寻找“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厂”。2021年全球灯塔网络将生态可持续要素纳入“可持续灯塔”评价,要求工厂不仅有工业4.0先进技术落地,并在能源高效利用及生态可持续性要求上表现优秀,被视作评选“灯塔中的灯塔”。
 
截至2023年1月,全球“灯塔工厂”数量达到132家,中国的“灯塔工厂”增至50家,持续排名全球第一。其中,自2018年起,海尔先后获评空调行业、冰箱行业、洗衣机行业、热水器、PCBA制造行业“第一座灯塔工厂”。海尔天津洗衣机互联工厂也成为入选“可持续灯塔工厂”,这标志着中国本土企业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灯塔工厂名录中实现“零的突破”。
 
作为“可持续灯塔工厂”,天津洗衣机互联工厂不仅广泛规划布局了智能微电网和智慧照明等场景解决方案,建立了能源数字化管理平台,还在制造和包装工艺上持续优化创新。当前,该工厂已实现节电35%、减碳36%、节水54%、节省废料59%等,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工厂固体废物回收利用率、工业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率、建筑危险废物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
 
海尔方面表示,依托打造6座“灯塔工厂”的技术经验积累,实现了多个“首创”:一是首创互联互通智能核查体系,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形成中央大脑,实时监测核查仓库、生产、设备、物料等数据,做到零差错、零漏项。
 
二是首创高效运营智能工厂,利用工业互联网和工业机器人技术,通过大数据采集和智能分析,实现仓储管理、物流配送、产品加工、物料转运等全过程高度自动化作业。
 
三是首创全链路数字化工厂,依托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实现集成与互联,对废旧家电再循环过程的数据进行实时收集、传输、分析和反馈,赋能工厂数字化运营。
 
在数字智能的支撑下,海尔的“灯塔工厂”在绿色低碳可持续的道路上持续推进。当海尔点亮一个个“灯塔工厂”,照耀行业,可以想象,在未来将出现更多“可持续灯塔”,让智能、低碳深入到生产制造的每一寸肌理,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呼吸当中。
 
回望几十年前,中国冰箱行业蹒跚前行,经历了外资品牌的碾压,从无到有地成长起来。在漫长的时代变迁中,一批又一批国产冰箱品牌倒在半路,一波又一波市场风潮激荡,一个又一个国产品牌扬帆出海,打造中国名片……如今,或新或旧的“家电人”走上数智化、绿色化道路。未来,数智融合、绿色低碳定将是全产业链最主要的底色。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一台冰箱的故事酝酿几十年,念念不忘,回音绵长。一批批中国品牌,拔节而起的动听声音正响彻世界。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关于智库

  •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智慧支持和战略指导下,《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发起成立了中经传媒智库。智库汇聚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及顶级机构专家资源,是集专家、机构、平台、媒体资源于一体的媒体融合型智库。中经传媒智库整合旗下《中国经营报》《商学院》《家族企业》、中国经营网及两微一端等平台,具有5000万+的全媒体传播影响力。智库利用自身媒体平台开拓整合资源能力和广泛平台优势,为企业家和经营管理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和智慧支持。

    中经传媒智库公众号
    中经传媒智库微博
  • 创建于1985年的《中国经营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报社始终秉承“终身学习、智慧经营、达善社会”的理念,洞察商业现象,解读商业规律,助推商业文明。经过37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拥有一报两刊、网站、新媒体的大型传媒集团,是国内领先的综合财经媒体服务商。

    《商学院》杂志创刊于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出版的一本高端管理类杂志。秉承终身学习、智慧经营、达善社会的理念,以传播商业新知为己任,以“国际视野+中国功夫”为办刊宗旨。为读者提供一切对管理有益的方法、工具和理念,是管理他人和企业的一本实战、实用的杂志。

    《家族企业》杂志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出版。是中国率先关注家族企业实际控制权传递过程中风险与危机管控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