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从紧旨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

作者:赵秀池 来源:中国经营报 日期:2022-09-22 浏览次数:0
我国目前的城市化率为60%,仍然处于城市化中期阶段,大量的农村人口还要不断进城,到城市化完成还有二三十年的路要走,所以,大量的自住与改善型需求还是存在的。

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住房制度在不断改革,从1998年福利分房制度寿终正寝至今,已经有20多年了。

 

住房制度改革

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住房制度日趋完善。到目前为此,各地都形成了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并且在不断深化完善之中。人均住房面积也从1978年的3.6平方米,发展到了2018年的39平方米,人民住房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这一切得益于住房制度改革的成功。我国通过改革,成功地由住房福利制转换为住房商品制。

住房商品制是对我国住房福利制的革命。住房商品制将过去福利制时代不承认住房是商品的观念进行了改革,把住房作为商品,从生产、分配、消费、流通环节都体现出来。即:开发商生产过程中,要核算成本,并取得盈利;住房分配要采取市场分配,与支付能力挂钩,为此要进行工资改革,提高工资,工资中应包含住房补贴,住房补贴包括固化在工资中的住房公积金;住房消费形式可租可买,当时鼓励买房,让人们认为买房划算;住房流通环节要采取等价交换原则;住房购买后,可以得到产权。

上世纪90年代末,“两点论”被提出,即将住宅作为新的消费热点,将房地产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事实证明,随着住宅商品化的不断推进,住房建设日新月异,房地产业确实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住宅也已经成为人们的消费热点,成为街谈巷议的热点话题。

 

楼市运行由其市场规律

在住房制度改革过程中,人民的住房梦也不断得以实现。其中,资金作为楼市的一道重要闸门,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银行的房贷资金和住房公积金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资金的作用也是一分为二的,对房价既可助涨,也可助跌。因为购买住房离不开资金,资金充足会推动房价上行,资金不足则房价上涨无力。

但房价上涨与下跌又不完全取决于资金的推动,而是由住房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即,住房供不应求房价上涨,供过于求房价下跌,供求平衡时房价才稳定下来。

因此,我国在住房制度改革中,在房地产调控中,金融手段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调控手段。

伴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快,人们的住房需求从饥渴状态得到释放,城镇住房的供求矛盾不断升级,房价也不断上涨。为此,为了平抑房价,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除了采取限购、限售、限价等行政手段,各城市还频繁使用金融手段进行调控。

在房改初期,金融手段相当宽松,经济适用房只需要10%的首付款比例,就可以贷款到九成房价。现在老百姓的住房问题已基本解决,各城市房价高企,所以金融手段是最为严厉的。在北京即使是共有产权房,首付款也需要30%的比例,贷款只能到七成房价。

当前严厉的金融调控手段是正确的,因为大多数城镇居民已经拥有了产权房。严厉的金融手段从一定程度上防范了炒房,防范了房地产泡沫的风险,也防范了金融风险,使房地产市场得以平稳运行。

2021年对房企的“三道红线”的管理,对银行开发贷的集中管理,也都起到了未雨绸缪、防范风险的作用。

2022年反洗钱与查处经营贷挪用,目的也是防范房地产泡沫和金融风险,但对楼市发展影响作用并不大。因为大部分购房人的资金是合规的,极少数人的购房资金是违规的,少量资金的变动并不能影响整个楼市房价的走势。对于真正的自住和改善型需求来讲,还是要在遵守现行融资政策规定下量力而行。否则,违规使用经营贷会影响自身的信用,也会被要求提前还款,使自己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楼市运行由其市场规律左右。我国目前的城市化率为60%,仍然处于城市化中期阶段,大量的农村人口还要不断进城,到城市化完成还有二三十年的路要走,所以,大量的自住与改善型需求还是存在的。加之不少城市已经进入存量房时代,城市更新、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也在按部就班地推动,小房换大房、旧房换新房、新婚要有新房的大量住房需求仍然存在,加之计划生育政策的改变,对住房的需求都会有助推作用,所以,对于楼市的发展不必过于悲观。

购房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或选择买房,或选择租房。高房价下租房划算,因为用买房资金的利息租房绰绰有余,因此,租房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不接受租房,或租房不能解决孩子上学问题,也只好买房。

因为住房仍然是人们的基本刚需,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住房需求仍然在增加,随着人口的增加,新房子还是要盖,老房子需要更新,未来楼市依然会在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运行下,在多元房地产调控手段下平稳运行。

 

关于智库

  •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智慧支持和战略指导下,《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发起成立了中经传媒智库。智库汇聚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及顶级机构专家资源,是集专家、机构、平台、媒体资源于一体的媒体融合型智库。中经传媒智库整合旗下《中国经营报》《商学院》《家族企业》、中国经营网及两微一端等平台,具有5000万+的全媒体传播影响力。智库利用自身媒体平台开拓整合资源能力和广泛平台优势,为企业家和经营管理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和智慧支持。

    中经传媒智库公众号
    中经传媒智库微博
  • 创建于1985年的《中国经营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报社始终秉承“终身学习、智慧经营、达善社会”的理念,洞察商业现象,解读商业规律,助推商业文明。经过37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拥有一报两刊、网站、新媒体的大型传媒集团,是国内领先的综合财经媒体服务商。

    《商学院》杂志创刊于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出版的一本高端管理类杂志。秉承终身学习、智慧经营、达善社会的理念,以传播商业新知为己任,以“国际视野+中国功夫”为办刊宗旨。为读者提供一切对管理有益的方法、工具和理念,是管理他人和企业的一本实战、实用的杂志。

    《家族企业》杂志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出版。是中国率先关注家族企业实际控制权传递过程中风险与危机管控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