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要走上正轨,还要补哪些课? 攻破自动驾驶应用场景难点,将是产业发展方向

作者:盘和林 日期:2021-09-16 浏览次数:0
信息安全是底线,信息共享是关键,信息、技术的透明、安全、可靠是根本。

近年,智能网联汽车是市场和资本的“香饽饽”,随着相关扶持政策的落地,以及消费者接受度的不断提升,自动驾驶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在这一片热捧中,却迎头一盆冷水,蔚来的车祸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冷静的审视自动驾驶的未来。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加强汽车数据安全、网络安全、软件升级、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管理,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一致性,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随后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自2021年10月1日起施行。

一系列监管政策的出台,在传达一个明确的信号,“脱轨”的自动驾驶该回归正轨了。

 

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迫在眉睫

 

三联屏智能座舱、辅助驾驶、跨视觉自动驾驶等一系列新兴技术产品的出现,让智能网联汽车成为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趋势。与5G网络、智能算法、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融合应用,使得智能汽车不仅仅是单纯的交通工具,更是一个能实时更新且“产量丰硕”的移动数据库。

其实,现在的汽车早已不再是单纯的交通工具,而是一个重要的数据节点。

根据相关调研,一台智能汽车每天至少可以收集10TB数据,且收集的数据不仅仅包含驾驶员言语、行为等车内信息,而且还可以采集、测绘路面信息,堪称活地图。比如,特斯拉,其路面信息采集之精细,可以精确到路面上的小水坑。但是,这样的数据收集、处理、传输、使用、反馈过程每天都在重复,甚至是在驾驶人、乘车人、路人未知情的情况下。

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销量为303.2万辆,同比增长107%,渗透率保持在15%左右。预计到2025年,我国L2、L3级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将占全部汽车销量的50%。

如此庞大的汽车拥有量,配合数字技术、自动驾驶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说,道路上的任何一个“毛细血管”都将被透明化记录。这其中,除了客观的道路场景以外,还包含了大量的个人隐私。那么,在这种态势下,大规模、过度和重叠的数据收集让汽车数据安全管理变得迫在眉睫。

 

信息保护不意味着拒绝信息共享

 

正如前文所说,大量的数据需要得到保护,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信息保护并不意味着拒绝信息共享,共享依旧是数字经济时代让数据发挥价值的根本前提。

无论是《意见》,还是《规定》,本身并不是为了限制数据共享和使用,而是建立数据收集使用过程中的规则,让数据以合理、合法的路径,在合适、有限的领域内,发挥数据经济社会价值,让数据风险可评估、可监测、可防控。

那么,如何在做好数据保护的前提下促进数据信息共享,笔者认为可以走一条特殊的数据确权道路,即数据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

欧盟曾经在2018年进行了一次投票,指出“自动驾驶汽车产生的数据是自动生成的,本质不具有创造性,因而不适用于版权保护和数据库权利。”

笔者并不认同这种做法,消费者是数据的提供者,而且这些数据与消费者的隐私等紧密相关,那么在信息时代,数据既然已被视作生产要素,那么就应当具有资产属性。我们应当将所有权交给消费者,明确个人信息的信息所有权,一切信息获取、共享均需消费者的授权,必须在授权的范围内合理合法的使用。这一点中汽协秘书长王耀部长也同样指出,用户的数据所属权归车主所有,只有在达成协议的情况下,车企才能利用数据提供服务。

同时,所有权对应的就是处置权,这一点在法律层面所有权所包含的四个权能,占有、使用、收益、处分(也就是处置)中就有所体现。消费者的数据由消费者做主。消费者有权处置信息,就是消费者可以选择自己的数据是否提供给平台,是否同意进一步挖掘,而且可以随时监督数据使用和共享范围,也可以必要时取回数据。只有当消费者有权处置自己的信息,被赋予的数据所有权才有意义,这一点可以借鉴京东打造的数据中心,允许用户关闭个人数据接口的做法,来保证数据的个人所有权。

比如,当前出行平台可能获取包含个人工作、家庭、生活等信息,出现了信息泄露问题,事实上就是因为没有建立起信息保护墙,导致信息所有者权益受损,且投诉无门,成为待宰的羔羊,更严重的是,有些数据还会涉及机密,比如赴美上市的滴滴所带来的国家安全问题。因此,通过法律明确信息所有权,规范平台数据使用,对数据来源、用途、追踪监控,是信息所有者可以对个人信息确权、授权、保权的重要前提。

而使用权交给平台和车企则是数据资源共享的前提,这种做法类似农村的土地流转,虽然土地是集体所有,每家每户都有属于自己的土地。但是,这些土地可以在一定范围流转和规模化运用,提高生产效率。

汽车数据也是如此,大量的数据是智能驾驶科技迭代的基础。所以,不必因噎废食,而是要在基于所有权的信息保护之上,进行数据脱敏和使用权的分离,促进数据信息的流转。

 

攻破自动驾驶应用场景难点,将是产业发展方向

 

虽然离真正的商用、普及,我们还有较长的路要走,但自动驾驶已经从技术研究阶段逐渐过渡到实践阶段,相关产业链也正在逐渐从粗放式向精细化发展。

以车辆感知为例,通过感知系统可以识别地理位置、周边环境、车况,保证自动驾驶的安全,高精度的定位模块只管重要。同时,感知系统的零件,比如激光雷达、毫米雷达等,也都将形成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眼下,自动驾驶技术上并不能完全达到无人驾驶。根据自动驾驶的明确分级,目前主要的L2和L3仍然是特定场景下的自动辅助驾驶,对于场景的依赖性很高。因此,攻破自动驾驶不同应用场景难点,并逐步实现商业化,将是未来产业精细化发展的一个方向。

比如,既然无法做到无人驾驶,就可以更好的辅助人们驾驶,凯迪拉克就独创了驾驶员注意力保持系统,通过技术手段解决车主盲点和误区并及时与车主进行反馈和互动,进一步提升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除此之外,自动驾驶有着庞大的产业链体系,根据光大证券的数据,自动驾驶产业链涉及从激光感知、视觉感知到通讯设备、传输系统、再到芯片模块、决策系统、高精导图、执行系统、机械交互等等一系列环节,这些细分领域都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仅以芯片为例,数据显示L4的芯片算力需求将是L3的七倍以上,L5则是L3的30倍以上。越来越专业化,精细化的产业链,为自动驾驶提供了更多的商业化机遇,也为其提供了更大的价值创造空间。

 

自动驾驶需更加透明、安全、可靠

 

任何科技的发展进步都是以让人们生活更安全更美好为目标,安全同样是自动驾驶必须遵守的根本原则,这一点世界各地均是如此,包括美国联邦《关于自动驾驶汽车法规的意见》、欧盟《联合国道路交通公约》等将安全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因此,要想让自动驾驶走上正轨, 必须让其变得更加透明,安全、可靠。

 

首先,由于专业技术门槛等限制,消费者在该领域通常处于信息弱势方,车企有责任也有义务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避免虚假宣传,保证披露信息的真实性。 

其次,自动驾驶的宣传要回归技术水平本身。对于自动驾驶级别,是自动驾驶还是辅助驾驶等关键概念,车企要界定清楚,不要打擦边球,以免因为概念模糊,最终会让消费者付出惨痛的代价。

比如驾驶辅助的程度,驾驶过程是否有必要介入等。此前就出现车辆在等红绿灯时候触发升级,车辆停止行驶,甚至出现车辆升级断电导致车辆功能失效,这不仅损害交通秩序,更为公共安全埋下巨大隐患。

最后,不论是信息还是技术,当前的自动驾驶都缺乏权威的参数规范,更有软件商不经审批增加汽车自动驾驶功能。这不仅是对消费者不负责的行为,也是对产品和品牌的不负责,不可靠的产品终究会损害企业自身品牌。

在数字经济的时代,汽车网联和自动驾驶将是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若想实现长远健康的发展,窃以为,信息安全是底线,信息共享是关键,信息、技术的透明、安全、可靠是根本。

(作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关于智库

  •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智慧支持和战略指导下,《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发起成立了中经传媒智库。智库汇聚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及顶级机构专家资源,是集专家、机构、平台、媒体资源于一体的媒体融合型智库。中经传媒智库整合旗下《中国经营报》《商学院》《家族企业》、中国经营网及两微一端等平台,具有5000万+的全媒体传播影响力。智库利用自身媒体平台开拓整合资源能力和广泛平台优势,为企业家和经营管理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和智慧支持。

    中经传媒智库公众号
    中经传媒智库微博
  • 创建于1985年的《中国经营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报社始终秉承“终身学习、智慧经营、达善社会”的理念,洞察商业现象,解读商业规律,助推商业文明。经过37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拥有一报两刊、网站、新媒体的大型传媒集团,是国内领先的综合财经媒体服务商。

    《商学院》杂志创刊于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出版的一本高端管理类杂志。秉承终身学习、智慧经营、达善社会的理念,以传播商业新知为己任,以“国际视野+中国功夫”为办刊宗旨。为读者提供一切对管理有益的方法、工具和理念,是管理他人和企业的一本实战、实用的杂志。

    《家族企业》杂志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出版。是中国率先关注家族企业实际控制权传递过程中风险与危机管控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