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兰贝格专家解析公共充电桩商业模式创新

作者:郑赟 日期:2021-05-27 浏览次数:0
本文基于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郑赟1月17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1)上的演讲整理而成。

 

引言

近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1)在钓鱼台国宾馆如期举行,论坛以“新发展格局与汽车产业变革”为主题,探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格局、新背景、新挑战。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大中华区副总裁郑赟先生受邀参加本次大会,并就“构建便捷、智慧、多元的新能源充换电产业体系”发表演讲,与与会嘉宾深入研讨行业焦点议题。

 

> 新能源汽车产业趋势

整体而言,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与商用车渗透率在2030年前将分别达到40%和20%,预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总销量将达到566万台;其中,乘用车中的纯电动车占比约达57%。

追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在2018年之前是由消费端政策引领,而从2018年起则进入了政策主导的多元驱动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总体上仍由政策推动,但政策重点转移,逐步撤销补贴(延长至2020年),提出更多的供应侧要求,如双积分政策以及对能耗的更高要求。此外,电池技术逐渐成熟,总体拥车成本更低,残值痛点得以逐步解决。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的产品供给也逐渐丰富,合资主机厂开始涌入。

> 新能源基础设施趋势

当下,新能源汽车充电市场规模约300亿。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推动下,未来十年中国充电市场体量将快速增长,总规模预计将增长6.6倍,其中约80%将主要由车队用户消耗,移动出行与物流车队司机将是未来的主要充电使用者,分别占比约42%和23%,公交车充电领域则逐步进入市场饱和阶段。

 

新能源汽车充电产业的发展主要受新能源车保有量和政策驱动,而产业政策支持更高功率、更智能的充电桩与更高效的运行。例如,中国新基建规划中提及的电动汽车充电桩相关政策、新住宅区和公共停车场至少需要 10% 的充电桩、到 2030 年实现电动车保有量和充电桩比1:1的战略目标等。

因此,这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爆发期,尤其是2025年至2030年这一黄金阶段。汽车产业的一些颠覆性趋势,包括场景化的自动驾驶、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产业链的数字化应用等,都会在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总成上得以体现,这是行业未来的一大核心发展方向。

 

> 产业发展核心议题

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体系将面临充换电技术布局与商业模式创新两大方面挑战。

1. 如何布局下一代充换电技术?

当前,充电技术仍面临充电时间长、充电效率低等挑战,导致使用便捷性低于燃油车,而大功率直流快充桩可以大大缩短充电时长。此外,当前单次充电时间长,导致单桩投资回报率低,充电桩功率的提高可以提升充电桩回报率。

未来,大功率充电技术将成为充电桩市场重要趋势,充电桩生产企业应重点提升规模化采购、核心产品技术投资/收购与技术合作等能力。

> 大规模集中采购将提升企业议价能力。因此,提高生产企业规模化采购能力将帮助降低成本。

> 企业可通过收购或投资国内外IGBT企业或产线获取核心元器件,降低购买成本。

> 与技术研发能力较强的行业领先玩家开展合作,共同积累经验,降低研发投入及电路测试成本。

目前中国公共充电桩慢充桩比例较高,未来交流慢充将不断提升智慧化程度,大功率直流快充、换电模式等产品占比将不断提升。

 

除却供应端因素的考量,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提升单纯依靠双积分政策的拉动还远远不够。因此,需要打通新能源汽车的整条价值链,尤其在当下电池成本尚处下降阶段的时间节点,换电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换电技术仍处在行业发展初期,面临适配性、标准化等运营挑战,近期受政策鼓励将迎来行业发展提速期,在车辆类型、玩家类型、商业模式等方面将面临变革。主要主机厂未来三年将不断推出换电车型产品,更多个人车辆换电模式将进入市场试水。充电桩生产/运营企业、电池生产/梯次利用企业、经销商、城市运营商等多类行业玩家进入,推动产业发展。通过换电技术升级、梯次利用价值挖掘等方面技术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和落地,换电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2. 如何创新公共充电桩商业模式?

基于零部件技术、出行运力、服务入口、业务场景等优势的跨界玩家也不断以新模式进入充电桩运营,对现有行业格局带来冲击挑战。

从新能源充电价值链和使用场景发出,我们识别出覆盖生产、使用和增值服务环节内的十余个核心业务领域。运营构成目前电动车充电产业最大的收入和利润池,但中长期产业价值链高地将逐步向下游转移,增值服务环节将快速发展。

生产制造、使用和增值服务要求完全不同的关键成功要素。

生产环节

  > 聚焦成本控制和技术壁垒以脱颖而出

  > 需要赢得订单才能实现规模经济

使用环节

> 要求客户关系能力以增加收入

> 卓越的运营以提高盈利能力,主要包括位置选择和价格竞争力

 

增值服务环节

> 依靠积累资源,尤其是电动汽车充电"核心业务领域"(例如"生产"和"使用")的数据和客户群

> 需要强大的资本支持、合作伙伴关系和数据分析技能来开发增值服务

未来充电桩运营商收集的电动车充电数据,例如充电性能和用户行为相关数据,可进行数据整合并探索变现方式。

 

> 总结

罗兰贝格认为,中国新能源基础设施产业链玩家应以技术突破作为核心竞争力,以商业创新掌控价值创造,在挑战中寻找机遇,实现“质”的转型与突破。在核心技术方面,应坚定技术发展趋势,明确技术路线,找准合作伙伴,充分布局;在商业模式方面,应以用户需求为核心,丰富产品/服务组合,把握价值链转移时机,找准定位,夯实差异化竞争优势,不断变革。

 

 

关于智库

  •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智慧支持和战略指导下,《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发起成立了中经传媒智库。智库汇聚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及顶级机构专家资源,是集专家、机构、平台、媒体资源于一体的媒体融合型智库。中经传媒智库整合旗下《中国经营报》《商学院》《家族企业》、中国经营网及两微一端等平台,具有5000万+的全媒体传播影响力。智库利用自身媒体平台开拓整合资源能力和广泛平台优势,为企业家和经营管理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和智慧支持。

    中经传媒智库公众号
    中经传媒智库微博
  • 创建于1985年的《中国经营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报社始终秉承“终身学习、智慧经营、达善社会”的理念,洞察商业现象,解读商业规律,助推商业文明。经过37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拥有一报两刊、网站、新媒体的大型传媒集团,是国内领先的综合财经媒体服务商。

    《商学院》杂志创刊于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出版的一本高端管理类杂志。秉承终身学习、智慧经营、达善社会的理念,以传播商业新知为己任,以“国际视野+中国功夫”为办刊宗旨。为读者提供一切对管理有益的方法、工具和理念,是管理他人和企业的一本实战、实用的杂志。

    《家族企业》杂志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出版。是中国率先关注家族企业实际控制权传递过程中风险与危机管控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