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塑与建构:中信出版2024合作伙伴大会在中信大厦举行

作者: 日期:2024-01-16 浏览次数:0
形塑与建构:中信出版2024合作伙伴大会在中信大厦举行

2024年1月9日中信出版集团在中信大厦举行“形塑与建构:中信出版2024合作伙伴大会”,向广大合作伙伴报告过去一年共同合作的成果,分享对未来出版的理解和举措。
向中信出版2023年度致敬作者:查理·芒格、亨利·基辛格致以崇高的敬意,并颁发年度作者、年度合作伙伴等重要奖项。

大会同时邀请到2023年度作者代表、京东原副总裁蔡磊及夫人、破冰驿站创始人段睿亲临现场,并做主题演讲;同时邀请到中信出版2024年新书作者代表科普达人、中学物理老师李永乐,星球研究所创始人、“这里是中国系列”、《什么是重庆》主创耿华军及知名财经作者、《茅台传》作者吴晓波,发表他们对于教育、时代叙事和当下商业的观察和思考。



2024秉持坚守与革新,深信行业未来

会上,中信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陈炜以“深信行业未来:我们的坚守和革新”为题,围绕出版机构如何理解新时代新文化使命、如何理解当下出版业的变化和中信出版的2024方法论三个层面,分享了中信出版的思考与应对。



如何理解新时代的文化使命?陈炜指出要从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出发进行开拓和创新,他认为新时代大众出版业的文化使命担当应该聚焦两个维度:讲好“中国故事”,用优质作品使读者保持思想活力,得到智慧启发,滋养浩然之气。



乌卡时代,出版行业又该如何应对当下之变?陈炜分享了中信出版的认知和做法——内容创新”、“数智赋能”、“渠道共创”。

谈及内容创新,陈炜认为出版应该回归到内容本质。2023年,中信出版不断加大内容创新、版权运营支持力度,不断提高自身在内容策划、营销发行能力,也不断加强各细分领域的出版力度,与时俱进,持续在科普、少儿阅读、文学、心理励志等大众关注的领域加大关注与投入,助力科技创新与经济修复,不断抚慰读者心灵。

在出版市场整体下滑的大形势下,2023年中信出版跑赢大市,保持市场领先优势,图书出版业务全年在图书市场码洋占有率超过3%,在单体出版社中位列市场第一。在传统细分领域中,中信出版在经管、心理自助、传记类持续领跑市场,少儿全年跃居至市场第二,艺术类提升至市场第三。

应对2023年人工智能技术兴起,陈炜认为出版业要以数智赋能助力产业降本增效。他分享到,2023年中信出版通过AIGC数智出版平台辅助出版科幻系列小说《血与锈》,正式发行,获得外界大量关注。并且,通过自行研发的“夸父”AI智能应用系统,助力图书资源整合与动态管理;实现营销物料一键生成和分发,真正做到智能营销。



而在渠道共创方面,面对渠道变革,陈炜介绍了中信出版的主要举措:以营销为抓手撬动内容生产,搭建新媒体传播矩阵和全媒体营销体系;重视细分市场,不断提升垂类渠道运营能力,进一步撬动垂类产线的市场增量发展。如针对Z世代、二次元人群,与专业渠道合作,持续完成《再见绘梨》《不见上仙三百年》《天官赐福》等重点作品的宣推。



同时,中信出版以重点IP为切入点,攻坚渠道共赢生态。2023年暑假,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热映,中信出版同期发布了《长安诗选》等衍生产品,取得了十分亮眼的市场表现。

关于中信出版2024年的方法论,陈炜为大家重点阐释。他先从解构2024中信出版的年度关键词“形塑与建构”谈起。古往今来,出版业作为知识与思想的媒介与传递者,推动了人文知识传播和普及,开启了民智,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科学革命奠定了基础,真实的形塑与影响着社会。

2024年,中信出版将以倡导“新主流”,彰显新力量,关注新状态,拥抱新技术,培育新动能,服务新读者为方法论,期待与所有出版行业同仁、合作伙伴、作者、读者朋友一起,共创全新未来。

中信出版集团执行总编辑方希,中信出版集团少儿集团总经理张昭,中信出版集团图书发行集团总经理沈家乐,也从不同视角和维度,全面立体地分享了行业观察与洞见。

方希以“硬核才能打——对大众图书重点领域的几个判断”为题,着重介绍了未来中信出版在大众出版领域的选题规划方向,将在商业财经、文学、科学、历史四个成长性图书领域重兵装备。



她认为当下畅销书的代表性和对整体大盘的影响与拉动能力都在不断减弱。传统的畅销书思维,已经无法适应当下情况。出版社在内容规划上,应该更加注重体系与规模、经济价值,发展兼容友好的生态系统,做到可出可不出的书,不出;不能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图书,压缩数量。



张昭则以“重塑童书出版”为核心,就中信童书如何在短的时间内跻身行业前列,为大家进行了揭秘,总结了2023中信童书消费新动能六大关键词:美的力量、情感认同、内容创新、双向互动、理性消费、文化自信。



并向大家介绍了2024年中信童书要坚持做好的两件事:体系化的构建原创优质内容,以及为用户提供阅读整体解决方案。



沈家乐从图书发行角度,为大家诠释了在“以营销驱动的发行新时代”,中信出版如何通过出版人叠加发行人的全新图书营销管理支持策略,做到从简单卖货逻辑向有效专递图书价值的转变,并分享了具体做法:



通过助力出版生产——将数据、需求、市场动向等信息及时传递到生产过程中;针对不同品类、IP定制渠道策略——营销先行、宣发过程中调整产品方案、全面预售、以销定产的销售方式等;定制价格策略——打透让愿意为产品买单的核心消费者付费;完整的传播方案——内容价值产品生产与传播渠道设计。

同时,她也表示推行发行人制度的改革是希望改变原来出版行业一库书的概念,而回到真正关心每个产品,每个读者需求上来,既然新时代下用户需求是千人千面,那中信出版的发行过程也应该是千书千面的,也希望这样的改变可以给伙伴们更多的支持。

中信出版2023年度致敬作者、年度好书、年度合作伙伴等隆重揭晓

站在剧变的当下,中信出版始终相信,知识和意义是超越时间的,不论周期如何波动,传播知识、传递意义、传承文化,出版的这一本质不可撼动。

基于此,大会隆重发布了中信出版2023年度致敬作者,他们分别是查理·芒格,“他用自己屡战屡胜的财富传奇,成功穿越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周期,演绎了这样一个朴素不变的真理——知识与智慧才是成就人生的不二法宝。”;亨利·基辛格,“一位同时在人类智力世界和权力世界都达到鲜有高度的强者,也是学者转型为政治家的重要代表”。

大会也就中信出版2023年度好书、年度作者、年度合作伙伴等进行重磅发布。希望通过一本本图书以及它背后的议题,让读者进入富有思想的智识生活,关心劳动、关心幸福、关心人之为人的尊严和自由思考的能力、关心人的本身。

蔡磊、李永乐、耿华军、吴晓波,大咖齐聚共话出版未来

本次大会,同时邀请到中信出版2023年度作者代表蔡磊和夫人,李永乐、耿华军和吴晓波——三位2024年新书作家代表,现场讲述自己与阅读的故事,分享关于信念、教育、时代叙事和当下商业的观察和思考。

蔡磊:相信的力量

渐冻症抗争者、京东集团原副总裁,《相信》作者蔡磊,作为中信出版2023年度作者代表,回顾了《相信》一书的出版缘起和感人故事:“去年开始,我的身体直线下滑,说话的能力也越来越差。我想到中国还有十万渐冻症患者,每个人都面临绝望,甚至有想要放弃生命的病友,中国还有三千万名罕见病患者,约95%无药可治,他们很多人从医院出来之后就放弃了希望,我觉得不应该这样。那我能用什么方式再做一些努力,如何给这几千万患者一些力量和启发?



再加上这几年中国经济也面临转型,包括之前我从事过的高速发展的房地产、互联网、金融等行业近年都不是特别好,很多人都很迷茫,觉得没有希望,我也想给他们一些启发。现在有一个并不比你差的人比你更难,但是他经过努力做出了有希望、让人震惊的事情,那很多人可能也就释然了,也能充满了希望和力量。”



谈及《相信》一书作为年度新书总榜榜首,蔡磊表示本书稿酬收入均会用于渐冻症的科学研究和生命救治。但这本书带来的绝不仅仅是经济价值,而是向更多人传达了精神、分享了力量。

蔡磊夫人、破冰驿站创始人段睿也分享了《相信》创作与出版以来的感悟——通过《相信》一书,有机会成为书中人而被大家认知。现在越来越发现,书籍其实比任何载体都能够更好地传播温暖和感情。读者觉得从书中得到温暖和帮助,但自己与蔡磊其实得到了从世界各地汇集起来的各种温暖,非常感谢大家。比起各种形式的视频、舞台也好,书是更安静、更真诚的一种载体。读书让我们有机会能够穿越时空,穿越物理的定律,穿越对人体的束缚,能够和一个我们不相识的人走得非常非常近。希望图书是最生生不息,最有活力的一种传播途径。

李永乐:学习的未来,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

  科普达人、中学物理老师李永乐也讲述了自己与阅读的故事。他认为阅读是孩子获取知识、了解世界、塑造自我的重要手段。众所周知,为儿童提供高质量科普读物有多重要,所以,希望自己给孩子们制作的书能够有前瞻性、有品位、充满智趣。



他通过日常在学校教学工作中与学生家长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发现,大家把精力都放在研究考试技巧和解题思路上,这样也许能获得短暂的好成绩,但因为无法理解学习知识的真正意义,而缺乏长久的学习动力,学生也很容易在学习中感到挫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发现科学知识是有趣的,是有用的,和现实有联系的,才不会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才会主动去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才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如何让更多学生找到兴趣,找寻到学习动力?李永乐认为最好的途径就是阅读,并透露自己将出版一套把课本知识和现实世界相结合的书——暂定名《李永乐老师讲大国重器》,目的是让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构建学习的“意义感”。他表示未来的教育正在发生变革,把学习当成是考试、考证、考大学、找好工作的观念培养不出适应未来社会的人才。并用霍金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记住要仰望星空,不要低头看脚下。无论生活如何艰难,请保持一颗好奇心。你总会找到自己的路和属于你的成功。

耿华军:以地理的视角,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星球研究所创始人、“这里是中国”系列、《什么是重庆》主创耿华军则以“以地理的视角,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为题,发表他对于时代叙事的观察和思考,分享与图书有关的故事。

耿华军表示,中国地理严重被低估,“这里是中国”系列讲的很多东西,都是近些年中国科学家的鲜为人知的研究成果,在被大众传播后受到热烈欢迎。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应该用地理的视角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如何用地理视角讲中国故事?耿华军坦言,首先是看中国的多样性,比如中国是全球中低纬度冰川最多的国家,同时还是万岛之国,也是全球哺乳动物物种数最多的国家,等等。但同时也要看其背后的科学成因,比如《这里是中国》开篇提到一场6500万年前的大碰撞,可以简单理解为印度板块往北边撞击,这次事件对中国影响非常大,但使得中国成为地貌丰富度最高的国家,还有很多别的原因。



地理视角还可以看到人生哲理。他以《这里是中国》中一篇九寨沟地震相关文章进行解释。“九寨沟地震在我们眼中是毁灭,但它也创造了美景,在大自然是又一次创造。”
耿华军对筹备3年,2024年将如期上市的《这里是中国3》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前瞻披露,并希望终有一天,星球研究所能够同大家一起,看遍中国的山岳、江河与城市。

吴晓波:快慢之间的“笨功夫”

著名财经作者吴晓波,常年深入调研各类企业,敏锐洞察商业变化,在财经写作领域有巨大社会影响力,他对中国企业变革和领军人物的记录与分析令人折服。现场,吴晓波为大家讲述了自己2024开年新作《茅台传》的创作故事。他坦言,茅台集团与自己过去关注的企业完全不同,是特别慢的企业,也正是这点,让他很好奇,并最终决定撰写这本书。



茅台可以学吗?吴晓波表示,写完《茅台传》,他发现是可以的,他总结了茅台的六法十二式,呈现在随书小册子中。他还讲到,全世界企业发展大概分为两类:一类被技术变革不断推动,一类被审美和文化推动。茅台将文化的意义变为产品、变成高市盈率的产品,这就是它教我们的东西。



同时,他认为,“再做一个茅台,可能性还是有很多的”。“某种意义上讲,快的时代结束了,回归慢时代,如果快慢结合得好,这叫节奏。茅台从中国西南小烧房成为拥有2万多亿市值的公司,是很好的企业成长的故事,希望能够对今天中国的年轻人、对商业感兴趣的人有一点启发和帮助。”



正是有了各位作者、渠道伙伴的大力支持,行业才能够不断前行。1月11日-13日2024北京图书订货会将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朝阳馆)盛大开幕,中信出版展位在1号馆A厅,期待与行业伙伴、读者交流互荐。

关于智库

  •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智慧支持和战略指导下,《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发起成立了中经传媒智库。智库汇聚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及顶级机构专家资源,是集专家、机构、平台、媒体资源于一体的媒体融合型智库。中经传媒智库整合旗下《中国经营报》《商学院》《家族企业》、中国经营网及两微一端等平台,具有5000万+的全媒体传播影响力。智库利用自身媒体平台开拓整合资源能力和广泛平台优势,为企业家和经营管理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和智慧支持。

    中经传媒智库公众号
    中经传媒智库微博
  • 创建于1985年的《中国经营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报社始终秉承“终身学习、智慧经营、达善社会”的理念,洞察商业现象,解读商业规律,助推商业文明。经过37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拥有一报两刊、网站、新媒体的大型传媒集团,是国内领先的综合财经媒体服务商。

    《商学院》杂志创刊于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出版的一本高端管理类杂志。秉承终身学习、智慧经营、达善社会的理念,以传播商业新知为己任,以“国际视野+中国功夫”为办刊宗旨。为读者提供一切对管理有益的方法、工具和理念,是管理他人和企业的一本实战、实用的杂志。

    《家族企业》杂志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出版。是中国率先关注家族企业实际控制权传递过程中风险与危机管控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