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日期:2023-10-19 浏览次数:0次
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有来自151个国家和41个国际组织的代表来华参会,注册总人数超过1万人。各方共形成458项成果,这一数量远远超过了第二届论坛。
论坛期间各方共形成458项成果
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结束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高峰论坛新闻中心举行中外记者会。
习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讲中宣布的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8项行动,包括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促进绿色发展,推动科技创新的重大举措,也包括开展务实合作,支持民间交往,完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制等具体项目。论坛期间,各方共形成了458项成果,每一项都是实实在在的,这一数量远远超过了第二届论坛。
“这次论坛形成的最重要共识是开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新阶段。”王毅表示,这次论坛坚持的最鲜明特色,是行动导向,高效务实。共建“一带一路”,既要凝聚合作的理念,更要采取具体的行动。
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取得历史性成就,成果惠及150多个国家,开拓出一条通向共同发展的合作之路、机遇之路、繁荣之路,成为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
本次高峰论坛有来自151个国家和41个国际组织的代表来华参会,注册总人数超过1万人。这一“万人盛会”再次体现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巨大感召力和全球影响力。
其中包括《深化互联互通合作北京倡议》、《“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北京倡议》、《“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北京倡议》、绿色发展投融资伙伴计划、《“一带一路”廉洁建设高级原则》等重要合作倡议和制度性安排,也有到2030年为伙伴国开展10万人次绿色发展培训、将联合实验室扩大到100家等具体目标。企业家大会还达成了972亿美元商业合同,有助于为各国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增长。
此外,王毅强调,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次高峰论坛的成功再次说明,中国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的方向是正确的,各国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信心是坚定的,“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这次高峰论坛也说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冷战对抗、脱钩断链逆历史潮流、没有出路。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期待同各方一道,传承弘扬丝路精神,共赴“一带一路”发展新征程,开创各国共同迈向现代化的美好明天。
深化互联互通 以合作共建“一带一路”
当今世界虽然面临种种危机挑战,冷战思维和阵营对抗沉渣泛起,但出席本次论坛的各国朋友们态度都很明确:大家都是为了友谊而来,为了合作而来,为了发展而来。
习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讲中明确指出,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成事、办好事、办大事;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是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
王毅表示,这次论坛发出的最清晰信号是团结合作,开放共赢。
论坛从北京从这里向世界发出了清晰而明确的信号,那就是我们“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开放,不要封闭;要共赢,不要零和”。在变乱交织、百年变局当中,共建“一带一路”,给世界带来的永远是稳定性,永远是正能量。
另外,这次论坛形成的最重要共识是开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新阶段。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方愿同各方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得到各方积极呼应支持。
据悉,在互联互通高级别论坛上,大家都支持进一步深化互联互通,建设高质量、可持续、有韧性的基础设施,加强交通、能源资源、水利等领域合作,不断提升基础设施软联通水平,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在数字经济高级别论坛上,大家都主张加快建设“数字丝绸之路”,营造开放、公平、非歧视的数字发展环境,推进数字技术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安全发展。中国在会上发起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引起各方高度重视。
在绿色发展高级别论坛上,大家都认为应深耕“绿色丝绸之路”,合力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绿色发展投融资伙伴关系,为绿色发展赋能。
在其他专题论坛上,大家都期待全面推进务实合作,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优化营商环境,发展蓝色经济,建设廉洁丝路,深化地方交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教育、科技、旅游、卫生、体育等活动。
释放市场潜力 200多项务实成果达成
实现现代化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期待,也是应有权利。“一带一路”打造了共同发展的合作平台,助力许多发展中国家加快了迈向现代化的步伐。
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演讲中宣布,中方将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深化国有企业、数字经济、知识产权、政府采购等领域改革,同更多国家商签自贸协定、投资保护协定。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市场的潜力将持续释放。中方金融机构将设立新的人民币融资窗口,在科学论证基础上,支持“一带一路”建设项目。中方还将以项目合作促进当地就业,实施1000个小型民生援助项目。
塞尔维亚国内和对外贸易部部长托米斯拉夫 · 莫米洛维奇表示,两国之间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给中国和塞尔维亚企业带来免税进口各自产品的机会。希望未来,双方的关系会更深化,也能吸引更多中国企业投资。
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总干事桑达·奥佳博表述,很重要的是不仅要讨论基础设施,还要讨论绿色发展。我们刚才在聊一个项目,还聊到针对气候、环境和可持续进行对话是多么重要。
此外,本届论坛筹备过程和举办期间,各方达成了经贸合作方面的200多项务实成果。签订了100多份包括贸易、投资、海关、检验检疫、金融等领域谅解备忘录、议定书、协定等方面的文件,并建立多项电子商务、税收、中欧班列等合作平台和机制。
来源 | 外交部网站、央广网、京报网、北京日报、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