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车外资股比放开值得担心吗

作者:薛旭 日期:2022-04-08 浏览次数:0
中国加入WTO 已达20年的背景下,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开放。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发布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战略与营销课程主讲、中国市场学会营销专家委员会秘书长薛旭

其中值得特别关注的是,我国施行28年的乘用车制造外资股比不能超过50%的限制被正式取消,同一家外商只能在国内建两家及两家以下的整车合资公司的限制也被取消。这项内容最早在2018年版的负面清单中被提及。对在国民经济起着重要作用的中国汽车工业而言,可以说是标志性的大事件。
 
这意味着中国汽车工业进一步对外开放,中国市场对世界开放的态度是真诚的,消费者也将在中国市场拥有更方便和全面的选择,同时也意味着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因为它完全融入到全球大市场循环当中了。
 
乘用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是早期为保护中国本土汽车工业、便于中国本土企业学习外方先进造车经验而设立的产业政策,虽然这些年外资企业向中国转移技术还不够成熟,但客观上构建了学习的环境,促进了中外人才的流动,一些自主品牌也确实在这个过程中成长起来,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在全球范围内竞争的基础,因此要看到过去的汽车产业政策给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带来的积极意义。
 
如今,乘用车制造外资股比放开,竞争环境更加公平,也将更加激烈,可能会加速经营不良品牌的退出,尤其是过去享尽市场红利的合资品牌或会迎来一场“淘汰赛”,这促使外资品牌重新考虑选择中国的合作伙伴,可能会像特斯拉一样在中国建立独资企业,也可能会提高在合资公司中的股比。
 
对合资企业而言,股比放开后,股权变动形势很大程度上与股东方之间的力量比较有关,如果一方强,一方弱,股比结构就更容易发生大的变化,如果两方实力相差不多也有意向继续合作,股比结构就可能保持不变。当然,合资企业签的合约通常较长,合作未到期的企业短期内不会有太大变化。
 
也就是说,过去有政策支持的中外合作的合资体制未来将完全由市场来决定了,这体现出中国汽车市场未来将更为市场化。与外资品牌竞争多年的自主品牌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中国汽车市场的完全放开,也使中国汽车市场能够更充分地利用国际汽车产业的知识与技术资源,打造和提升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的竞争能力。从提升中国汽车市场全球竞争力角度出发,中国汽车产业需要一次理性启蒙和觉醒的战略创新,需要在思想和战略原理层面上,在学习和吸收国际成熟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特色,实现战略与管理思想的再创与发展,真正做到战略与管理思想的先进性,不仅为世界贡献劳动能力,也贡献汽车产业运营的新思想,才能真正实现一个理想和伟大的未来。
 
(本刊记者赵建琳采访整理)
 

关于智库

  •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智慧支持和战略指导下,《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发起成立了中经传媒智库。智库汇聚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及顶级机构专家资源,是集专家、机构、平台、媒体资源于一体的媒体融合型智库。中经传媒智库整合旗下《中国经营报》《商学院》《家族企业》、中国经营网及两微一端等平台,具有5000万+的全媒体传播影响力。智库利用自身媒体平台开拓整合资源能力和广泛平台优势,为企业家和经营管理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和智慧支持。

    中经传媒智库公众号
    中经传媒智库微博
  • 创建于1985年的《中国经营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报社始终秉承“终身学习、智慧经营、达善社会”的理念,洞察商业现象,解读商业规律,助推商业文明。经过37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拥有一报两刊、网站、新媒体的大型传媒集团,是国内领先的综合财经媒体服务商。

    《商学院》杂志创刊于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出版的一本高端管理类杂志。秉承终身学习、智慧经营、达善社会的理念,以传播商业新知为己任,以“国际视野+中国功夫”为办刊宗旨。为读者提供一切对管理有益的方法、工具和理念,是管理他人和企业的一本实战、实用的杂志。

    《家族企业》杂志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出版。是中国率先关注家族企业实际控制权传递过程中风险与危机管控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