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历史!近一个月156家中概股跌去九成市值,阿里、小米下场“护盘”,专家称:局势不明需谨慎抄底

作者: 日期:2022-03-30 浏览次数:0
受俄乌冲突影响和《外国公司问责法案》的推进,2022年3月以来,中概股暴跌。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简称国务院金融委)召开专题会议,释放利好信号,这让中概股在连续暴跌后,又迎来了强势反弹。
随着政策暖风频吹,中概股开启了新一轮回购潮。3月25日晚间,腾讯控股发布公告称,当日公司耗资约3亿港元,以每股352.8港元至265港元的价格,回购了83.8万股公司股份。
 
此外,还有多只中概股下场大手笔回购“护盘”。3月22日,阿里巴巴宣布加大股票回购力度,回购规模从150亿美元上调至250亿美元,创下中概股回购规模纪录。同日,小米集团宣布,将不定期于公开市场购回股份,最高总额100亿港元。
 
这些无疑都是给市场注入的强心针。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政策的可预见性与经营确定性逐步增强,市场的担忧或逐步消除,中概股有望迎来估值修复行情。
 
156家中概股跌去九成市值
 
2022年3月,是见证历史的一个月,一组来自中概股的数据,令人触目惊心。数据显示,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共有323家,在3月份里的前9个交易日平均每个交易日蒸发2300亿元。
 
3月10日,美国证监会宣布将百济神州等五家中国公司列入《外国公司问责法》的暂定清单,存在两年内被强制退市的风险。一时间,整个中概股风声鹤唳,开始抱团下跌。
 
这种下跌是何种概念?举例来看,截至3月14日午盘,贵州茅台市值为2.17万亿元,中信证券市值为2555亿元,相当于在美上市的中概股每天约跌掉一个中信证券的市值,9天跌掉一个茅台的市值。
 
323家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当中,以上市后股价最高点与3月11日收市价计算,156家公司的股价跌幅达到90%及以上,占比达48.29%;股价跌幅超80%的公司占比达64.5%。
 
此次中概股面对的市场忧虑比之前都更大。中信建投首席策略官陈果表示,这主要是因为中概股主营业务在国内而上市是在美国的特殊性,股价易受国际形势的影响。
 
俄乌冲突以来,部分西方国家强行将地缘政治与“经济战”捆绑,在全球化背景下,被卷入的国家及相关领域越来越多,这也直接导致世界经济发展再次陷入危险境地。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范志勇表示,美国威胁将制裁中国,国际资本市场担心中美之间的制裁与反制裁升级,避险情绪上升,这是中概股近日暴跌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徐朝阳指出,存量因素与增量因素共同叠加是中概股暴跌的主要原因。自中美贸易摩擦以来,中概股在中美两国面临的监管环境均发生很大变化,这使部分公司面临退市风险。
 
此外,中国在互联网领域的部分反垄断监管措施也对中概股造成压力。还有,俄乌冲突之前,中概股已有较大幅度下跌。俄乌冲突之下,美国部分政客要求加快同中国“脱钩”,这对本已脆弱的中概股行情构成了新压力。
 
不过,中信建投认为,中概股整体上基本面并未出现较大问题,相关财务披露问题也并非新的事件,因此短期存在反弹空间,还需进一步跟踪国际形势的变化,如中美监管层就财务披露细则等沟通和合作的进展。
 
“虽然由于当前国际市场形势、原材料价格变化等问题,国内市场相对脆弱,出现了一定的跟风下跌现象,但总体上,中概股股价下跌这一事件对于境内市场冲击不大。而且,我国市场具有较大的广度和深度,有能力接纳中概股的回归。”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学院院长田利辉称。
 
局势不明情况下应谨慎抄底
 
在这轮罕见的中概股股灾中,有人抄底入场。33岁的黎鸣,眼瞅着“到底了”,在3月7日加到了10%的仓位,买了中概互联ETF。中概股暴跌之后,3月10日他再度加仓了50%。中间他还做过一次差价。
 
“如果说去年已跌到地板,今年节后的这波暴跌,相当于又跌到了十八层地狱。”曾在中概股里小赚了一波的刘然,在2021年年底抄底了中概股的雾芯科技、腾讯音乐以及荔枝网。
 
从2021年开始,中概股经历了多轮下跌,一些个股跌幅惊人。刘然瞄准了时间点,在股价距离巅峰时跌了约50%左右入了场,“本来想抄个底,赚点短期收益。”刘然说。
 
但纸面财富,来得快,去得也快。举例来看,悦刻母公司雾芯科技上市第三日便创下35美元的历史高股价,总市值高达548亿美元。然而,随着监管政策的落实,资本市场态度急转,一年多时间,雾芯科技股价和市值最高跌去94%,3月26日,雾芯科技的最新股价为1.96美元。
 
数据显示,2021年7月份以来,超700亿元资金借道中概互联、恒生互联等相关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抄底中概股。其中不少为散户投资者。而目前市场上头部的中概基金易方达中概互联网ETF(513050),截至2021年12月31日,管理的资产规模为326.53亿元。
 
对于抄底中概股,国内第一位管理千亿主动权益基金的基金经理张坤认为:“经过2021年的估值消化后,一部分优质企业的估值已具有吸引力,在3~5年的维度内,企业的业绩增长大概率会投射到其市值的增长中。”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表示:“从底层逻辑来看,中概股的暴跌与基本面的关联度不大,主要驱动因素来自于负面消息引发的市场恐慌。中概股长期的潜在投资价值仍然存在,或许这也是很多投资人选择抄底的主要原因。”
 
田轩认为,局势不明的情况下应谨慎抄底。“从历史经验来看,中概股持续震荡下跌的走势已持续一年多,期间也有知名机构展开了抄底行动,却再次遭遇市场海啸。中资托市、外资加速出逃、第三方想坐收渔利,市场情绪主导下的中概股市场是否迎来转机,目前仍不明朗,盲目跟风只能风险自担。”
 
中概股正处于性价比较高位置
 
大跌之后,市场信心从何拾起?
 
3月16日,国务院金融委召开专题会议,对中概股于《外国公司问责法案》重压下的退市隐忧等外界关切问题均有回应。会议信息显示,目前中美双方监管机构保持了良好沟通,已取得积极进展,正在致力于形成具体合作方案。中国政府继续支持各类企业到境外上市。
 
同时,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管理局等金融管理部门先后发声,表示坚决贯彻落实此次专题会议精神,稳定市场预期。相关人士表示,高层会议这样直面市场关切,相关部门这样紧锣密鼓表态是不多见的,可以预见,稳定市场预期的一系列政策动作将陆续出台。
 
受此影响,中概股迎来一波强势反弹。Wind数据显示,3月16日至3月22日,281家中概股公司中仅27家呈下跌走势,占比仅为9.6%。其中,5家公司股价涨幅超100%,49家公司股价涨幅超50%。
 
银河证券研报显示,今年以来中概股下跌幅度较大,且下跌速度较快,部分公司估值已近历史低位。金融委会议的召开大幅提振市场信心,助推市场短期反弹,国际特殊事件造成的情绪性影响也逐渐消化,短期市场在政策面催化下有一定机会。长期来看,中概股目前估值泡沫已有所挤压,将时间周期放长来看,处于性价比较高位置,价值投资思路的重要性有所抬升。
 
由于之前恐慌情绪蔓延,部分中概股遭遇了“错杀”。在此背景下,相关公司可从三方面应对:
 
01
    回购与分红并举,同时要缩短回购周期,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目前,中概股回购显现出金额高、周期长的特点,以阿里巴巴为例,回购周期延长至2024年3月底,战线拉得过长,稳定股价的边际效果或随之递减。

02
    政策不确定性并未完全消除,部分中概股可适时考虑回港二次上市。受《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影响,目前已有6家中概股被SEC列入“预定摘牌名单”。近期,中国证监会和财政部持续与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开展沟通对话,并取得积极进展,但仍存一定的不确定性。

03
    企业应注重长期盈利与研发能力。不仅要有逆风前行的勇气,更要打造核心竞争力。沉舟侧畔千帆过,相信中概股经受得住市场的考验和短期波动。
 
来源:证券日报、中国财富网、中国网、《中国企业家》杂志


 

关于智库

  •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智慧支持和战略指导下,《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发起成立了中经传媒智库。智库汇聚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及顶级机构专家资源,是集专家、机构、平台、媒体资源于一体的媒体融合型智库。中经传媒智库整合旗下《中国经营报》《商学院》《家族企业》、中国经营网及两微一端等平台,具有5000万+的全媒体传播影响力。智库利用自身媒体平台开拓整合资源能力和广泛平台优势,为企业家和经营管理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和智慧支持。

    中经传媒智库公众号
    中经传媒智库微博
  • 创建于1985年的《中国经营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报社始终秉承“终身学习、智慧经营、达善社会”的理念,洞察商业现象,解读商业规律,助推商业文明。经过37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拥有一报两刊、网站、新媒体的大型传媒集团,是国内领先的综合财经媒体服务商。

    《商学院》杂志创刊于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出版的一本高端管理类杂志。秉承终身学习、智慧经营、达善社会的理念,以传播商业新知为己任,以“国际视野+中国功夫”为办刊宗旨。为读者提供一切对管理有益的方法、工具和理念,是管理他人和企业的一本实战、实用的杂志。

    《家族企业》杂志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出版。是中国率先关注家族企业实际控制权传递过程中风险与危机管控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