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文:美国缺失顺应全球化规律的贸易战略

作者: 日期:2021-05-18 浏览次数:0
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对外商品贸易的突出特点是出口始终上不去,逆差始终下不来。尽管奥巴马全力推动出口倍增计划,特朗普使尽世界上几乎所有恶劣手段到处挑起贸易战,都无力改变。
  

何伟文系前驻旧金山、纽约总领馆经济商务参赞、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

 

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对外商品贸易的突出特点是出口始终上不去,逆差始终下不来。尽管奥巴马全力推动出口倍增计划,特朗普使尽世界上几乎所有恶劣手段到处挑起贸易战,都无力改变。

 

奥巴马八年任期内,美国出口总计只增长11.4%。任期结束的2016年贸易逆差则达到7498亿美元。特朗普四年任期,美国出口减少222.65亿美元,贸易逆差则再创9155.70亿美元历史纪录。这个业绩实在很难看。相比之下,中国从2008年到2016年八年出口累计增长46.6%;2016年到2020年四年累计增长23.5%。2008年,中国出口额相当于美国的109.3%,2020年扩大到180.5%,美国已远远落后于中国。

 

问题出在哪?当然不在中国,而在美国自己缺失顺应全球化规律的贸易战略。

 

第一,美国出口没有国内制造业日益增长作为支撑。2021年4月美国制造业生产指数仅比2012年年均水平高出3.2%,而2012年还低于金融危机前2007年的水平。尽管美国这些年的GDP增长在发达国家中是最好的,但主要靠的是金融驱动。要不是靠原油和天然气这些资源型产品出口增长撑着,它的出口业绩还要更糟。

 

第二,美国没有覆盖整个世界地缘经济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网络。据世贸组织统计,截至目前,美国总共对外签署了14个区域或双边自贸协定,涉及20个国家。这远远少于欧盟(46个),也少于中国(19个,涉及26国和地区)、智利(30个)、挪威(31个)、韩国(20个)、日本(18个)和新加坡(27个)。

 

而且,美国的自贸协定伙伴主要分布在西半球和中东北非。其中最大的是美墨加协定,其余是和拉美的智利、秘鲁、哥伦比亚、巴拿马,中东北非的巴林、以色列、约旦、摩洛哥和阿曼。根据2021年一季度数字,墨西哥和加拿大合计占美国出口的1/3,其余国家比重很小。欧洲国家占美国出口的21.8%,其中欧盟占18.2%,但美国与欧盟没有自贸协定。亚太地区是美国的第二大市场,占其全部出口的26.6%,但美国只与韩国、新加坡和澳大利亚有自贸协定,与中国、日本和东盟都没有。

 

为什么自贸协定网络特别重要?因为全球化大生产形成的全球供应链运作需要所有环节畅通和成本的尽可能降低。顺应这一客观规律,对外特别是对相邻地区的自由贸易安排至关重要。美国恰好在这方面非常不完备。除了美加墨市场连成一片外,它对世界主要市场缺乏自由贸易的体制性安排,因此缺乏竞争力。东盟是美国在亚太地区重要、并不断扩大的市场,但美国与东盟没有自贸协定。而中国早在2010年就实施与东盟的自贸协定,结果对比明显。2016年美国对东盟出口额相当于中国对东盟出口额2555.72亿美元的29.2%,2021年一季度只相当于21.4%。

 

从东亚/太平洋、欧洲/中亚和北美三大世界贸易板块格局看,处于东半球的前两个板块是世界贸易重心,欧亚两洲合计占世界贸易总额的70%以上。但其贸易主要发生在区域内部和相互之间,与北美贸易比重不高。美国与这两大板块缺乏大规模自贸协定,自然难以实现出口的较快增长。

 

第三,美国贸易战略的基础不是顺应全球化规律的自由贸易规则,而是以美国利益为中心的强权规则,它与全球化规律和全球供应链布局常常相左。

 

美国发展与他国贸易关系的第一个标准是意识形态、价值观和人权,因此把与它不同的国家,特别是中国,作为脱钩和压制对象,而不管全球供应链的现实。美国半导体产业本是高度全球化的产业,加工环节和市场构成的全球供应链涉及美亚欧多个国家,中国是其中重要的加工环节,又是最大市场。但华盛顿并不考虑这些,它考虑把中国排除在外,由“民主国家”构筑半导体联盟。这显然不符合客观规律,必然带来美国半导体贸易的扭曲和下降。

 

第二个标准是必须对美国有利。美国也讲贸易协定,但其含义不是自由贸易,而是它认为的“公平”贸易。特朗普曾说过,喜欢缔结双边贸易协定,不喜欢多边协定。因为双边谈判中总是美国占压倒性优势,从而可迫使对方达成服从美国利益的协定,其中必然包含很多阻碍自由贸易的行政强制手段,这自然会影响贸易增长。迄今尚无事实表明拜登政府放弃了这个政策。

 

第三个标准是随时动用单边手段保护本国企业。只要国内企业竞争不过,就立刻施加关税或其他限制,例如过去一再实施的汽车税、钢铝税、洗衣机税等,特别是对中国3700亿美元产品的额外关税。这种过度保护,把美国大湖区那些钢铁、汽车厂家搞得弱不禁风,大大削弱了美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简言之,美国的贸易战略和政策议程已经意识形态化和政治化,离开了本应依据的经济全球化客观规律。这是美国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增长缓慢的根本原因。在当前华盛顿政治生态下,很难做出根本改变。(来源:环球时报

 

关于智库

  •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智慧支持和战略指导下,《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发起成立了中经传媒智库。智库汇聚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及顶级机构专家资源,是集专家、机构、平台、媒体资源于一体的媒体融合型智库。中经传媒智库整合旗下《中国经营报》《商学院》《家族企业》、中国经营网及两微一端等平台,具有5000万+的全媒体传播影响力。智库利用自身媒体平台开拓整合资源能力和广泛平台优势,为企业家和经营管理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和智慧支持。

    中经传媒智库公众号
    中经传媒智库微博
  • 创建于1985年的《中国经营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报社始终秉承“终身学习、智慧经营、达善社会”的理念,洞察商业现象,解读商业规律,助推商业文明。经过37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拥有一报两刊、网站、新媒体的大型传媒集团,是国内领先的综合财经媒体服务商。

    《商学院》杂志创刊于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出版的一本高端管理类杂志。秉承终身学习、智慧经营、达善社会的理念,以传播商业新知为己任,以“国际视野+中国功夫”为办刊宗旨。为读者提供一切对管理有益的方法、工具和理念,是管理他人和企业的一本实战、实用的杂志。

    《家族企业》杂志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出版。是中国率先关注家族企业实际控制权传递过程中风险与危机管控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