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将明确股权类受贿、理财类受贿、商业机会型受贿法律适用规则

原创 作者:封莉 日期:2025-02-13 浏览次数:0
针对重点领域新型、隐性腐败案件多的现状,检察机关加强对股权类受贿、理财类受贿、商业机会型受贿等疑难复杂问题研究,促进明确法律适用规则,统一执法司法标准。
2月1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职务犯罪检察厅厅长张晓津做客最高检厅长访谈时表示,针对重点领域新型、隐性腐败案件多的现状,检察机关加强对股权类受贿、理财类受贿、商业机会型受贿等疑难复杂问题研究,促进明确法律适用规则,统一执法司法标准。

据了解,在过去的一年,检察机关协同整治重点领域腐败问题。2024年1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起诉金融领域职务犯罪1100余人、国企职务犯罪2819人、能源领域职务犯罪450人、基建工程领域职务犯罪1300余人,同比均有较大幅度上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深化整治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腐败。张晓津对此表示,检察机关坚持把协同深化整治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作为服务反腐败工作大局的重要方式,立足检察职能,强化工作协同,助力深化整治相关重点领域腐败问题。

“2024年检察机关相关办案数据均有上升,体现了协同整治成效。”张晓津说,“通过案件的办理也进一步传导了依法坚决整治相关领域腐败的信号。”

据了解,2024年检察机关依法起诉了国家开发银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周清玉、王用生、李吉平;中国工商银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张红力;中石油原党组书记、董事长王宜林,原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徐文荣;中海油原党组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李勇;新华人寿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全等,办理了一批重大案件,通过案件的办理进一步传导依法坚决整治相关领域腐败的信号。

张晓津透露,最高检结合240余件金融领域重点案件开展了专项分析。这类案件以受贿为主,并伴发违法发放贷款、违规出具金融票证、非法经营同类营业、洗钱等犯罪。对此,检察机关提出了加大打击力度、坚持贪贿和渎职并处、统筹全链条监管等意见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

“在高质效办好案件同时,我们还有针对性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促进加强监督管理、完善行业治理等。”张晓津表示。

记者了解到,2024年1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围绕行业性、系统性腐败问题治理,共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1562份。例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检察机关在办理中石油哈尔滨分公司加油站工作人员作弊套取加油款系列职务犯罪案件中,发现多家加油站管理不规范,通过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推动完善公司内部监督管理机制。

2024年1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起诉医疗、教育、就业等民生领域职务犯罪2727人,同比上升1.6倍;起诉乡镇、村组织人员职务犯罪1159人,同比上升48.2%。

“惩治群众身边的腐败犯罪也是保护民生。”张晓津说。“蝇贪蚁腐”是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老百姓的感受最直接也最明显。

关于智库

  •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智慧支持和战略指导下,《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发起成立了中经传媒智库。智库汇聚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及顶级机构专家资源,是集专家、机构、平台、媒体资源于一体的媒体融合型智库。中经传媒智库整合旗下《中国经营报》《商学院》《家族企业》、中国经营网及两微一端等平台,具有5000万+的全媒体传播影响力。智库利用自身媒体平台开拓整合资源能力和广泛平台优势,为企业家和经营管理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和智慧支持。

    中经传媒智库公众号
    中经传媒智库微博
  • 创建于1985年的《中国经营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报社始终秉承“终身学习、智慧经营、达善社会”的理念,洞察商业现象,解读商业规律,助推商业文明。经过37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拥有一报两刊、网站、新媒体的大型传媒集团,是国内领先的综合财经媒体服务商。

    《商学院》杂志创刊于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出版的一本高端管理类杂志。秉承终身学习、智慧经营、达善社会的理念,以传播商业新知为己任,以“国际视野+中国功夫”为办刊宗旨。为读者提供一切对管理有益的方法、工具和理念,是管理他人和企业的一本实战、实用的杂志。

    《家族企业》杂志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出版。是中国率先关注家族企业实际控制权传递过程中风险与危机管控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