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谈马玉林抢劫案改判:从案发到再审改判历经九年多

作者:封莉 日期:2025-02-11 浏览次数:0
“在本案办理过程中,我们认真审阅全部卷宗,全面听取原现场勘察人员、审讯人员、法医及省、市检察院承办人等办案情况和意见,通过一线办案人员亲自讲述,了解到一些案卷中未体现的案件细节。”元明表示,最高检办案检察官先后两次提讯马玉林,实地查看被害人所住小区、埋尸地等重要涉案场所。
2024年1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抗诉的马玉林抢劫案获改判。原审被告人马玉林在还有8天刑满释放时被改判死缓,并限制减刑,引发舆论广泛关注。该案也被评为2024年度十大法律监督案例。

从案发到再审改判,该案历经九年多的时间,背后有怎样的办案故事?2月11日,最高检重大犯罪检察厅厅长元明做客最高检厅长访谈时披露了案件的办理情况。

据元明介绍,该案发生于2015年5月,原审被告人马玉林使用暴力抢劫被害人怡某红并致其死亡,检察机关以故意杀人罪、抢劫罪对马玉林提起公诉,但一审法院仅认定马玉林男扮女装使用怡某红银行卡窃取其钱财的事实,以盗窃罪判处马玉林有期徒刑十年。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检察院提出抗诉,省检察院支持抗诉,省高级法院裁定驳回抗诉,维持原判。2022年8月8日,甘肃省检察院提请最高检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2023年11月10日,经最高检检委会审议,一致同意向最高法提出抗诉。2024年1月31日,最高法指令甘肃省高级法院再审。同年12月13日,甘肃省高级法院依法公开宣判,以抢劫罪改判马玉林死缓,并限制减刑。

“在本案办理过程中,我们认真审阅全部卷宗,全面听取原现场勘察人员、审讯人员、法医及省、市检察院承办人等办案情况和意见,通过一线办案人员亲自讲述,了解到一些案卷中未体现的案件细节。”元明告诉记者,最高检办案检察官同时注重亲历性审查,先后两次提讯马玉林,实地查看被害人所住小区、埋尸地等重要涉案场所,进一步增强了直观认识和判断。围绕原判不予认定抢劫罪的理由、下级检察院提请抗诉的理由、马玉林无罪辩解等加强针对性审查,最高检办案检察官与最高检司法鉴定中心工作人员就其中的技术性证据问题一一反复沟通,进一步释疑解惑。特别是认真贯彻落实应勇检察长批示要求,指导甘肃省检察院进一步做好相关补证工作,排除本案疑点。

元明指出,本案系被告人零口供案件,又无目击证人,案件的成功抗诉和改判,对如何通过间接证据定案、如何排除“合理怀疑”、如何利用技术性证据办理案件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于智库

  •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智慧支持和战略指导下,《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发起成立了中经传媒智库。智库汇聚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及顶级机构专家资源,是集专家、机构、平台、媒体资源于一体的媒体融合型智库。中经传媒智库整合旗下《中国经营报》《商学院》《家族企业》、中国经营网及两微一端等平台,具有5000万+的全媒体传播影响力。智库利用自身媒体平台开拓整合资源能力和广泛平台优势,为企业家和经营管理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和智慧支持。

    中经传媒智库公众号
    中经传媒智库微博
  • 创建于1985年的《中国经营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报社始终秉承“终身学习、智慧经营、达善社会”的理念,洞察商业现象,解读商业规律,助推商业文明。经过37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拥有一报两刊、网站、新媒体的大型传媒集团,是国内领先的综合财经媒体服务商。

    《商学院》杂志创刊于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出版的一本高端管理类杂志。秉承终身学习、智慧经营、达善社会的理念,以传播商业新知为己任,以“国际视野+中国功夫”为办刊宗旨。为读者提供一切对管理有益的方法、工具和理念,是管理他人和企业的一本实战、实用的杂志。

    《家族企业》杂志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出版。是中国率先关注家族企业实际控制权传递过程中风险与危机管控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