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披露假冒伪劣消防产品犯罪:第三方检测机构违规出具报告帮助造假
原创
作者:封莉
日期:2025-01-24 浏览次数:0次
以滑石粉代替灭火剂、少添加甚至不添加灭火剂主要成分磷酸二氢铵含量,导致灭火器不具备灭火效果;使用劣质药剂、配件生产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不能有效过滤有毒有害气体。
1月24日,国家消防救援局举行2025年第一次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公安部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副局长王志广介绍了当前假冒伪劣消防产品犯罪的突出形势特点,以及公安机关下一步的工作举措。
据王志广介绍,2024年7月至12月,公安部会同国家消防救援局、市场监管总局共同开展消防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消防产品犯罪活动。行动中,公安机关侦破假冒伪劣消防产品重大犯罪案件200起,涉案总金额9.5亿余元,打掉一批犯罪团伙和犯罪产业链条。
据悉,在专项整治中,聚焦灭火器、呼吸器、消防水带等重点产品,公安机关紧盯销售市场、网络平台等易发多发环节,对制售假冒伪劣消防产品犯罪实施精准打击。公安部对7起特别重大案件进行挂牌督办,坚决遏制此类犯罪高发多发势头。
针对假冒伪劣消防产品犯罪“产业化”“网络化”等特点,创新以专对专策略方法。按照“打源头、端窝点、摧网络、断链条、追流向”侦办要求,公安部指导各地公安机关合成作战,彻底摧毁“产、运、储、销”犯罪链条。实施规模打击,以个案牵动类案打击。四川、河南、广东、贵州等地公安机关会同市场监管部门对一起在侦案件深度挖掘、关联串并,一举打掉59个犯罪团伙和制假售假窝点,及时消除了一批安全隐患。
此外,公安机关与消防救援、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优化衔接配合机制。公安部和国家消防救援局、市场监管总局建立建全工作机制,开辟假冒伪劣消防产品检验鉴定绿色通道,完善信息通报、专业支撑等工作措施,为打击犯罪提供了有力支撑。各地公安机关做优做实案件线索双向移送等机制,根据消防救援、市场监管部门提供的线索侦破了一批犯罪案件,协同推进消防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综合整治,共同提升工作质效。
王志广说,从公安机关侦办案件情况看,当前,假冒伪劣消防产品犯罪主要有以下突出特点:
一是犯罪案件多发。假冒伪劣消防产品量大面广,包括假冒伪劣灭火器、呼吸器、消防水带、防火门、防火窗、消防应急照明灯具等在案件中都有涉及。
二是手段不断翻新。不法人员采取真假混掺、充装翻新等手段,制假售假;第三方检测机构违规出具报告,帮助造假,犯罪手段欺骗性增强。
三是产业化特征明显。假冒伪劣消防产品犯罪链条长、跨区域特征突出。
四是现实危害大。案侦发现许多不法分子以滑石粉代替灭火剂、少添加甚至不添加灭火剂主要成分磷酸二氢铵含量,导致灭火器不具备灭火效果;使用劣质药剂、配件生产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不能有效过滤有毒有害气体,严重威胁群众身体健康安全。
王志广说,下一步,公安机关将以建立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牵引,大力实施能力提升工程,持续依法严打假冒伪劣消防产品犯罪活动,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产品,坚持情报导侦、集约作战,持续加强专业能力建设,不断深化与消防救援、市场监管部门协作配合,推动形成消防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综合整治工作合力,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