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假数电发票的诞生和旅行

原创 作者:封莉 日期:2024-11-28 浏览次数:0
詹某明设计开发了一套可开具假数电发票的软件源代码,詹某凌通过社交软件向包括沈某在内的全国50余人出售该软件。沈某等人购得软件后,以收取票面金额1%至2%不等的费用的方式,对外出售假发票。而购买假发票的企业或个人,多将假发票用于逃避缴纳税款、套取企业资金等非法用途。
国家税务总局11月24日对外发布公告称,自12月1日起,在全国正式推广应用数电发票。

数电发票即全面数字化电子发票,通过将发票的票面要素全面数字化,实现了号码全国统一赋予、开票额度智能授予、信息通过税务数字账户等方式在征纳主体之间自动流转。数电发票与纸质发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数电发票的普及应用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发票管理效率。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制假软件伪造数电发票并对外出售牟利。

今年1月,上海公安经侦部门在侦办一起经济犯罪案件中发现,犯罪嫌疑人沈某疑似利用一款制假软件伪造大量数电发票对外出售。

警方由此追查,发现沈某使用的这款软件系从位于广东的犯罪嫌疑人詹某明、詹某凌处购得。经调查,犯罪嫌疑人詹某明为牟取不法利益,设计开发了一套可开具假数电发票的软件源代码。使用者只要根据模板,输入企业名称、发票品名、开票金额等信息,即可生成一串假发票号码以及所谓的“防伪”二维码,从而得到一张假发票。

犯罪嫌疑人詹某凌则通过社交软件,以每套800至1000元不等的价格,向包括犯罪嫌疑人沈某在内的全国50余人出售该软件,累计200余套,从中非法获利20余万元。

据了解,沈某等人购得软件后,则以收取票面金额1%至2%不等的费用的方式,对外出售假发票10余万张、涉及票面金额20余亿元。

而购买这些假发票的企业或个人,多将假发票用于逃避缴纳税款、套取企业资金等非法用途。

今年7月至9月,在公安部统一部署下,上海警方与江苏、安徽、广东等地警方成立联合专案组,会同税务稽查部门发起“疾风3号”专项行动,牵头全市16家公安分局经侦部门开展集中收网,并在全国15个省份发起集群战役,共同打击了上海市首例非法制造、销售、使用假数电发票案,全链条抓获从软件开发、销售,到制售假发票,以及购买、使用假发票的犯罪嫌疑人100余名,捣毁制假窝点40余处,现场缴获各类假发票5000余张和制假软件源代码1套,扣押软件密钥70余个,查证假发票票面金额20余亿元。

警方提示,制造、出售、购买假发票的行为严重破坏国家税收征管秩序、侵蚀国家税基,经侦部门将会同税务部门坚持严厉打击、严肃查处。非法制造,出售和使用非法制造的发票的行为均触犯我国相关法律,相关企业和个人将面临税务机关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可能面临刑事处罚。企业和广大人民群众可至税务机关或在网上验票平台验证发票真伪,若发现相关违法犯罪线索,请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据了解,下阶段,上海公安经侦部门将在公安部统一部署下,以“打源头、端窝点、摧网络、断链条、追流向”为目标,持续严厉打击各类涉税犯罪,切实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守护良好税收秩序。

关于智库

  •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智慧支持和战略指导下,《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发起成立了中经传媒智库。智库汇聚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及顶级机构专家资源,是集专家、机构、平台、媒体资源于一体的媒体融合型智库。中经传媒智库整合旗下《中国经营报》《商学院》《家族企业》、中国经营网及两微一端等平台,具有5000万+的全媒体传播影响力。智库利用自身媒体平台开拓整合资源能力和广泛平台优势,为企业家和经营管理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和智慧支持。

    中经传媒智库公众号
    中经传媒智库微博
  • 创建于1985年的《中国经营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报社始终秉承“终身学习、智慧经营、达善社会”的理念,洞察商业现象,解读商业规律,助推商业文明。经过37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拥有一报两刊、网站、新媒体的大型传媒集团,是国内领先的综合财经媒体服务商。

    《商学院》杂志创刊于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出版的一本高端管理类杂志。秉承终身学习、智慧经营、达善社会的理念,以传播商业新知为己任,以“国际视野+中国功夫”为办刊宗旨。为读者提供一切对管理有益的方法、工具和理念,是管理他人和企业的一本实战、实用的杂志。

    《家族企业》杂志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出版。是中国率先关注家族企业实际控制权传递过程中风险与危机管控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媒体。